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一位20世纪的先锋作家和卓越女性
伍尔夫的作品是文艺青年必读,她开创了意识流这个小说流派,丰富了小说的形式。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海浪》《奥兰多》《一间自己的房间》,都被奉为经典。这本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传记,由她女友维塔的儿子所作。
维塔是伍尔夫的同性恋人,出身于英伦贵族之家。伍尔夫的《奥兰多》就是为她写的,以她的家族为背景。书中全是对于她们个人生活的投射。
对于她的私生活和性格,传记中描绘了很多小细节,让我看到了更为生动的伍尔夫本人,她的喜和恶,她的爱和愁。
她喜欢乡间和小城镇的生活。
30年代初期,伍尔夫夫妇经常出国度假。主要是在欧洲,她也没有走更远。那时候应该是最好的时候。她的书已经能带来不错的收入,出版工作也很顺利,她手头有点钱了。
她不喜欢去大城市,也不去博物馆。她走得很慢,专门找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玩。她喜欢“荒凉的朴素”,想要看到“新视野,新声音,新味道”。希腊和爱尔兰的乡下给她的感觉很好。她把看到的风景都写成了文字,如同画家给作品画一幅素描。
伍尔夫看待风景的心境,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她也追求这种与众不同。反映到她的作品里,就是光,影,色彩,声音、和意识的结合,有很强的流动性和画面感。
她对于荣誉并不关心。
伍尔夫出名后,没有接受皇室颁布给她的荣誉勋爵称号,也拒绝了曼城斯特大学对她的讲座邀请,她不胜其烦,把这些都说成是“骗人的东西”。她也认为去做讲座毫无必要,都是为了满足将授课人的虚荣心。她把不必要的应酬都谢绝,和话不投机的人喝下午茶是遭罪和耽误工夫。
她整个人是非常朴实的,虽然有时候为了生计需要勉为其难,但是可以看出,她更关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的圈子——布卢姆斯伯里文人圈。
布卢姆斯伯里文人圈里,有很多我们熟识的名人,它没有一个特别成熟的理念,但是组织里的人都主张言为心声,要说实话。思想解放,妇女平等。比如他们支持描写同性恋的作品。因为这就是既存的现实。既然是现实,就理应可以作为文学主题,不应该被禁。
她选择自杀。
伍尔夫本人无疑是时代的先锋,无论是在自己的创作上,还是在夫妻共同的出版事业上,她都取得了成功。她的出版社——霍加斯出版社,就像现在小众的独立工作室。从一个很小的工坊发展起来,从找客户到印刷排版和出版,几乎都是伍尔夫和她老公两个人亲历亲为。
这个出版社一共出版了四百七十四种书。其中有T·S·艾略特的两部诗歌,弗洛伊德的八本著作,五卷本的里尔克,还有她自己的书。这几个人的作品已经使她的出版社值得计入历史了。
二战爆发后,她的创作和出版事业都受到了冲击,这里面有很多的苦闷。她在伦敦的家,因为轰炸天花板掉了下来了,没法住人,只能抢救一些物资拉到她的乡间小屋去。她租的房子,在轰炸中也被夷为平地。这一点她倒是庆幸,因为不再需要为住不了的房子支付房租了。
战争的配给制给生活造成了不便,朋友们很难见面,也无法出去旅行。她一直住在郊区,但时常去伦敦看看,虽然她总说自己不爱国。但走到当初繁华现在却破败的城市,她反而更喜爱伦敦了,甚至连路人也变得可亲。尽管她认为是男性挑起了战争,但同仇敌忾的感情还是在她身上起了作用。
对她个人来说,最可怕的还是创作的衰退,她觉得自己得病了。很难写作,用她的话来说,周遭的世界变得不可描述了。她的自杀很突然,但经过了思考,她留下了遗书,表示不想因病拖累她的丈夫。
传记的最后有一段很震撼我,伍尔夫是会游泳的,但是她在身上装了大石头,拼命地让自己沉入水底,这种死法是如此痛苦,又毅然决然。
维塔希望,她的尸体不要被找到,最好能归入大海之中,然而很不幸,还是被人打捞了起来。
伍尔夫心里的伤痛其实并不少,虽然她衣食无忧。不管是家人早早地去世,姐姐的儿子阵亡还是她的朋友们的离开,都让她敏感的精神受到了一次次冲击,所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病不会好了。
所以,她更喜欢被清醒的自己主导的人生结局吧!这也是一贯的伍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