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源流:「行直」为「德」,「道路」与「人生」的隐喻
一、语言中的「时空隐喻」:「道路」与「人生」
在人类的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同的「时空隐喻」,用「空间」的概念去表达「时间」。
比如:
- 英语:「long 、short」、「before、after」。
- 汉语:「长、短」、「前、后」。
这些词汇的本义都是表示「空间」的概念。
但是,我们经常用这些「空间概念」去表示「时间概念」,比如:
- 「a short time」——一小段时间
- 「Before Christ」、「After Christ」——基督出生以前(公元前)、基督出生以后(公元后)
当我们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表示:
- 「过去的时间」在「身后」,
- 「未来的时间」在「前面」。
这种「认知隐喻」,使得非常抽象的时间变得十分具象,在我们头脑中变成「一幅画」。
在人类语言的「时空隐喻」中,很多时候「道路、旅程」都会和「人生」连接在一起,比如:
《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圣经·马太福音》耶稣说: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又如:
- 「the way of life(人生之路)」
- 「the journey of life(人生之旅)」。
这都是英语中很常见的「时空隐喻」。
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模型」中,有「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域」,用「源域」去认知理解「目标域」,叫做「映射」。
「人生(本体)」和「道路\旅行(喻体)」的「结构隐喻」,归纳起来最常见的有下面几种:【1】
人生和道路的隐喻
人生和旅行的隐喻
这种通过「道路、旅行」去理解、诠释「人生」,是人类十分普遍的认知概念,在人类的各种语言中都存在「时空隐喻」之一。
二、汉字「德」的造字意图
理解人类语言中常见的「时空隐喻」:道路与人生,我们就能很容易理解汉字「德」的造字意图。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我们常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字符除了用象形表意以外,也能代表的某些概念。
用这些字符概念进行组合,创造新的汉字,也就是所谓的「会意」和「指事」。
说一个比喻:古文字「木」是「一棵树」的「象形」符号,这个字是靠自身象形图案表意:
但是,在汉字「橡、桃」、「杖、柜」、「析、柔」中,「木」不是靠「象形」来表意,而是用「木」这个「概念」来表意,也可以说是偏旁「木」,是「木」的各种性质的一个「集合概念」:
- 「橡、桃」中的「木」表示是一种「树木」植物。
- 「杖、柜」中的「木」表示是木制的工具、器物。
- 「柔、析」中的「木」表示「木」可以被加工、锻造。
《說文》:「柔,木曲直也。」段玉裁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汉字古文字「德」由三个符号构成:「行、直、心」。
这三个符号都不是靠符号本身的象形表意,而是靠符号所代表的概念表意。
「德」的甲骨文从「行」从「直」:
古文字的「行」像俯视的「十字路口」之形,因为「行」表示的是一种运动的状态,不等于「人在走路」。
因为这个概念太抽象,只有用「十字路口」这个象形来表意,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联想。
「行」简化写法为双人旁「彳」,为了强调「运动」的繁化写法就是加「止」,也就是「辵」,「辵」字的隶草体演变成楷书的「走之底:辶」。
「行、彳、辶」在古文字不怎么区分。比如:「道」的古文字从「行、辵」都可以。
从「行」的「道」
从「行、止」的「道」
从「辵(彳、止)」的「道」
汉字「直」从「目」从「丨」,造字意图很明确:目光瞄出一条直线,木匠师傅常见的动作,表示「直视」,引申表示「正直、曲直」之「直」。
所以,甲骨文的「德」有从「行」、从「彳」两种写法,是简体和繁体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简体其隶定为「徝」:
这个字的造字意图很明确:人行在路,目光直望向前,表示「前进」,引申义也可以表示「进攻」。
如:《甲骨文合集559》:「王徝土方」,「武丁攻打土方」的意思。
上古音中没有「卷舌音」,「直、德」的上古音都是「舌头音」,读音差不多。
所以,「直」在「徝(德)」字不但能表意,而且能表音。
因此,甲骨文的「徝(德)」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徝」通「陟」,表示「直线前进」的意思。
我们知道,「德」完全是周人创造的一个概念,商人是没有「德」这种观念的。
周人的政治观是「以德配天」「以德治国」,提倡做有德的谦谦君子。
上文说了,人类的语言中普遍存在「人生」和「道路」的隐喻,周人正是利用这个「隐喻」原理,将「徝」字「直线前进」的概念加以引申,并加上意符「心」字理据化,,创造了道德的「德」这个概念。
西周金文中表示「道德」之「德」字,正是从「徝」从「心」:
「德」字从造字意图来说,「人在路上,目光直望,向前前进」,强调一个「行直」,表示「人生之正道」,引申表示「行为之正直」。
所以,「德」字的造字意图可以概括为「行直为德」,以「时空隐喻」的原理造字。
西周早期表示人名的「德」,没有加「心」,跟甲骨文一样。如:
西周中期以后,无「心」的「德」就基本上很少见了。
「德」字的演变过程:【2】
作为象形字的「心」,本义是「心脏」,古人认为人的思维器官是心脏而非大脑,所以,跟「感情、思维」有关的汉字基本上都从「心」。
西周早期的《大盂鼎》铭文称「文王正德」,强调周人取得政权的合理性:「以德配天」,「以德服人」:
《大盂鼎》中的「正德」二字:
在上古时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概念还不是很普及,商人是通过宗教祭祀,来维持自己政权合法性。
周人是利用「德」这个概念,来营造自己灭商取而代之的合理性。
所以,《尚书·多士》中周公在训斥殷遗民的时候说「惟听用德」,周取代商是「有德代无德」,就跟「殷革夏命」一样。
三、结论
林语堂先生在其英文著作《吾国吾民》一书中,认为汉语的「德」几乎是一个无法用英语翻译的概念。
如果林语堂先生懂古文字的话,应该可以将「德」这个概念用英语说清楚:
汉字「德」由「行直」引申表示「正直」。因此,「德」有「德行、品行」之说。【3】
另外,「德」有一个异体字:悳:从直从心,形声兼会意:「正直之心」,强调一个「正直」之「直」。
「悳」字最早见于春秋时代金文,演变过程【4】。
最后,我们将以上论述做一个总结:
殷人无「德」之观念,殷商甲骨文中「德」字无「心」,实为「徝」字,通「陟」,表示「直线前进」,
周人在「徝」字的基础上,利用「空间隐喻」加以引申,加「心」旁造「德」字,
其造字意图可以说是「德出于行」:「行正道,,心正直」为「德」。
汉语中的「道德」概念,从「道、德」二字的造字意图就可以看出:都是基于「人生」与「道路」的空间隐喻引申而来的。
--------------
参考文献
- 秦程程. (201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 “人生” 的概念隐喻. 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 , (7), 67.
- 李学勤(2012),《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136
- 汉语大字典编委会(1992),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湖北辞书出版社,页904
- 同注3,页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