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23):当个民兵,居然轮到给皇上站岗放哨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23)

和对手做买卖只是一小步。作为大家长的李渊,总得要想个法子,从根本上解决家庭(国家)的安全问题。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李渊做了两个动作。

第一是加强首都地区的军事部署,恢复关中十二军。这好比给家里安个好点的防盗门、升级下安防设施。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十二军武德二年就成立了,中间全国形势比较乐观,李渊下令撤销。现在看看不行,又把它恢复起来。

讲这十二军,就有必要介绍一下著名的‘府兵制’。简单说,府兵就是准职业化的民兵。

说民兵,因为他是兵农合一。在全国各地设了好多个军分区,就叫‘军府’,就地挑选一部分身强力壮的好苗子,就叫作‘府兵’。府兵们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组织训练,这样国防生产两不误。

说准职业化,因为他说是兵农合一,实际上以兵为主,真正能务农的时间很少。训练还是小事,另外有两桩很辛苦的工作。

一是去皇上那儿值班。当了兵,首先就搞教育:“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啊,入了这个军府,你就是皇上的兵了。过两天,就安排你去京城、给皇上站岗!”国防部(兵部)的参谋们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作一张超级复杂的值班表。全国那么多军府,轮流安排他们到京城来值班。根据距离远近安排不同的班次,近的多排点、远的少排点,总体大家都差不多。根据专家的计算,连值班带路途,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要花掉将近三分之一、也就是四个月的时间。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叫作‘番上宿卫’。你说这皇上是穷呢还是抠呢,保卫首都这样天大的事,不单独组个队伍,还要全国人民跑来跑去承担。

府兵轮番

第二就是出征打仗了,这个点到谁就是谁。按突厥这种年年来捣乱的架势,估计轻松不了。而且不比站岗放哨,这一去,搞不好就光荣了。

李渊现在搞的这个十二军,就是关中地区一个小规模的府兵制。而它的发扬光大,要等到李世民上台之后。

李渊的第二个动作,是外交方面的‘远交近攻’。这算是人际关系里、拉一派打一派吧。

远交近攻的招数,最早是秦国用起来的。那时候秦国发展势头不错,当时的国王秦昭王就动了做老大的念头。一开始的方案,是把势力最强的齐国打掉。这时候,一个谋士叫范睢(suī)的就劝他:“齐国离咱们那么远,出个兵还要跨过好几个国家,一个个借道多麻烦呀?而且就算打胜了,隔着老远你也占不住他的地。我的意见,不如先从韩国、魏国这些邻居下手,打多打少都能实实在在捞到手——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为了防止这些邻居请外援,我们反而还要跟齐国这样远处的国家搞好关系,这叫远交而近攻。”

秦昭王一听:有理!后面四十年,几任秦王都按范睢这个路子走,先后灭掉韩、魏等五国,最后终于把齐国也收拾了、一统天下。

随着全国统一、唐的力量变强。突厥还象以前一样,成天来揩油水、搞敲诈,李渊就不能再忍了。他现在也打算用‘远交近攻’的招,‘近攻’,就是要打掉盘踞蒙古高原一带的东突厥;‘远交’,就要拉拢远处新疆一带的西突厥。

西突厥当时的可汗叫统叶护可汗,听说东边的兄弟要跟唐朝和亲,这种好事怎么能把自己拉下呢,赶紧也派人来谈。有枣没枣,反正先打一杆子。

李渊和底下人一商量:这兄弟俩本来不太和睦,咱们先答应西突厥把他稳住。这样,后面腾出手来收拾东突厥时,他俩不至于联手。于是派人出使西突厥,具体商量和亲事宜。

这两个事一办,李渊顿时感觉有了底气,对突厥的态度,就没有从前那么客气了。落实到具体行动,唐军一改以前的被动防御,开始主动谋划、提前部署,准备和突厥来一次硬碰硬的对抗。

为了打好这一仗,李渊除了压上老本——关中十二军外,还专门从江南把李靖也喊来,命他带一万江淮兵北上、协防山西。

对李渊态度的改变,突厥人并没有太在意。客气不客气,反正他到了时间就来抢一把,顺便收点保护费。625年7月,东突厥大军再次南下。大概在颉利可汗眼里,每年一次的南下也带着点旅游性质吧,所以年年变换路线。去年他走的西边宁夏、甘肃线,今年改走东线、从山西方向入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