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中 ‖ 运城记忆(44~46)

那些村里的孩子

这些年,和村里的感情一直割舍不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村里当了两年老师,有40多个我教过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我还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后来。史庄学校有一至五年级5个班,200多学生。1969年夏天麦收以后,听说插队之前我在北京中学带过一段课,学校主动找到我,请我当五年级班主任,教语文。于是开启了我和这些农村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也结识了42个性格各异、思想纯朴的孩子。

那时,农村尊师重教,对老师格外敬重。还没上任,就先吃了几顿拜师饭。学生家长都争着把我请到家里,烫一壶酒,摆几个小菜,千嘱咐万叮咛:“把娃当自个娃管。”早上还没起,学生已经把洗脸水打了,放在门口。刚一下课,学生已在厨房拉起了风箱。那年,中苏关系紧张,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学校也开始挖地道。这些孩子本事真大,校园里挖的到处都是地道。教室底下,井壁上,地道都相互连着,和《地道战》似的。我的教学方法和当地教师不太一样,尝试做了四件事。一是学说普通话。每天安排一节朗读课,我带着一句一句念,一个字一个字纠正发音。很快,全班学生都会说普通话了。二是练字,每天我在黑板上写十个字,要求每个学生按我的笔体,每个字写100遍。日积月累,全班学生都学会了我的字体,学生的字几乎分不出是谁写的。三是作文。开始学生“怵”写作文。我告诉他们:“作文就是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记下来。把事说清楚,把理说明白,越真实越好。”我先是开了口述作文课,每天请一个学生口述一篇作文。人不确定,点谁谁讲。题目不确定,现出题目现作文。慢慢地,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半年之后,都写得一手好字,一手好文。我还把优秀的作文集结成册,编了一本《史庄学校五年级作文选》。四是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村里迷信的事不少。打地基、夯土墙要压几枚铜钱。点豆腐,要在豆腐房门口挂一个红布条。这是为什么?我让学生们自己分析,各谈各的看法。一堂科普课,让学生们既长了知识,又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村南,有个池塘,村里人叫“南沟”。一池清水,碧波荡漾。我把体育课开到了“南沟”。农村孩子都会游泳,一水儿“狗刨”。女孩子开始不敢下水,试着在岸边趟趟水,被男孩子一个个推下水,在水中“扑扑愣愣”打起了水仗,甭提多高兴了。在北京上学时,我参加过暑期军事训练营,摸爬滚打都会。我在班上破例开了军事训练课,让学生每人做了一支木枪,队列、刺杀、卧倒、匍匐前进,一项一项教,一项一项练。班上气氛、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后来学校改为七年制,算初中毕业,我又带了他们将近一年。后来,这个班兰有申、兰海云、兰文彦等7个学生考上了禹王高中,也让我十分欣慰。

1972年初,我离开史庄去了运城,后又到了廊坊。几十年过去了,一个个孩子的身影、模样总是浮现在眼前。2008年我回了一趟村,发现学校面貌依旧,连一台电脑都没有。于是,我出资办了一个电教室,后来又投资建了村多功能文化室,增添了几千册图书、音响、投影设备等,也算了了我的心愿。

剪彩那天,我的学生都赶来看我,几个嫁到外村当了姥姥的女学生也风尘仆仆赶来,满满当当坐了一屋子。当年的班长兰有申站起来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师生又欢聚一堂,请允许我再当一次班长。”随着一声:“起立!”三十几位年近六旬的学生齐刷刷站起来,大声喊:“老师好”。

这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听说我要回村,几个女学生特地做了一副刺绣,上面刺着:“送给敬爱的安老师。”落款是:“您的永远的学生”。一群60岁的农村学生,祝福70岁的北京老师。这个跨越了几十年的问候,的确太珍贵了。其实,人生不过如此,幸福不过如此。年迈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岁月的留痕和自己的足迹,听到“老师好”这发自肺腑的心声,还有什么人生遗憾呢?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那段短暂的播音生涯

1969年四月底,“九大”召开了。县里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各公社、各村都套了马车,男女老少都进了城。各公社都有自己的方队,几十面红旗开道,铁炮杖队随后,跟着是用解放牌汽车扎成的彩车,彩车上架着高音喇叭。“长江滚滚向东流,葵花朵朵向太阳。”歌声此起彼伏。我凑热闹,钻进彩车,念了一段《夏县人民给毛主席的致敬信》。“敬爱的毛主席,夏县人民想念您。天大地大,不如您的恩情大,山高水深,不如您的恩情深。跟着您,夏县人民战天斗地,跟着您,夏县山河换新装。”顿时,整个广场震惊了,怎么夏县上了中央台?就是这次机缘,县上知道史庄有个知青会广播。后来,县上专门把我调到县广播站当了播音员,这在当时知青中是没有先例的。

当播音员是我的梦想,高考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广播学院,后来有几次去外地省台的机会,也因父亲历史问题而作罢。这次,能到县上当播音员,总算开启了我的播音生涯。县广播站是临街的一个不大的门楼,往里走,是一个灰砖房的四合院,每个门口都挂了一个半截儿的白布门帘,上面写着:“夏县人民广播站”。一天三次播音,预告节目是直播,专题节目是录播。先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之后是《本县新闻》和《农业学大寨专题》。全县农村家家户户都按了小喇叭,叫“喇叭入户”。每天清晨,家家户户的小喇叭都按时响起来,村里农民和知青都知道夏县有个北京知青当播音员。

广播站和知青安置办是前后院,认识的知青下了山,总是从前院跑到后院,找我聊聊天,蹭顿饭吃。这样,和各村知青也多了来往。胡弘、连绍铭、吴锡光都是常客。在我这儿还能听音乐,广播站有个留声机,有老唱片,《长征组歌》这些歌当时都是禁唱的。每天早上七点开机,我五、六点就起了,冲着大山吊嗓子、练声、练绕口令。平时还到村里去采访,日子过得挺充实。

当时,正赶上农业学大寨,县革委会向全县发了一封公开信。文章写的激昂慷慨,广播站给我录了音,每天播三次。公开信有这样一段话:“大寨,是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该不该学?能不能学?每个人都要作出回答,有人强调这困难、那困难,就是没想到国家困难。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怎么办?有人说,我这里基础不好,条件不行。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总可以了吧。”没想到夏县还有这么好的笔杆子,写的激情四射,读起来铿锵有力,听了让人热血沸腾。后来才知道,起草这篇公开信的是一个姓吴的省里下放干部。一天,老吴到广播站来找我,拉着我上了一趟庙前水利工地,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他告诉我:“公开信就是写给这些开山引水的人的,写给广大农民的。要想感动他们,先要感动自己。播音要有对象感、交流感、亲切感。”一席话让我顿开茅塞,回到站里又重新录了音,那是我播的最好的一次节目。

一次全国绿化工作会在夏县召开。夏县是全国绿化先进县,有“山山青且秀,处处绿荫浓”的美誉。我被调到大会上当播音员。听了我的播音,长治地区广播电台的人找到我,问我愿意不愿意到长治去。运城地区广播电台的人也找到我,要走了我的录音带。无独有偶,山西省电台最积极,约我去太原试音。我喜出望外,满以为很快就可以上了播音的正道。没想到,省里到北京外调,父亲已被定性为历史反革命,政审不合格,决定放弃。之后,运城地区也不敢要了。不去也罢,我本想踏踏实实就在夏县干下去。祸不单行,县里也决定不再用我,害怕万一直播出点差错,可是政治问题。看来像我这样的人真不适宜当人民的喉舌。无奈,我赶着牛车把行李运回了村,重新开始了当知青的日子。走在颠簸的小路上,我落泪了,我的播音生涯不到一年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当天,我在日记中写到:“犹如一阵风暴/把我卷进深渊/当我爬出来的时候/发现嘴里含满泥沙。”“天/依旧晴朗/并不因为挫折/搅浑了我心中的湖泊/心/依旧平静/并不因为下雨/打湿了我的心情/敲响人生之门/是每个清晨上工的钟声。”没想到半年之后有了转机。一天,公社革委会解主任来到知青住的小屋,欣喜地告诉我,省里没有放弃要我的想法,特地派人到村里来,让我们写个保。村革委会、贫农协会真够意思,写了保,画了押,按了手印。可是,一等又是半年,杳无音讯,看来还是政审通不过。走播音之路,让我彻底死了心。

这不到一年的播音生涯,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都顺顺当当,受点挫折,受点冤枉,是难免的。挺过去,就多了一份历练,也多了一份财富。

那些靠力气挣工分的日子

从县广播站被辞退回到村里,就一个心思,农民能吃的苦,我也能吃,农民能过的日子,我也能过。那些日子虽然很艰难,但心情很敞亮,过的很开心。

刚回村正赶上麦收。这是我在村里第三次麦收,轻车熟路。开镰的头天,把镰磨了。开镰时,别掉队,弓着腰,跟着社员一起朝前拱。割麦的时候要把握好节奏,腰、手、脚、眼协调一致,一咬牙,一口气到了地头,一点不比社员割的慢。社员们都夸我:“有点把式样儿啦”。一块地割完了,先是把麦子打了捆,然后用钢叉挑到马车上。这是力气活,一捆四五十斤,一声“走”,麦捆上了车。麦子拉到场里,先积成垛,等好天,再打场。爬到麦秸堆上,把麦捆解了,错着茬儿,横竖咬住,一层层铺开。赶到好天,开始碾麦打场。把麦垛拆了,平摊在场上,晒一上午。然后用牲口拉着碌碡,一遍一遍地碾,用三齿叉把麦秸挑起来,用刮板把麦子堆成堆。再用鼓风机把麦壳吹飞,只剩下金灿灿的麦粒了。割麦、运麦、垛麦、碾麦,环环紧扣,赶在雷雨天之前,把麦子入了库,心里就踏实了。

这几天,队上支了灶,杀了猪,全队人都吃大灶。一人一碗大烩菜,大白菜、炸豆腐、卤好的肉片、粉条,烩在一起,那叫一个香。麦子打下来了,要到县粮库交公粮。史庄离县城二十多里,一人一辆平板车,十几人的运粮队上了路。起了个大早儿,进了城都过了晌午。粮站在南关,先得排队验粮。验粮员拿一个尖头的铁棍往麻袋里一扎,抽出几粒麦粒一捻,说不行就得重新过筛子去。说行了,得背着一百多斤重的麻袋,顺着颤颤悠悠的木板,背到粮仓顶端,从最高的地方往下倒。回到村,已经是深夜了。隔一天一送,三趟下来,连腿肚子都转筋了。

麦收过后是锄棉花、锄谷子。烈日当头,真的体会到“锄禾日当午”的滋味。棉花长高了,得掐尖、打杈。村里的小媳妇们排成一横排,说着、笑着、侃着,轻轻松松就到地头了。“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些大我几岁的媳妇能说会道,什么都敢讲,荤的素的都有,一天下来也不觉得累。到了摘棉花的时候,腰里系一个像围裙一样的大布袋,摘了棉花塞到布袋里。小媳妇们手快,跟弹钢琴似的,手在棉枝上飞舞着,跳跃着,不一会儿,围裙就塞满了。每次下了工,要过秤,根据摘的多少记工。我也奇怪,她们摘的那么快,可一上秤称,不比我多多少。后来才知道,她们也往怀里、裤裆里塞,人人心照不宣,要不家里纺线哪来的棉花。棉花收了,要到水头交棉花。水头离史庄8里地,又是十几人的车队上路了。大包小包的棉花绑在平板车上,跟个小山似的,闹不好翻车是常事。到了收棉站,上了打包机,打出方方正正统一规格的棉花包,入了库,一年生产棉花的任务顺利告成。

一年到头最后的地里活是拔棉花柴。一人一个铁夹子,把棉花杆连根拔起来,抖抖土,装车运回来。棉花柴拔了,地腾出来了,就是整地。村里百姓说:“地不翻,粮不沾。”是说每到秋后,要用铁铣把地翻一遍,翻的越深越好。晒一冬,来年才有劲。整地是把埝根的土刨出来,垫到地边,为了来年蓄水保墒。那年正赶上学大寨,原来一天三响活儿,变成了四响活儿,吃了晚饭,还得走一趟地。摸着黑,挑着灯也得再干一响儿。地头远,有时就不回来吃了,带着干粮,四响并三响,不过记四响的工。很快,天冷了,下了雪,顶着寒风下地,手冻的握不住锨。后来上了冻,土层生硬,就得用镐刨。一镐下去,冰渣四溅,手上的虎口都震裂了。不过心里挺踏实,靠力气挣工分,心安理得。

那年,年终分红,队上每个工二毛四,扣了粮食钱、油钱,我分了30多块钱。虽然不如在县广播站一个月的工资,但心里美滋滋的,这是我用汗水换回的回报。

阅读链接: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8~40)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6~28)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3~25)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安育中‖ 运城记忆(14~16)

安育中‖ 运城记忆(11~13)

安育中‖ 运城记忆(8~10)

安育中‖ 运城记忆(5~7)

安育中‖胡卜馍  老屋  篮球队 宣传队——运城记忆四題

(0)

相关推荐

  • 知青岁月 我在七农场当广播员 作者/王惠文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的作品,转载时 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发布信息,稿件可自行处理. 公众号第71期 我在七农场当广播员 王惠文 1968年9月,我下乡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夏县文庙大成殿

    运城夏县文庙大成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瑶峰镇南关村解放南路80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夏县薛嵩墓

    运城夏县薛嵩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大张村北300米.距夏县司马光墓西北9.4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嵩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过洞.壁龛.墓道组成.墓冢封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夏县大洋泰山庙

    运城夏县大洋泰山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瑶峰镇大洋村.距运城夏县薛嵩墓东南5.8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洋泰山庙创建年代不详,据梁架题记,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隆庆五年(1571年) ...

  • 山西运城夏县余庆禅寺

    运城夏县余庆禅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小晁村司马光墓园内. 夏县余庆禅寺为司马光祖坟的香火院,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是司马光奏请守护祖茔而建的.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 ...

  • 【走进长街】别有新塘一抹香

    别有新塘一抹香 文字:小包车 摄影:山水尤 新塘村,位于长街东北,由上新塘.下新塘.小龙头3个自然村组成.东临岳井洋,西依车岙港,北靠大麦塘村,南临岳井村,树木葱茏,河水清澈,瓜田连绵,海风拂面,犹如 ...

  • 又回芒坳

    芒坳,有两年没去了,今年五一,又去了一次.从第一次到芒坳村至今已经50多年了,那是1968年11月,我还不满12周岁,随下放的父母来到这里,一住便是三年.这个地方有我太多的记忆和情感,所以,我便&qu ...

  • 我纠结了好久,不知道该怎么总结那个年代的那群人

    有的时候,人真的是很脆弱.但是沧桑久了,人便会真的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笑而不言.痛而不语--          其实,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和领悟.正是那些原以为过不来的千山万水,成就了我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6~58)

    那次难忘的第二故乡行 ‍ 201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知识青年都纷纷举办了返乡活动.夏县知青也萌发了回夏县的想法,于是,一封给夏县县委.县政府的函,从北京传到夏县.没想到,五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3~55)

    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运城插队的知青有二万多人,每个人家庭背景不一样,插队的环境不一样,个人的选择不一样,结果也不尽相同.有不少值得回忆.怀念的事,也有不少让人辛酸.不堪回首的往事. 2008年,上山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0~52)

    那支夏县知青宣传队 1969年,知青插队的第二个年头,"九大"召开了.为了庆祝"九大",县知青办决定挑选知青中有文艺特长的知青,组成一支知青宣传队.在村里干了小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那些有趣的夏县方言 刚进村时,老乡们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叽里咕噜的,和日本人说话差不多.后来慢慢习惯了,听懂了,也会说上几句.再后来,发现夏县方言很有意思,有规律,也有特色,很有品头. 分析夏县方言,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那个稻花飘香的季节 夏县,是全国重点粮棉产区,从未种过水稻,老百姓也不会种水稻,吃大米只能靠买.是泗交公社窑头大队的知青改变了夏县没有水稻的历史,让这古老的禹都稻花飘香. 1968年底,泗交公社窑头大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那个扎白羊肚手巾的知青 在夏县,来自北京.天津和返乡知青有1300多人,走在熙熙攘攘县城的大街上很好辨认.或是一身褪了色的"国防绿",或是一身崭新的"北京蓝",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那个把学问做到村里的人 孙建君,夏县水头镇大张村插队知青.自学成才,历尽艰辛,走上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巅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从师于著名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那些遗憾的事 从1968年到山西插队,至1982年离开,在山西整整生活了十五年.这期间,有许多回忆起来幸福满满难忘的事,也有许多深感遗憾的事,在对待孩子感情上就颇为遗憾.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两个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那些盐化的掌门人 在盐化,我接触过的局.厂领导有若干人.过去,盐化局规格高,和地.市平级.一把手要么是有资历的老干部,要么是有背景的"空降兵".由普通干部熬到局长的的确不多,张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