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美
可以说人类的艺术史也是一部对于光的探索之旅。文艺复兴时期的光影明暗开启了人文主义,印象派高呼“光才是绘画的主人”,多媒体艺术用光创造虚拟氛围、模糊时间和空间。
时空中的每一个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光,也有它独一无二的色,即便它们细腻到你无从察觉,但也不能否认它们微妙的存在。而这就是光无时不刻不在创造的美,而将这种美呈现出来的我们称之为艺术。我们在光中体验到美,在艺术中感受到治愈。
▲ 《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 莫奈
19世纪后半叶发生在法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像是一场野蛮而混乱的社会变革。这些变化之快使整个世界看上去不再稳定和真实,就像波德莱尔所定义的“现代性是暂时的,难以捕捉的,且偶然的”。
1874年,包含了莫奈在内的一群年轻风景画家,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莫奈展出了一幅《印象:日出》。评论家觉得这个标题非常可笑,说艺术家不依赖可靠的知识,竟然以瞬间的印象作成一幅画,于是便把这一派艺术家讽刺为“印象派”。
▲ 《印象日出》1872 莫奈
印象派不待在画室里,总是风里雨里在自然中,描绘“户外”场面。他们把坚实的轮廓线解体于闪烁的光线之中。印象派相信人的眼睛是奇妙的工具,只要给它恰当的暗示,它就能将混乱笔触中神秘的色块给你组装出存在于此的整个形状。
艺术家们感觉自己有了新的自由和能力。色调的美妙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趣排布,阳光和色影的悦人而鲜艳的搭配,无论艺术家在哪里有所发现,都能安下画架尽力把他的印象摹绘到画布上。
▲《国会大厦》系列-1904 莫奈
于是,莫奈画火车进站的瞬间,画不同时刻的草垛、白杨树、里昂大教堂的色彩光影;毕沙罗画林荫道在阳光下给人的感觉,雷诺阿画煎饼磨坊的露天舞会……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风格上来看,印象派都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艺术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印象派艺术家们想要通过描绘变幻的色彩,试图抓住生活即逝的瞬间。
▲ James Turrell-Skyspace I(1974)
空气本身并没有颜色,风也没有颜色,漂浮的各种气态小分子也是微弱透明的。是因为遥远的恒星在日夜不停地放出光芒,穿越 14960 万公里距离抵达这颗被云雾遮盖的小星,光线刺穿大气层时遇到空气中的分子、微粒发生折射,才变化出层层叠叠变化万千的冷暖色。
▲ James Turrell-Skyspace
艺术家James Turrell在世界各地的Skyspace装置,通过框出一小片天空,邀请观看者沉浸在一片独特的天光之下,感受时间和色彩的瞬息万变,走入无限的光芒之中。
▲ James Turrell-Skyspace
我们的视觉在这里已无法以惯有的方式进行聚焦和凝视——视域被延伸至无限远——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束光、一片色彩,我们身处的地方也不再是一个具象的空间。天空不再是“一无所有”,而成了我们冥想状态的精神世界。
▲ Eric Cahan-sky series
来自纽约的现代艺术摄影师 Eric Cahan,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不同季节、不同时刻,将镜头对准天空,记录下一系列绝美的天色,诠释每一次光芒乍现所带来的纯粹色彩,如同是流动的记忆本身,没有哪一个瞬间是复制粘贴的。
抬头望向天空总能让我们更从容地面对生活。因为,和天空一样,构成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独一无二;和天空一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也没有哪里是一无所有。
▲ Caribbean Sea, Jamaica, 1980 杉本博司
“今人看到的一切是否与史前人类看到的一样?”1980 年身处纽约的摄影师杉本博司这样思考着。意识到百万年来地球上山峦与河流的变化日新月异,唯一没有变化的只有大海,带着对于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思考,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Seaspace(海景)系列诞生。
▲ North Atlantic Ocean Cape Breton Island, 1996 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利用长曝光技术,将一段时间中的光与色的变化全部封印在一个画面里。只有天空和大海,界限分明的构图,黑、白、灰,此外一无所有。光线、空气和水似乎都在一瞬间被凝固,并且急速退后,退到远远的一处,让你可以置身事外,冷静和严谨地去打量它。
▲《格拉维林水道-夕暮》1890 乔治修拉
杉本博司的摄影有时间的厚度,而印象派是灵动的瞬间。但印象派中点彩派的乔治修拉,却似乎描画的是永恒静止的时间瞬间。修拉被称为是第一位将图画和科学结合在一起的画家,他严格地运用色彩的光学原理,在画面上布满了精确的彩色的点,让观看者的视网膜去混合色彩,这背后的原理就和彩色电视荧屏显示色彩的方式是一样的。
▲ 《翁夫勒灯塔》1886 乔治修拉
但是修拉的作品中流露着一种虚幻的静谧,奇迹般的清新,你能看到人物的动态,但是感受不出其中的动感,就好像这里的人和事,阳光、清风、空气中的微尘都被凝固在了一个永恒的时空当中。
不管是杉本博司的海景,还是乔治修拉的点彩,因为其中非常明显而独特的光感带来奇特的时间感,而呈现出非常特别的意味。
▲ Kei Nomiyama-Japanese Firefly
即便是再微弱的光,也可以带来无尽的想象力。萤火虫这种自带光源的生命体,尾部发出的那一点点萤光,犹如一盏盏神秘莫测的明灯,在夜空中有着相当神秘的魅力。摄影师Kei Nomiyama利用延时摄影,将日本四国岛夏日的萤火虫描绘成了一个梦境般的世界。
▲ Kei Nomiyama-Japanese Firefly
在日本,萤火虫在雨季开始的时候才活跃起来。为了捕捉到这迷人的夜景,Nomiyama冒险来到四国岛附近的偏远地区,花了四年的时间寻找拍摄地点,然后尝试不同的拍摄时间和曝光。
▲ Kei Nomiyama-Japanese Firefly
他发现拍摄萤火虫的最佳时间是晚上8点到10点之间,这段时间森林里笼罩着一种深深的、诱人的蓝色。在微弱的月光下,他将相机调到高ISO,曝光时间长达10-30分钟。“我被萤火虫创造的美妙景色迷住了。当我看着这个景色时,我感到平静和放松。很多人看到萤火虫也会有这种感觉。”
深重黑暗中的一点点光亮,往往微弱却动人。
光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最早是牛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出彩虹。不管是画家、摄影师,还是装置艺术家,用光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都像科学家一样,研究、打磨。
光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存在。巧妙地融合光和观者的感知,就能使每位观者进入独一无二的体验,打开人们感知世界的通道。
同上面这些艺术家一样,OPPO也擅长为我们呈现光、呈现美,用巧妙的设计将物理的光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让我们在最日常的场景中体验到光的美、色彩的美、生活的美。
将OPPO Reno5 Pro拿在手上,如同是在体验James Turrell的天空装置一般,光感独特,富有诗意。
凝视它,你会发现每一个视角都是不一样的色彩,根据光的不同而改变颜色,你能够从中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感觉到每一瞬间的独特。手机成了随身携带的光学艺术装置。
▲ 左:杉本博司-大西洋|右:乔治修拉-格拉维林水道
接下来,想象一下,将杉本博司的海景层层“解压”,或者将修拉的点彩层层叠加,大概会是什么感觉呢?
海开始流动、色彩开始层层呈现,而修拉凝固的画面开始出现3D立体图像一般的空间纵深和动态,光开始闪烁,空气开始灌入空间之中,我们将得到一种立体的、液态的、柔和的色彩感知,不同视角都呈不同颜色,好比是起伏海面的反光渐变一般。
左:《格拉维林水道-夕暮》乔治修拉|右:产品实际效果
Pro带给我们的感觉,它像杉本博司的海景一样静止,像修拉的点彩一样静谧。
但轻微转动一点点,外界的光线发生一点点变化,它就从静止中灵动起来,颜色时刻在变化在过渡,你能意识到到光在其中发生了无数次的反射折射,你能感觉到自己的视网膜在飞快地调色,非常奇妙。
由于材质对于光线非常敏感,色彩变化起来非常迅速,有一种像是你的眼睛捕捉到了光在上面移动的感觉。时刻地提醒你,光在变,即便只是很细微很细微地变化,但也不能忽视。
▲ Kei Nomiyama-Japanese Firefly
同样,在看到Kei Nomiyama镜头下的萤火虫之光时,我们也有一种意外而新奇的感觉,因为印象中萤火虫的光非常微弱非常隐秘,而且在我们如今熟悉的现代城市的喧嚣和耀眼炫目的光环境中,萤火虫再难见到了。它们微微发光的存在,带着一种如今已经难得的通透和闲情,有一种童年再现的感觉。
而一直以来以萤火虫的萤光为灵感的夜光材质,往往就成了在远离自然的人工环境下,我们对于那种带着神秘感的光的想象。
再微弱的光也能带来惊喜。Reno5 Pro镜头镜圈部分和机身顶部在暗处也会呈现出黄绿色的微微荧光,体验非常独特。很小的细节,夜光材质的加入,却让你在无意中眼前一亮——原来在手机上也可以有这种可能。
于黑暗中点亮微光,于光亮处让你感知光的变化,Reno5 Pro将灵动、自由、难以琢磨的光很自然地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握在指尖把玩的元素,以一种浪漫的姿态,轻轻松松将美和想象力带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
对光的探索便是对美的追求。真正的美就像光一样,从来都不是单薄的,能让人觉得惊艳的美,都经历了各自的思考、打磨、精雕细琢,都能带给我们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