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眉与建文(第4讲)||新田宁远郑姓、欧阳姓人氏请注意了,这一讲与您们先祖有关。大观堡主智眉最早在中和镇慈觉寺出家为僧!
标题:从慈觉寺考证智眉禅师的生活时代
智眉禅师的墓塔(志)铭,上写道“第一世慈觉山白掌智眉禅师塔”,这是佛教语言写的,所以非佛徒高僧,是很难看懂的。笔者开始企图用红尘语言去解读它,认为白掌是大观堡前的块象仙人掌的白石头,代指大观堡,弄了笑话。后来认真翻阅数千页厚的《佛学大辞典》才知道,这句佛语的意思是”第一代慈觉山慈善总管智眉禅师的墓塔“的意思。
从“第一代”三字看就知道,慈觉寺是智眉禅师首创的。《宁远县志》对智眉禅师的记载还有:“初,被缁慈觉寺,(后)其母为募此山,创立道场(这里指大观堡慈觉寺)”。那智眉开始削发为僧时的慈觉寺究竟在哪里呢?它又是什么时侯建立的呢?找到这些史料,对于智眉的生活的具体年代是有利的,只有确定了他的生活时代,才能更详细地了解他当和尚前身份。
虽然,智眉禅师的墓塔(志)铭是找到了,但标注的时间被打掉了,只余月份“季冬望月吉旦立”。
,至今存有一个村名叫慈觉寺的地方(见下图)
这是在《宁远县志》中找到的“慈觉寺”记录,其上除记录它在宁远西路以外,没有别的文字记录了。按此,我们在地名志中找到了西路慈觉寺。
我们到现场考察,慈觉山村现属中和镇芳竹山村下辖自然村,而1949年以前,则属柏家坪镇皇家洞村的榴塘井属地。询问村民,村民们说:解放后到1968年,慈觉寺是西山一带的学校,有一百多学生在此读书上课。就在1968年,因大火,慈觉寺烧毁了,只余青砖,青砖后起了新学校。
慈觉寺在民国以前既属柏家坪镇皇家洞村下的榴塘井,我们便找来了榴塘井村的《郑氏族谱》,这里面果然有记录(见下图)。
从上面三张谱录可以看出:皇家洞榴塘井村的始祖郑永暹,少年时就与欧阳氏许了娃娃亲,其准岳父看他家里穷,便支助他到西山去读书,后来结婚时,就刚脆把慈觉寺山场和慈觉寺南面的坪漯山场一并送给了女婿郑永暹。郑永暹在此生育五子,一直到老去世,就住在慈觉寺的庄田。等他去世守孝三年后,其孙郑知作才到榴塘井买地迁居。郑永暹祖孙三代在慈觉寺一带居住有六十年左右的时间。
郑永暹生于景泰四年(1452),他结婚的年纪约为二十年左右,此时已到成化十一年(1472),这时他岳父才将慈觉寺这处山场送给他。在郑永暹先遗业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黄马田衣帽塔”六个字(黄马田离慈觉寺仅一里许)。衣帽塔是对名僧的纪念性建筑,加上智眉禅师是“第一世慈觉山白掌”,这衣帽塔应该是智眉的,因为他自己选择葬在了离此处五十多里路远的大观岭脚下的白掌塔了。说明智眉去世在1472年以前,慈觉寺在1472年以前也就存在了。
那么慈觉寺是何时建的呢?慈觉寺里本有碑记,只因年代久远,不知弄到何地去了(我们还在寻找中)。于是,我们去查洪武十六年的《永州府志》,这本府志中,宁远县的著名寺庙记录了四五十座,但没有慈觉寺。
郑永暹的曾祖父叫郑立礼,郑立礼只有一位亲兄弟叫郑立本,俗称郑一郎,郑立礼称郑二郎。郑立本是洪武时期的宁远训导(相当于今宫学校长),当时编写《永州府志》他必须是参予宁远部分的资料提供人,慈觉寺上去一里路许的开始,一直到郑立本所在的村马头上,中间二三十里路的山场都是他家的,慈觉寺在自家门口,他不可能不知道,知道这么著名的寺庙,他不可能不记录进去。所以说,慈觉寺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以前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慈觉寺智眉是洪武十六年(1383)至成化十一年(1472)之间的人,明显属明初人。根据《宁远县志》的记录,智眉禅师先在这里做尚,后来才迁到大观堡的,说明大观堡慈觉寺的名字是从宁远中和镇带过去的。就像舂陵侯原在宁远舂陵,后迁湖北枣阳也叫舂陵,他们是同一个道理。
从这一考证可证智眉是明初人,宁远县志中所书“明未故臣”应属误传。关于智眉的生活时代,我们下一讲继续。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智眉的另一个名字“梅”来考证他来宁远的时间。明朝时的宁远,今天的新田县龙池寺就有他亲立的碑!还有署名呢。
下一讲,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吧。敬请期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