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要领系列谈之《辨证的过程步骤(三)·断》--刘英锋

辨证的过程步骤(三)·断

导读

经过“诊”的四诊收集与“辨”的三要素的明确统一,接下来就要进入“断”的过程。

这个判断阶段需要判断两方面的内容:(1)确定证名;(2)确定病势;

确定证名

我们给病证一个简洁明了和重点突出的概括,这个就叫做确定证名,确定这个证型的名称。

那么,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我们为什么要确定名称呢?我不可以把这个整个病因、病位、病机过程陈述一遍就完了吗?

对一个简单的这个病证类型来讲,它是可以简要陈述完的。当这个病型一复杂以后,你的陈述就会用非常多的字,这个时候需要从中分别它的主与次,而你在确定证名的时候,只能是把它目前主要的问题突显出来,那很多夹杂的次要问题,是不能一叙而尽的。那么,突出了主要,也就为进一步指导治疗、确定主攻方向奠定了基础,所以确定这个证名,实际上是为了突显它的主要关系,这是为了做判断的。

如:临床一个胃脘部胀的患者;女性患者,46岁,教师;

10余年易多梦,易醒;平素月经延后3-4天,月经量较少,月经前有乳房胀痛。近2年出现胃脘胀,食后加重,厌食油腻,嗳气则胃胀缓解;大便一日一次,偏干结,难排,很少出现腹泻;近一年,稍怕冷,时有吹风,受冷后则咽痒咳嗽;现以胃胀为主,脉弦细滑,关偏旺;舌质淡红,苔白稍满。

统一关系的病证为:素体血亏气郁有热;痰湿阻滞中焦,上焦气机不宣;兼偶有风寒犯肺系;

根据病证的主导要素,主次缓解;而确定当前的证名为:痰湿阻滞中焦,胆胃不和;

确定病势

那么,除了确定证名以外,中医还有一个叫确定病势的问题,在多数辨证中,一般给到了证型的名称,这个大致就基本完成。但是呢,我们讲病证是有轻重缓急的,甚至还有标本的复杂关系,轻重缓急不一样,标本关系不一样,它的整个综合发展势头,疾病的传变的趋势是不一样的,它的转归是有差异的。

确定病势是将诊断结果放到整体状况与全程背景中去,考察人的发展走向与趋势。

而这个病势的转归,又将决定我们后面的治则治法的选择,所以使得判断更完备,它就还有一个确定病势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断证型的名称。

如果要从完备的角度来讲,它还有一个确定病势的问题,就所谓讲的轻重、缓急,顺逆、生死,这些也是诊断内容。这在我们通常辨证中呢,往往会忽略,会遗漏,有的是做不出来,限于水平做不出来,往往是老道的医生,他这方面功力越深。初学者往往做不出这样的病势诊断,因为病势的诊断,是要综合人的各方面情况来做出的,甚至在很多程度上还要结合辨病决定的。

如:胃部的气滞血瘀:

如果是肿瘤引起的气滞血瘀和饮食导致的气滞血瘀,它们两个意义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两个都有气滞血瘀证,同样一个病证环节,但它的发展情况和它发展的趋势又不同。

这就要综合其他的证型,在重点证型之外的来综合判断,这就是断。

病势的轻重缓解的决定治疗的方药和手段;

如:

1、用药方面:

(1)病势较缓——用丸药,丸者缓也;

(2)病势较急——用汤剂,汤者荡也。

2、如素体血亏之人,外受寒邪;需要判断其病势的走向。

讲授 | 刘英锋

文录 | 张志彬

责审 | 李健

微信编辑 | 丁明

公众号ID:LFZ-20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