输掉官司赔偿苏泊尔300万后,康巴赫的小聪明最终还丢了口碑信誉
犯了错误并不可怕!知错就改也能“做一个好人”。但是,对于这几年突然在一线市场上火起来的网红锅具品牌、自称德国大牌的康巴赫,却在攻击同行苏泊尔造成信誉贬损等严重后果,被法院判赔300万元并公开道歉后,先是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结果,又在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采取变通方式推诿执行、消极执行,再度被处以罚款30万,最终上演一场“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商业闹剧。
日前,杭州中院推送了一篇题目为《苏泊尔和巴赫的纠纷到执行阶段还没消停,不好好道歉,巴赫被罚30万》案例,披露了康巴赫的品牌方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在被法院判决赔偿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300万元,并立即停止传播、编造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的行为,还需要在报纸、康巴赫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登声明等结果后,在执行过程中“投机取巧、弄巧成拙”的闹剧。
据悉,在杭州中院、浙江高院的判决结果公后,康巴赫方面并未主动履行法院判决,直到苏泊尔公司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后,康巴赫还称声明内容正在酝酿。经法院要求,7月13日至7月20日期间康巴赫方面先后向法院提交8份声明,最终才获通过。
但是,在法院强制推动下,康巴赫方面才发布声明并公开道歉,不过法院随后发现巴赫公司通过线上媒体刊登声明时,短时间内在微博上刊登了其他广告内容及品牌宣传信息,微信公众号用户不通过链接无法查阅声明。存在不主动履行判决,采取变通方式推诿执行、消极执行等行为,所以法院决定对康巴赫主予以罚款50万元。经康巴赫方面复议,浙江高院认为康巴赫方面存在“变相不积极履行生效判决、漠视司法权威”,最终罚款30万元。
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对于康巴赫品牌来说,在已经赔偿300万公开道歉的背景下,完全可以“变坏事为好事”。但是,在最终的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却还想着“投机取巧、漠视法院权威和司法公正性”从而一错再错。最终暴露出来的还是隐藏在企业内部、企业经营管理团队身上的那股“无知与傲慢”,以及对于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商业秩序的轻视。
都说,一家企业的产品,就是一个企业的企品和人品的折射。反过来,一家企业的企品、人品将决定一家企业产品的品质。对于康巴赫来说,过去几年借助新零售、互联网直播的网口,利用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待,精心编织一个“德国品牌”的美丽故事,为康巴赫锅收获不少年轻用户的关注。但是,如果康巴赫的用户,慢慢知道其所信任的品牌,竟然是这样一家“表里不一、言论不一致”甚至总想着投机取巧的企业,又会怎么想?
可以预见,如果康巴赫接下来不能守护来自用户的信任,而是恣意妄为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攻击同行、打击对手。最终,这种操作也会在一线市场经营和用户产品上快速蔓延,影响产品并最终伤害来自用户的信任。
不知道对于康巴赫的上述行为,作为康巴赫品牌代言人的李易峰,又怎么看,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