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文圣山
鄂州人文圣山
鄂州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山、水、城浑然一体,襟江(长江)抱湖(洋澜湖)枕名山(西山、莲花山),尤其西山是鄂州人最引以为自豪的“皇家名山”。
西山位于鄂州市区西北,长江南岸。因在鄂城古城西而得名。古名樊山、袁山、寿昌山、樊冈山。属幕阜山余脉。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1.2千米,面积约5平方千米。东北-西南走向,形成一条山脊,略成葫芦形,东南山坡与若干小沙丘连成一体。一般海拔100米,主峰海拔167.2米,为市区最高点。由沙砾岩组成,自东向西有三峰,依次名西山、樊山、雷山,临大江拱连壁立。西山与樊山、雷山之间有低谷,谷宽坡缓。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集雄险秀幽奇旷于一身。林木繁茂,植被覆盖率95%,以松树为主。有动物123种,植物335种。东部有铜铁矿,三国时已开采。
西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是历代著名的游览胜地,留下以吴王故都为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苏轼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古灵泉寺为标志的佛教文化景观和以西山园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主要景点有:吴王避暑宫、即位坛、读书堂、石门开、九曲亭、广宴楼、望楚亭、试剑石、比剑石、洗剑池、望夫石、西山积翠、拥翠亭、彭楚藩烈士墓、翠景园、菩萨泉、西山庵、望江亭等。为国家3A级景区、湖北省级风景名胜区。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名士如陶侃、庾亮、李白、李阳冰、元结、杜牧、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辙、陆游、秦观、辛弃疾、丁鹤年、彭玉麟、张之洞、官文等人在西山留下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诸多踪迹。晋陆机把西山誉为“王畿”,唐李白称其为“帝里”,宋苏轼谓之曰“幽绝处”。故三国吴孙权游西山时,见其六月无暑气,故修建避暑宫。在吴王避暑宫前,有滴滴泉、涵息泉、活水泉,泉边有亭原名为三泉亭。又因晋代陶侃、唐朝元结、宋时苏轼三人曾在此居留过,亭在明嘉靖年间被改为“三贤亭”。此外,西山还存有数十处与孙权相关的胜迹,如即位坛、试剑石、洗剑池、钓台、广宴楼等。西山上的古刹灵泉寺是鄂南地区较大的一处宗教建筑,晋代名僧慧远法师在这里首创佛教“净土宗”。在灵泉寺后山岗上,有松风阁遗址,宋代大文豪黄庭坚所书《松风阁诗》手卷至今尚存。在西山东麓紧靠江边的猴子石上,有唐代名书法家李阳冰的摩崖石刻—怡亭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西山九曲亭内还留有苏轼所作《西山诗》和苏辙所作《九曲亭记》。在西山古灵泉寺后,是辛亥首义三烈士之一彭楚藩的陵园,为湖北省重点保护文物。景区内还有一批根据传说而建的拥翠亭、青龙桥、望江楼、放龟池等亭榭池阁。规划为西山景区、寒溪广场、樊山景区、滨江景区、退谷景区、洲尾景区、樊水景区、缓冲区八大景区。2010年免费对外开放。
附:西山名胜古迹
吴王避暑宫
为吴王孙权在西山避暑读书的行宫,始建于221—229年间,历来被称为武昌城中的“清凉福地”。东晋太元年间(376—396 年),高僧慧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将避暑宫故基辟为西山寺,仅存避暑宫一间侧殿,人称避暑殿。1999年吴王避暑宫迁址椅子山顶重建,占地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由双阙楼、议政殿、读书堂、避暑宫、武昌楼等构成一组仿汉古建筑群。
秀园吴王御花园,是一座具有江南古典建筑风格的园林,位于剑石峰和石门峰之间,布局错落有致,汇松竹梅桔于一园之中,缩亭阁廊榭于盈尺之内,匠心独具,神韵无穷。
望楚亭
明代为纪念屈原而建。相传屈原遭流放,曾经行吟至此,“望楚”取回望楚国国都之意,站在此处有“极目楚天舒”之感。
松风阁
始建于宋,当代新建,阁为三层,重檐歇山屋面。底层板屏有宋人黄庭坚《松风阁》诗墨迹木刻。顶层正壁有徐迟所撰《鄂州西山记》。
武昌楼
矗立于椅子山顶。武昌楼是三国时期东吴军事了望塔,后人据孙权“以武而昌”,命名为武昌楼。武昌楼楼高五层,气势恢宏。楼门横额上的飘逸遒劲“武昌楼”三个大字,是郭沫若的手迹。楼上还有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撰写的《武昌楼记》。登楼远眺,古城新貌,水光山色,尽收眼底。登楼远眺,鄂州黄州景观尽收眼底。
古灵泉寺
位于西山青龙、白虎二峰之间,又名圆通寺、资福寺、西山寺,是东晋太元年间高僧慧远所建,寺中有泉出崖穴间,因迎文殊像供奉于此,盛传泉中有灵光呈现,故名菩萨泉,又名灵泉,西山寺亦名古灵泉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现存寺庙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湖广总督官文捐款修建的。整座寺院面积为4700平方米,是西山上的主体建筑。有文殊师利堂、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武圣殿、藏经阁等殿堂。殿堂为砖木结构。
广宴楼
自古灵泉寺向东,过青龙桥,东侧石壁下有一座两层楼的别致建筑,这就是广宴楼。此处原有广宴亭,为孙权饮宴之所。南北朝诗人谢眺曾写有“樊山开广宴”的诗句,典出于此。此地原有山亭一座,久废。唐代武昌县令马在废亭的原址重建广宴亭,当时隐居西山的诗人元结为之作《广宴亭记》。今之广宴楼是1979年依地而建的。楼分上下两层。一楼设快餐厅,旁列“素锦斋”,专门供应鄂州名点。西山东坡饼加工厂亦在楼后。二楼为筵宴雅座。
九曲亭
在西山南麓的九曲岭上,取“羊肠九曲”之义,命名“九曲亭”。九曲亭始建于三国时期,后来荒废。宋人苏轼谪居黄州,过江兴攀西山,觅得故址,扩地重修。九曲亭内黄屏红柱,屏壁正反两面,分别书有苏轼的《武昌西山》诗和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此外,西山庵、松风阁、翠景园、秀园、试剑石、即位坛、退谷、石门开、庞统读书处等景观,也一定会给游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试剑石
西山剑石山顶有一立一卧的巨石各一块,仿佛用利剑劈削而成,传为“吴王试剑石”。离试剑石不远处,有一巨石裂为4块,石上隐约留有刀痕,传说这是孙权与刘备比试剑锋的比剑石。在此石左上方建有望楚亭。
洗剑池
自试剑石右侧沿阶而下数十步,有一水池。池水清澈见底,终年不竭,色碧而味甘。相传当年孙权、刘备试剑罢,都曾至此池洗剑,故曰洗剑池。宋时,池畔尚有“洗剑池”石刻碑,今已佚。清人有“一片澄潭水,千年洗剑池”之诗以纪之。
吴王读书堂
自西山主峰双石峰峰顶向东,沿山径拾级而下,有一清幽开阔地,这就是吴王读书堂遗址。当年孙权建都武昌期间,曾于此筑室读书,史称“吴王读书堂”。遗址上修竹茂密,雾笼烟锁,遗址下寒溪漱玉,波清影绿。旁有石泉一眼,世称“吴王井”。泉水淙淙,终年不竭,石隙间有腊梅数株。
此外,据《湖北旧闻录》记载,鄂州西山多铭文。分别为:唐元结《(洼尊铭》、《抔湖铭》、《退谷铭》;裴虬《怡亭铭》;宋苏轼《菩萨泉铭》和明李东阳《芦泉铭》,现仅存裴虬怡亭铭摩崖石刻,殊称一绝。
怡亭铭摩崖石刻位于鄂州市城区小北门外长江南岸江边,距离市中心约1千米。是一块东西长3.8米、南北宽3.3米的天然岩石,旧名观音崖,因其形似猴状,俗称猴子石。石刻是唐代名人李阳冰、李莒、裴虬等于永泰元年(765年)怀古游玩时留下的珍贵铭刻。石刻在岩石北面,有李阳冰的篆书《怡亭铭并序》及李莒的隶铭、巴慰祖隶书题记、江恂隶书题记等铭刻。石刻平面呈横长方形,长1.2米,宽0.5米。李阳冰篆序22字,李莒隶铭56字。内容为:“怡亭裴鶠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铭之曰: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永泰元已巳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其下为清代金石家巴慰祖题名隶书:“歙巴慰祖,着舟于此,遍览旧迹,得元次山题名于郎亭山下岛中,水落始见,留连十有七日,手拓诸摩崖而去,同游苏门陶石,即时则乾隆五十一年之孟春也”。共计62字。该石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篆书所幸存在世的唯一原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王散花滩
龙蟠矶(观音阁)后是一片宽阔的沙滩池,泥土淤积,地势平旷。东吴靠水军立国,孙权常在此地检阅水军,迎送将士。每逢将士征战凯旋,孙权又总要在这块沙滩上举行散花犒军仪式,“吴王散花滩”因此得名。
资料链接
据《辞海》记载西山有六处分别是北京、昆明、苏州(太湖)、(广西)桂平、(湖南)永州、太原,但郑州、(江西)新建、(四川)南充、鄂州四西山未列入,合称“十大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