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拔火罐致患者九级伤残!到底是什么惹的祸?
拔火罐
也称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而在当今,拔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一个方法,是大街小巷的美容养生会所、推拿按摩店、中医馆、中医诊所的常见服务项目。拔罐也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的一种,常用于内病外治,也是发展中医药文化应该大力推广的。
可是,日前在一家私人诊所发生了一起拔火罐事故,导致患者九级伤残,法院判处涉事人员李某赔偿13万余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事件回放:
据楚天都市报12月4日报道,这是一起发生在去年9月的案件,当时家住湖北武汉市青山区的王先生经人介绍前往李某经营的诊所拔火罐。
门诊部工作人员冯某在拔火罐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酒精灯爆炸,酒精流至王先生背部后迅速起火,导致王先生全身多处被酒精火焰烧伤。
感受到背部疼痛后,王先生即刻在按摩床上起身前往卫生间灭火。随后,王先生前往医院住院治疗,出院诊断为颈躯右上肢火焰烧伤,被鉴定为九级伤残。
最终这起案件,诊所老板被判赔13万。
既然是确认了是由于诊所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那么怎么操作才是正确的呢!看来还是很有必要普及一下,以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首先是拔罐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有半点马虎:
1、室内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20℃以上,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空调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患者感受风寒。
2、进行消毒
操作者双手、及需拔罐部位及拔罐用具,都应该清洁干净,做好常规消毒。在进行拔罐前,要仔细检查罐口有无破损,避免伤害患者皮肤。
3、拔罐部位
选择肌肉相对丰满的部位,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器具。操作前最好用手将罐口焐热,尤其是冬季,过于冰冷的温度有可能引起肌肉收缩和紧张。
4、患者体位
年老体弱、小儿、有过敏史、晕针史的患者,均适宜采用卧位,一般以俯卧为主。
5、精准了解患者情况
年龄过大,尤其是七八十岁以上老人,瘦骨嶙峋、骨瘦如柴的人,年龄太小如4岁以下婴儿皮肤娇嫩,女性月经期,神志不清者等,都不适合拔罐。
操作细节
针对常用的四类拔罐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及操作细节,为大家整理如下:
1、闪火拔罐
棉球蘸取的乙醇不宜过多,以防过多滴下和乙醇流到罐口。注意点燃乙醇棉球时必须在患者身体以外区域点燃,在近头面部时尤其要注意远离头发,避免烫伤患者。点燃棉球后在火罐内旋转数圈后抽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速度要快,旋转时使罐口倾斜,避免酒精掉下烫伤皮肤。操作时不要烧灼罐口,避免烫伤患者。
2.、留罐法
最为常见,罐子排列不宜过密,防止皮肤被火罐互相牵拉产生疼痛,一般留罐时间不超过20分钟,儿童不宜留太长时间。
3.、走罐法
使用火罐法吸附时,一般情况下火力要调小,罐具吸拔后应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不能先试探是否拔住,否则可能较难移动,用力过大会使皮肤损伤。不可在骨突出处推拉,每次移动距离不应过长。
4.、刺络拔罐法
针刺出血面积应等于或略小于火罐口径,出血量要适当,每次总量以不超过10ml为宜。临床中建议使用玻璃罐,便于清洗残留血液和消毒。
患有6种疾病的人群禁止拔罐
①有出血倾斜或凝血机制不全的患者
②有肺部疾病的患者
③有浮肿病或水肿者
④有心脏病的患者
⑤血压过高者
⑥新伤骨折、静脉曲张患者
5种禁止拔罐的身体部位
①皮肤病或外伤患处
②一些标志部位不宜拔罐,如五官、前后二阴、乳头等
③前一次拔罐的罐斑未消退之前,原处不宜拔罐
④瘢痕、恶性肿瘤局部、皮肤弹性差者
⑤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多毛发处
拔罐看似简单,但是也绝不容轻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医也是一门科学,同样是有标准的和操作规范的。作为一名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这些操作的标准,不仅是对中医的尊重,同样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来源:内科中医王大夫
责编:刘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