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研究的系统评价目的与主要问题

上一次我们讲到了治疗学研究动物实验以及它系统评价的重要性,这次我们了解一下系统评价的目的和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系统评价作为一种研究合成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已成为一个结构化过程(structured process), 即五个步骤:提出问题、收集数据、质量评价、分析和解释、结果报告。一般来讲, 动物实验的系统评价方法同临床RCT 报告的系统评价方法类似, 其基本原理仍是按照设定的研究方案, 系统回顾所有相关研究文献, 严格评价单个研究, 借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汇总纳入的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合并其效应以获得综合效应。其中Meta 分析方法在增加统计学检验功效, 尤其是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方面具有优势。

动物实验的系统评价被认为是探索提升动物实验对临床研究指导价值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有两个(见图1)。与描述性综述相比, 系统评价可更客观地评估研究证据, 增加治疗效应估计的精确度, 降低产生误导性结果的可能性。系统评价作为一种合成信息的观察性方法, 其根本目的是减少可获得信息的不确定性, 通过系统全面回顾文献的方式弥补和减小向临床转化的风险。系统评价利用Meta 分析方法整合多个独立研究, 定量合并同类研究能达到增大样本量, 增加统计学检验功效和定量估计研究效应平均水平的目的, 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虽然以Meta 分析为基础的动物实验系统评价可更客观地评价研究证据,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进一步讨论。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动物实验系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主要存在5个问题:

1.文献偏倚:系统评价结论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即是否全面、无偏倚地纳入可靠和有效的文献。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文献偏倚问题比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更突出, 主要包括发表偏倚、查寻偏倚和筛选偏倚。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首要问题是文献查寻偏倚。

2.结局变量:结局变量的选择方便与否同后期统计学分析模型和方法选择有直接关系,动物实验通常目的明确, 研究亦在良好控制下开展;但由于动物实验的研究者来自于更加广阔的研究背景, 动物实验所涉及动物种类和模型动物更广泛,观察的结局变量可能显著不同, 在寻找通用的可量化和具可比性的统计量或结局变量方面有时更困难。

3.异质性来源和效应量合并:临床试验的对象为人体, 其代谢过程和疾病基本过程相近, 遗传背景相近, 个体差异可认很小。但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差异很大, 要将来源于不同种属动物实验的结果合并,对于临床研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采用多个不同种属的动物模型开展疗效研究有助于预测在人体是否会产生相似的干预效果,但系统评价中纳入基于不同种属动物模型的单个研究可能会引入纳入研究的研究间异质性。因而, 动物模型是否标准化也是问题焦点之一, 包括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和模型标准化。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包括研究内和研究间两方面, 动物实验的研究间差异更为明显。

4.敏感性分析和结论适用性:与临床研究不同的是, 由于须考虑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 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结论换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几乎无意义, 必要时可采用剔除文献法。由于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结论有可能影响临床试验, 故也应报告有无利益冲突。如未能实现定量合成效应量的系统评价,只完成了文献质量的评估而形成一般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其意义在于客观地回顾性评估相关动物实验的证据强度及指导后续实验, 以降低在临床试验获得假阴性结果的风险。另一方面, 因动物模型与临床情况的可比性有限, 也应注意到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的干预措施而在人体研究中失败的可能性。

5.可改进的动物实验:(1)动物模型和终点指标:动物模型基于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设计, 实验过程即是观察干预措施作用下模型动物的病理生理变化。现代医学研究多以测量功能学改变为基础, 注重整体状态的改善和功能评估, 因此动物实验在测量指标方面显得单一。(2)大型多中心Ⅱ期和Ⅲ期临床药物试验涉及数千例患者,而动物实验常无法做到大样本量, 而较小样本导致研究的检验效能不够。同时高质量的实验设计是产生高质量研究报告的基础。所以实验设计和注册在动物实验显得非常重要。

这次我们简单了解了治疗学研究动物实验的系统评价的目的、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其重要性,下次小编会为大家详细介绍6大问题的内容和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熊玮,魏强,刘雪梅.动物实验研究的系统评价简介[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2):161-17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