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真实而神秘的汉墓笔记(中)

东侧室发掘时景象

侧室与主棺室平行排列,东侧室内长6.95米,宽1.61米,高2.24米,是为南越王4位妃妾的葬所,其各有印玺随葬,而棺木俱已腐朽,只留微少遗骨,室中存藏组玉佩、铜熏炉、铜镜、漆木器等物品。

西侧室发掘时景像

西侧室长7米,宽1.62米,高约2米,此为仆役之所,室后置猪、牛、羊三牲,另出土铜盆、铜熏炉、陶罐、玉璜、漆盘等物。

后藏室发掘景像

在主室北面紧贴东、西两壁各砌出一根方形石柱,形成一个门洞,两柱间原设木门,将主室后部分隔出一个小间,为后藏室。其南北长2米,东西宽1.8米,高约2.1米,后藏室为储藏食物库房,存藏有近百件大型铜、铁、陶制炊具和容器。

铜承盘高足玉杯

岭南地区在秦代以前不受中原控制,秦始皇设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之后屯兵驻扎,官兵所用食量皆用从南岭以北供应,赵佗拥兵自守建立南越国之后,虽极力经营,但其地的物资还是相对匮乏,国力依旧有限, 以南越王墓为例,整个墓室以750块红砂石砌成,总面积100平方米,而中原的徐州狮子山汉墓总使用面积851平方米, 开凿山岩总量5139立方米;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之容积,约为2700立方米,南越王墓实无法与之相比,然其未经盗掘,墓室随葬物极其丰富,其中多有世所未见者。

铜承盘高足玉杯由高足青玉杯、金首银身游龙衔花瓣形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共由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制作。此玉杯与五色药石同出,或为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之器具。

铜承盘高足玉杯,通高17厘米

玉杯高11.75厘米,口径4.15厘米,托架为三龙共衔镂圆孔的花瓣形玉片

铜承盘高足玉杯结构示意图

与铜承盘高足玉杯同出的五色药石

五色药石由硫磺、雄黄、紫水晶、赭石和绿松石组成,为汉代墓葬中首次发现的五色药石实物。

部夫人组玉佩由5件玉雕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涡纹璧、玉舞人、玉璜、玉觽等。

泰夫人的组玉佩由4件玉雕组成,自上至下依次为方形玉佩。透雕龙凤纹璧、谷纹璧、涡纹璜。

左夫人组玉佩,由7件玉饰组成,自上往下依次是蒲纹玉璧、玉玦、玉璜、花蕾形玉佩、玉璜、韦枼形珮、玉璜。

右夫人组玉佩A,组王佩是一种较复杂的佩饰。右夫人有两套组玉佩,这是A组,一共由3种不同材料的20个器件组成,组合复杂。自上而下依次是:连体双龙佩、两件玉环、三凤涡效璧、玻璃珠、十颗金珠、五件玉璜。

连体对龙佩的构图是二龙探爪张口攫物的形状,极富动感,正中间是一个花蒂形的物件。三风涡效璧的构图是三只凤鸟偎依在璧上,凤鸟大小不一,姿态各异。五件玉璜分为三种,玻璃珠下面的那件透雕四条龙,中间两件磺的两端都雕成龙头状,最末端的两件磺只在器身雕刻涡纹。

南越王墓中出土组玉佩11套,以南越王和右夫人的这一套最为精美。

墓主组玉佩,长60厘米

组玉佩的巅峰之作,无疑是墓主人的组玉佩,令人叹为观止。南越王墓出土组玉佩11套,以主棺室墓主这套最为华丽,共由玉、金、玻璃、煤精球等不同材料的32个饰件组成,以双凤涡纹璧、透雕龙凤涡纹璧、犀形璜、双龙蒲纹璜4件玉饰自上而下作为主件。

墓主组玉佩展出实拍

中间配以4玉人、5玉珠、4玻璃珠、2煤精珠、10金珠,玉套环居于最末端。形成一套大小有别、轻重有序、色彩斑斓的华贵佩饰。

墓主组玉佩(局部特写)

墓主组玉佩(局部特写)

墓主组玉佩(局部特写)

墓主组玉佩(局部特写)

墓主组玉佩(局部特写)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出土于墓主右眼位置,青白玉雕成。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条游龙,其爪伸出圈外,外圈透雕一只风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回眸凝望游龙。凤冠和尾羽上下延伸成卷云纹,把外圈空间填满。

龙凤纹重环玉佩的器形图案被选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徽。

这块玉佩玉质圆润,工艺制作精美甚至完美,龙凤造型简约又符合美学标准,运用的卷云纹是当时的“流行”纹饰,龙居中、凤居侧的安排又表现出汉代开始以龙为主的观念。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足以代表西汉玉器工艺的巅峰水平。

玉角杯,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

玉角杯出于主棺室,呈犀牛角状,中空,为一整块青白玉掏膛琢磨而成。杯口为椭圆形,往下逐渐收束。杯表自口沿处线刻一夔龙,绕杯身回环卷缠,从浅浮雕而升为高浮雕,至底部成圆雕。

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南越国的玉匠却借题发挥,就着石头的形状施刀,综合运用玉雕的各种工艺方法,如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层纹饰,再经过细致的打磨,二千年后玉角杯仍放射出温和恬润的光泽。它表明这一时期玉雕在章法布局、材料运用、技巧发挥上走向成熟。这件玉器,既是一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又是一件融传说于现实,引人遐思的实用品,堪称是中国汉玉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玉角杯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一级文物名录。

鎏金铜框玉盖杯 通高16厘米,口径7.2厘

铜框玉盖杯体现了汉代的镶嵌工艺水平,杯体呈八棱筒形,座足呈喇叭形,怀身是一个鎏金铜框架,有上下两截,上截嵌入8块竹片状的玉片,下半截嵌入5块心形的玉片。玉盖怀的盖子外滑也是一个鎏金铜框,盖项嵌入一块青玉。出土的时候,铜框玉盖杯用多层丝织物包裹。它应是用来喝酒的酒杯。

玉盒

玉盒与铜框玉盖杯和玉角杯都出土自南越王棺椁的头箱。这三件都是玉雕器皿。全国汉墓中目前出土的玉制容器不过十余件,南越王墓就出土了五件,可见这批玉器的价值。玉盒由青玉雕成,盖子与盆身有子母口相扣合。盖面的纹饰分为三区,上面桥形的小钮里所套的玉环可以活动。盒身象个圆碗,也装饰有三圈纹饰。玉盒的玉质温润,内外打磨光洁,雕镂精细。

鎏金铜框玉卮 通高14厘米,口径86厘米

呈九棱圆筒形,下装三个兽头形足。其口沿、底沿及九条壁框均系铜铸而成,其上鎏金,并有兽纹和几何纹。在这个铜框架上镶嵌着9块玉片,构成了玉卮周壁,玉片质硬色青,上雕勾连谷纹。卮腹上部嵌装“ 9”字形玉扳。卮底是一整块圆玉片。卮上有漆木圆盖,黑漆红彩花纹。盖面中央原来有玉雕钮饰,周边镶嵌三个弯月形玉饰。

当年出土的时候,铜框玉卮上裹了很多层丝绸,可见在当时它就是一件珍罕之物。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整体由一条青玉雕刻的玉龙和一个金质的虎头带钩组合而成,形成一幅龙虎争斗的生动图景。玉龙长身体弯曲成S形,回首张口,衔住背鳍,尾巴回卷,下半端折断,断口两边各钻有3个小圆孔。金带钩是铸成的,器表打磨光洁,钩尾和钩首都作虎头形。钩尾的虎头双眉上扬,额顶铸出一个汉字的“王”字,非常形象。虎口形成的套銎,刚好套住玉龙的折断处。把龙、虎两神灵动物巧妙地用不同材料做成一件器物,反映了工匠富有创意的构思。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

这件八节铁芯龙虎合体玉带钩,带长19.5厘米、钩头宽1.6厘米、钩尾宽4厘米,厚1.2厘米,清白玉,由8块玉组成。背部弯拱,龙虎合体,通体圆雕,首尾两节镂出圆銎,中间6节有圆孔贯通,用一根铁条串连。钩尾为虎头,由一块玉雕成,宽扁的虎头雕出凸眼、直鼻、獠牙和胡须,浓眉上卷,刻纽索纹,前端还刻出鼻孔和排列整齐的牙齿。头部套一多节的圆箍,后脚的爪子伸到龙钩近颈处。钩首为龙头,也用一块玉雕出,瘦长形,颈两侧刻勾连云纹。两后爪伸到虎体上,其中一爪达虎头的颈箍处。整个钩身用5块玉组合,镂刻龙与虎相混合的躯体,背上有鳍和鳞,另饰云气纹缭绕全身。钩腹有短柱连扁圆钮,钮面阴刻涡纹。

龙虎并体玉带钩 长11.8厘米,宽6.2厘米,厚0.6厘米,环径2.5厘米

致密润泽,钩体扁形,龙虎并体,颈以下有一条窄缝相分,钩部浮雕虎头形,尾周作龙首,龙仰身昂首,张口咬一环。虎亦伸爪攫环,构成龙虎争环的造型。龙虎躯体及圆环都以勾连云纹为饰,周缘有突棱。背面平素。中有扁圆形纽。亦甚为别致,中原罕见。

兽首衔璧 通长16.7厘米,横宽13.8厘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此饰品为镂空浮雕,通体扁平,上部镂雕对称式兽面纹饰,形像威严肃穆,气势轩昂,左侧连一螭虎,形制与兽面纹样配合默契,有很强的虚实、线面变化。

兽面鼻部镂制一方形环,与璧口相套。玉璧扁圆,边沿起旋纹,两面均琢饰谷纹,布局规整、条理,并与兽面部分形成动与静、圆与方、点与线的对比。璧饰由一整块青玉琢制,工艺精湛可见玉师的匠心独运,是不可多得的佳品,也是南方古玉的代表作。

凤纹牌形玉

双面透雕,构图充满动感,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对称手法。长方框的下端原已折断,特制两个H形的小金桥连接。

玉剑饰

从现有的考古出土资料来看,玉、剑结合物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晚期,四样俱全的玉剑饰逐渐形成,到了西汉这种玉剑饰就成了王公贵族佩剑上的重要装饰品,也成为当时社会一种身份的象征。玉剑饰的材料主要是以玉为主,包括玉剑首、玉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四种。汉代的玉剑饰在战国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造型比战国时期的略高,边角抹圆也更加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镂空的工艺,这在玉剑饰的历史上还是前所未见的。汉代玉剑格的纹饰多以兽面纹为主,同时还流行一种高浮雕的蟠螭形象。

玉剑饰

在西耳室的一个漆盒内放有用朱绢包裹的剑饰43件,按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件一套可分为8套。主棺室出有5把玉具剑,所附剑饰共15件,两者合计达58件。它们均用青玉雕琢而成,运用透雕、线雕、浮雕等技法,雕刻出螭虎、瑞兽、鹦鹉等,这些剑饰将质地、造型、寓意完美结合起来。在同一墓中出土款式如此众多、构图奇巧、工艺高超的玉剑饰,堪称为汉代剑饰艺术之冠。

(0)

相关推荐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澳门 部分2

    玉璧西汉 直径17.6.孔径6.7.厚0.5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湖绿色,有白色斑,半透明.两面饰较疏朗的蒲纹.内外缘有斜向凸棱.表面残留丝绢.麻布痕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3

    41.玉璧西汉前期直径 15.8 厘米 孔径 4.3 厘米 厚0.3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湖绿色,有白斑.两面饰三角形勾连谷纹,其连线为阴刻 ...

  •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真实而神秘的汉墓笔记(下)

    在主棺室中,身穿玉衣的墓主人身体两侧各佩有5把装饰华丽的剑,除此以外还有5把剑放在墙边,每一把都用丝绢裹缠. 经过清理,10把宝剑渐渐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这些剑,有的镶金,有的嵌玉,而最引人注目的 ...

  •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真实而神秘的汉墓笔记(上)

    广州象岗山原是越秀山群岗重最西边的一个小岗,海拔近50米,明洪武十三年拓北城八百丈,开凿象岗山以为北门,从此象岗山与越秀山隔断,成为一座独立的小岗.因开凿山体而拓宽而成的大北直街,也就是今天的解放北路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1)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2)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3)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4)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5)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6)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选(7)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