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能力与人生的天花板
【认知】我们通过模仿、模拟,学习、训练,思考、实践,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多次反复后,终于可以确定——自己确切的知道或掌握了某些真相、原理、规律,这个过程叫做认知。
当然,没有谁是神或是圣,可以一次性彻底认知到位,所以毫不客气的说,所有人即便是教授专家,他的认知也仍然是低维度、低层次、片面的、不完整的,好比瞎子摸象那个寓言故事揭示的一样,在真相、原理、规律面前,大家都是瞎子。
所以永远保持质疑、保持好奇,永远在自我修行的路上,至关重要。
【认知能力】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虽然大家都瞎,但总是有人认知水平高,有人认知水平低,这种水平的高低,我们称之为认知能力。比如,围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衡量,从业余初段到专业九段,其间有十六个级别。段位的获得主要依据公开公正的比赛成绩。
而认知能力的高低,是更多综合复杂因素的结果。对此孔子将人群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这个划分也就是个大概,没有实际上的可操作性。
后来历史上较为成功、最成体系的操作就是科举制度,通过文章来展示学术水平,通过既有的学术权威组成的专家团来评审,这是对认知能力的初步确认,然后政府委以官职,治理县、州、府等社会实践的成绩就是对认知能力的最终确认。
值得大家留心注意的是,以前皇权不下县,县以下是乡绅自治,一个地方治理的好还是不好,绝不是看GDP,而是看官声民誉,就是其他官员对你的评价、老百姓对你的评价。
所以,古代中国科举舞弊、学术造假,是天下第一等大事,是政府首先要监管到位的事。
【认知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人生日常必修课。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其实就这么过来的——无论认知水平多低,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自己决定着人生,毕竟大脑长在自己头上,选择是自己做出的,路是必须自己走的,结局也只能自己承担。
人的成长当然是内涵的提升,实质的过程是——通过认知形成自己的三观,去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不断提升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三观。
当这个三观足够完善,足够体系化,足够自洽的时候,就是圣贤说的立言立德进而立功之时,大师就是这么炼成的。
所以,儒学将人的修行分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么几个阶段。格物致知,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分析把握事物真相、原理、规律,反复提升认知能力,从中提炼感悟获得大智慧;与此同时洞察自我心性的成长,以诚、正规范自我心性的成长,最终彻悟——天赋明德,即光明通达善良之本德。
【人生的天花板】生命各自被局限,这是冷峻的现实。
井蛙不可与语海,夏虫不可与语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大家应该明白,这些经典的寓言说的就是我们人类,圣贤用这样的方式反复警示我们、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天花板锁定着。
没有勇气,畏首畏尾,是人生的第一个天花板。无数人被锁死在狭隘的空间里,不敢放弃既有的工作、地位,苟延残喘蹉跎一辈子,宁可错过天地之广阔、人间之风云际会。
即便有闯荡四方、豪情万丈的勇气,但不懂得组织策划,最终执行偏差,导致大败局,是另一个天花板。江湖、商界、艺术各个行业,风云人物很多,潮起潮落,终成过眼云烟者比比皆是,大浪淘沙,笑到最后者几人而已!
所有的局限,所有的天花板,直接而准确的说法是——道行不够,即修为境界不足。
若达到老子说的至道,则成为庄子说的真人,那就无所不通无所不达。
【认知能力的天花板】
推进一步说,人生的天花板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而能力不足首先是因为认知能力低下。
比如人常说不敢上台演讲,那是因为缺乏鼓励、引导、学习和训练;不会组织策划,从来没做过,你当然不会;不会写文章,不会逻辑推理,你不学不做永远都不会。认知,就是模仿、学习、思考、实践、纳入自我体系,进而指导自我可以进行独立操作的过程。
注意这个过程,我们自以为确认过的真相、原理、规律,基本都是片面的真相、局部的规律、相对的真理,依据这些不成熟的认知,进行社会实践则势必会带来灾难,古今中外的历史一直在反复证明这件事。所以对社会而言,智慧的操作应该是——学习、训练、局部实践,绝不可以任由一个思想、一个体系、一个体制长期而全局地操作。
对于个人的修行成长而言,既有的、被确认的认知,往往很顽固,而且当然很顽固,因为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才获得的,且已经被自我体系完全吸纳。这些我们可称之为成见,成见在这里不分对错,也无法分对错,这些成见就是认知能力的天花板。无数的成见,进一步形成观念、形成三观,反过来开始指导生活工作和人生。
悲剧的是,成见无论对错,都被个人坚持着,必须被生活沉痛的教训后才有所觉醒,当然还有更多无论如何也不觉醒者。在这个意义上说,人若丧失突破成见的能力,基本上就是行尸走肉,只能成为某系统的棋子。
所以,世间万象、人生悲欢,说到底就是认知能力的差距。比如,《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认知能力何以被锁死】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说境界的不同会导致认知能力也就天差地别。老庄对人修行的困惑,也早就给出答案即——悟道。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提升认知能力的法门——当然是想法设法提升修悟境界。
但是近现代以来,社会上、教育界、学术界走入了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美其名曰——学贯中西,以为学到的知识多了,思路开阔,就能提升认知能力,就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大师,殊不知其正是南辕北辙,误人子弟。
以下六点思考,抛砖引玉吧。
第一、无论什么知识,对于人来说都是死的资料,再多的知识积累不过是低境界的增益,而且人受既有的天花板限制,只会继续强化成见,与成见不符合的基本不会接受。仅通过学习知识就想转化成能力,基本上是异想天开。
其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学习,当然是要以人为本,找准人的天性,让其顺应自己天性去修悟、去成长才是大道。体制化、一刀切式的教育和学术,一开始就受制于天性这个天花板,不符合天性的强扭、灌输都属于术的层面,违反率性之道,能走多远?
其三,个体的人在成长初期,囫囵吞枣地被灌输了很多知识、观念,并且被反复强化之后,就成了非常顽固的成见。这些成见逐渐演绎成习惯,习惯进一步固化成性格。若这些成见,不那么正确、不那么合理甚至是谎言,那么此人的认知能力就被完全锁死,怕是终生都难以突破。
其四,个人成长之初,大脑还在发育成长阶段,尚不足以承载较繁重的任务,若是过早的灌输太多人脑无法适应的知识、观念,那就会对大脑的发育成长产生生理学上的伤害,会造成大脑的部分停止发育,脑残是真实的存在哦。
其五,人的成长修悟,各自有其有阶段性,何时需要积累,何时产生突破,这是一种大道自然的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加都是揠苗助长,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无法觉知这种大道自然的规律,家庭、学校、社会实际上都在扮演揠苗助长的角色,每个人都是那颗受害的秧苗。
其六,烂苹果效应。学了太多的知识,未经过缜密的梳理、思考、践行(来不及啊),演绎为成见、观念,那些错误的、不成熟的慢慢就成了烂苹果,进而污染掉整个大脑。
苹果少的时候,倒出来,捡掉烂苹果,再装回去就好。但太多苹果呢?捡不过来,也懒得捡,最后只能是听之任之。若之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