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老板最后的温柔,吃“抓饭”给勺子

2020-12-19 19:12

在鲁迅笔下的江南水乡绍兴,有一个小小的柯桥区。在柯桥的城区里转悠,有种走进“魔都”那种国际大都市的错觉。一起等车的妹子随时切换中、英、韩语谈业务;人行道上有人行日式的90度鞠躬礼;十字路口走过的大叔身着白袍,深色皮肤高鼻梁显示出他的中亚血统。

因为这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但在老饕眼里,这里无异于一个小型的亚洲美食博览园,街头巷尾隐藏着各国正宗的料理。于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这个小型亚洲美食博览园逛吃逛吃了~

柯桥的裕民路丨拍摄 甜怡

01

印度料理

/ 不是只有咖喱 /

柯桥有挺多店很印度。从老板、伙计到厨师,都是清一色的印度籍,墙面上贴着印度海报,还挂着台大液晶电视,不间断地播放印度歌曲、影视剧,甚至印度新闻。一瞬间很是让人恍惚。

店里有两份菜单:一份全英文,一份中英文双语。对比了下,英文菜单上的种类比中文菜单多得多,大概老板觉得你们歪果仁吃这些就够了(手动狗头)。

中文餐单的菜名要么极其耿直,比如蔬菜咖喱+面包,黄油烤饼,要么直接取名叫“印度特色”,翻了4页菜单,光“印度特色”就有6、7个,而图片展示不是糊糊就是油炸物,看不清是啥,最后只好为我们呼唤来全店唯一能蹦几个中文单词的老板,才算连说带比划地点菜成功。

  • 印度烤鸡丁

这道菜是印度国民料理“烤春鸡”的简单版,将整只鸡换成了鸡块。

说是鸡丁,其实是4公分见方的鸡块。鸡块烤得很干,而且颜色居然是橘红色,应该是料理前就经过长久腌制了。入口有浓浓的姜、辣椒、柠檬、洋葱、孜然等复合调料味。拿这个鸡肉配合腌制洋葱和绿酱吃:洋葱的汁水和绿酱的润滑倒是刚好补充了鸡肉的干柴感。

拍摄丨甜怡

  • 羊肉咖喱米饭

从外观上来看,羊肉咖喱米饭有点像我们的新疆抓饭,其实人家的正经名字叫“Biryani”,是印度的国菜级料理。

面前的羊肉咖喱饭更像炒饭,被红色咖喱覆盖,卖相是不存在的(吃印度菜谁还讲究卖相?)。用的米是标准的印度香米,细长、疏松,这种米非常适合做炒饭或者烩饭。赶紧抓起勺子舀一勺到嘴里,干、疏松、有颗粒感,同时羊肉大块并且细嫩,没有丝毫膻味,红色咖喱搅合在米饭和羊肉中间,整体口感就是香气四溢。这张快吃完才想起来拍的照片丨拍摄 晶晶

我这边正一勺一勺吃得开心,隔壁桌印度客人的米饭也上来了。看着隔壁桌的男子用手熟练地把饭推进嘴里,我看看手里的勺子,明白是老板贴心了……

  • 炸三角

炸三角是Samosa(萨莫撒)的中文叫法,因为这道菜就是将面皮裹成三角形状,里头塞上馅料,丢进大油锅炸到金黄酥脆。这道菜就很神,它可以是小吃、点心,可以是早饭、宵夜,也能拿来当正餐,总之印度人都很爱“萨莫撒”就对了。

炸三角丨flickr / Kirti Poddar

这次吃的炸三角面皮比较薄,很脆,而且面皮里也掺了香料,有种难以描述的香味儿。里面的馅料主要就是土豆+豌豆,填充得很满,咖喱味也很浓郁。

油炸食品向来是快乐源泉,那味道无论如何都差不到哪儿去,只要不要搭配奇怪的酱料——吃到一半,老板突然拿上一碟番茄酱,示意我蘸炸三角吃,万万没想到,番茄酱里放了辣椒和胡椒?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拍摄丨甜怡

不过,我在马来西亚印度城盘旋着苍蝇的小摊上买的炸三角合人民币才1.5元一个,搬到了绍兴柯桥则要9元一个

  • 鸡肉红咖喱

鸡肉与咖喱,向来是一对好CP,印度馆子里的鸡肉咖喱组合就更不能错过。其实在印度人的语境里,咖喱没有特定的配方,都是厨师随随便便(划掉)根据自己喜好和经验调制的香料混合物。红咖喱的颜色主要来自于红辣椒和红葱头,辣度高,口味重,所以更适合搭配肉类。

咖喱鸡肉丨Flickr / stu_spivack

装在锡碗里的鸡肉红咖喱风情十足,但碗口直径也就男生手掌那么宽,上来的时候我还吐槽了一句:“这点就要68?”后来发现印度师傅还是实在,这碗口小肚子大,里面鸡肉塞得满满的,吃着还真是不少。

配鸡肉的红咖喱,与刚才那道羊肉饭里的咖喱又不一样了,毕竟鸡肉不像羊肉般味重,所以咖喱的口感也相对淡些,而且得益于印度人民对各种香料的熟练把控,入口后并没有吞入一堆香料的“爆炸感”,咸、甜、辣、酸、香等味道组合在一块儿倒是出人意料的温和顺滑,居然有点……让人欲罢不能?

这道看着少,实则量挺大的菜最先被吃完丨拍摄 甜怡

虽然这道菜里的鸡肉也不差,鲜嫩又多汁,但在红咖喱面前好像倒成了陪衬,忍不住想把刚才的烤鸡丁也蘸着红咖喱汁来吃,感觉能把干柴的鸡肉救活。

  • 酥油饼

印度没有印度飞饼是老生常谈了,但印度确实是一个饼的种类异常多的国度,Dosa大煎饼、Puri小麦饼、Nann馕……各种饼配上各种咖喱就是一份正餐。

这种酥油在印度被称作“Ghee”,与我们日常理解的牛油差不多,主要是印度北部地区居民食用。

“酥油饼”上桌一瞧,是个普通烙饼样子,薄薄的,表面上还有一层薄薄的面粉,嚼之带着一点韧劲儿,有微微的黄油香气。这个饼可以配着绿酱吃,也可以搭配咖喱吃。

一同去的朋友觉得这饼配咖喱是全场最佳丨拍摄 甜怡

02

韩国料理

/ 连小菜都挺惊艳 /

  • 餐前小菜

我一直认为,韩餐店赠送的餐前小菜是一家店是否正宗的试金石。在连锁韩料店,我们吃多了工业化出品的泡菜、腌萝卜和凉拌海带,有时候干脆也就不在意小菜品质了。但是,这次吃到的小菜,是自己腌制的,自带一股异香。

还有一道腌青花鱼,看起来好像只是用酱油、辣椒和萝卜一起腌制,肉质紧实,也有一种难以辨别来源的特殊香气。

总之这两样小菜,我们厚着脸皮添了一次又一次。

拍摄丨甜怡

  • 韩式烤肉

我们去的这家店似乎很受韩国客人的欢迎,店里说韩语的客人特别多。店里所有的烤肉都可以让老板烤好了端上来,老板就系着围裙站在门口等客人点单。

猪颈肉本就口感润滑丰腴,经过朝鲜族老板的烤制,又多了炭火熏过的香味,而且肉质更加紧实。猪五花有肥有瘦,本就是做烧烤的佳品,经过老板的妙手,烤的恰到好处的焦香,为五花肉加分不少。

拍摄丨呲呲

其他还有诸如牛舌、牛肋条、鸡腿肉之类,味道都超过了想象。总之烤肉的关键在于肉质和火候,这家店的烤肉只要让老板烤好了端上来,踩雷的概率就比较小。

老板烤的肉就是更好吃些丨拍摄 甜怡

  • 人参鸡汤

韩国的传统是在三伏天吃鸡汤,认为有养生的功效,不过中国客人哪管韩国的传统,于是这道菜在江南冬天到来时大受欢迎。

一只小童子鸡装在韩式石锅里,上桌的时候还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服务员阿姨会问客人需不需要帮忙拆开,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阿姨把一同上桌的葱、盐都倒进石锅里——这也是正宗韩式人参鸡汤的烹饪方法,上桌食用前才加盐。

加完盐,就用剪刀和勺子将鸡拆开,鸡肚子里塞着的糯米、枸杞、红枣一下子淌出来。阿姨给每个人盛上一碗,有点像回到小时候,妈妈给孩子盛一碗鸡汤饭的感觉。

参鸡汤不像鸡汤饭那么油腻,带着鸡肉的香气和淡淡药香,呼哧呼哧干掉一碗,登时全身都暖了。阿姨看你吃完了,还会笑眯眯的问你“好吃吧,再来一碗啊”。

除了让人流连忘返的韩餐,韩国老板营造出温馨的风格也让人印象深刻。经营参鸡汤店的是一对年近70的韩国老夫妻,老板背着手在店门口溜达顺便招呼客人,老板娘坐在吧台里收银,店员都是笑容可掬的中年阿姨,她们站在过道上帮客人烤肉,店里有浓浓的烟火气,不像饭馆,倒像家里的厨房。

在这里,恍惚有种在异域旅游找到家的温馨感。

一次短暂的停留,只浅尝了印度菜和韩餐,至于没来得及品尝的日料,就当成下次来柯桥的理由吧!

——————————————————————————————————————————

(以上费用包括全程食宿、车辆和保险。往返潮汕大交通需自理,细则可戳“阅读原文”查看)

全程领队

魏水华

央视《味道》栏目特约顾问

食味艺文志创始人·主笔

网易号美食领域创作者TOP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