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钟龙泉寺
【简介】
龙泉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东北石家田乡温东堡村龙泉山南麓,该寺始建于唐代,先有龙王庙,庙后有泉,名龙泉,后又建寺,名龙泉寺。龙泉山山形似龙头,南山腰处有一洞,洞内有清泉,泉似龙口,整体山势如渴龙饮水状,龙泉水滴滴入其下的泉池时能发出敲钟一样的宏大响声,故有"滴水成钟龙泉寺"的美称。后有江湖术士,夜于岩下锥石,不知盗取何物,至此龙泉寺的滴水敲钟声消失。据县志记载:“有泉附岩下,日夜成钟声。创自唐,后有外境人过而识之,夜于岩下锥石,不知取何物去,自是绝响,寺寻废。”代远年间寺庙倾颓,后来众善人捐资修葺;明天启六年(1626年)地震被毁,清乾隆年间重修,恢复旧貌;解放战争时期,破除封建迷信,被群众拆毁;改革开放以后又逐渐修葺,现存寺院建有关帝庙、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奶奶庙、禅房、三节楼、无尚洞等,属灵丘九景之一,该地每年3~4月也是当地人赏桃花的重要景点之一。
【地貌地形】
整体地形为山地地形,属土石山区,东部太行山山脉的支展,北部为恒山山脉的延伸。
【天气气候】
整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凉温半湿润区,海拔在1300至1600米以上,气温低,无霜期短,气候变化大。
【植被情况】
野草有茅草、蒲草、萱草、蓑草、扁竹草、娥冠草、碱草、金丝草、百里香、苔草、蒿类、达乌里胡枝子、稗子、三毛草、沙蓬、龙须草、艾等。野菜有苦菜、甜菜、地皮菜、蒲公英、苜蓿(有人工种植)、翟麻花、地椒、黄花、蕨菜、灰菜、马齿苋、山葱、山蒜等。其它野生植物有野豌豆、棘豆等。主要花卉有山丹、芙蓉、菊花、石竹、十样锦、玉簪、牡丹花、鸡冠花、喇叭花、莲花、羊绣花等。近年来大搞美化、香化,从外地引进不少新的花卉品种,如君子兰、万年青、箭兰、吊兰、吊金钟、美人蕉、海棠、茉莉、月季、仙人掌、米兰、玻璃翠等;还引进不少木本花卉,如石榴、腊梅、扶桑牡丹、夹竹桃等。灵丘药材有200多种,主要有:黄芩、柴胡、地榆、秦艽、山桃仁、桃仁、冬花、猪苓、山大黄、甘草、苍术、黄精、知母、苍耳、茵陈、防风、益母草、半夏、车前子、地骨皮、瞿麦、远志、白芍等40余种。
【动物类型】
虎、金钱豹、土豹、猞狸,数量很少。狼、赤狐、沙狐,黄鼬(黄鼠狼)、狗獾、猪獾、石貂、艾虎(俗名臭狗),南北山区均有。狍子、野猪南北山区、太白山区均有,数量很少。草兔、蒙古兔、蝙蝠广布全县。中华鼢鼠、大仓鼠、黑线鼠、子午沙鼠、五趾跳鼠、黄鼠、花鼠、岩松鼠,随处可见。刺猬,分布于南北山区,数量很少。雁形鸭科:白天鹅,偶尔在唐河流域水面出现,数量很少。野鸭,唐河水域、上寨河、下关河水域出现较多。隼形目集科:红隼,红脚隼,分布于南部山区。鹳科:黑鹳见于南山水域。鸡形目雉科:石鸡、雉鸡、斑鸡、山鹑、半翅、全翅,南北山区较多。鸮形目鹰科:鸢、雀鸢、白尾鹞、鹊鹞,南北山区、丘陵均有。马雕,南北山区亦有,数量较少。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岩鸽,全县山区、丘陵均有。鸮形目鸱鸮科:短耳鸮、长耳鸮分布全县。裂形啄木鸟科:缘啄木鸟、斑啄木鸟,全县均有。雀形目鸦科:喜鹊、乌鸦、白颈鸦、红嘴小鸭,遍及全县。雀科:三道眉草雀,灰眉岩雀。百灵科:凤头白灵、云雀、沙白灵。鹅科:画眉,分布于山区、丘陵。文鸟科:麻雀,全县广布。雨燕目燕科:家燕、金腰燕,平川、丘陵较多。青蛙、泽蛙。蟾蜍科:蟾蜍,全县河滩、沟渠均有。壁虎、山地蜥蜴,分布全县。蛇类:白花蛇、黑乌蛇、菜花蛇,山地、丘陵均有。
【风土人情】
传说一:从前寺院西面的山洞里,有股涓涓细流,和尚们吃的是那儿的水;牛羊值们在山上放牧,赶着牛羊也去饮水;砍柴的人们吃罢烧干粮都要去那儿解解渴。有这么一天,不知从何处来了个生人,山上转水边转,转呀转了好半天,转罢也和当地砍柴汉一样爬倒身子去喝水。一般人渴了去喝水都是真的往肚里咽,可是这个人不一般,他大大地吸了一口却含在嘴里不往下咽,站起来急急忙忙地就走,就象贼愉了什么东西一样。这事一般人看不出来,更不注意。寺院里有个老和尚此刻不知怎么自觉心神不安地难受,坐立不宁。神差鬼使般走出寺院,抬头一眼便看见这个生人鬼鬼崇崇的所作所为。老和尚素知水里有宝,他懂得,并且看出来这是个盗贼,于是赶快朝那人追过去。原来这个人是江湖术士,大有本事,前来盗宝他有本事,老和尚有法力。他溜得快,和尚追得更快,即刻便追住了。"往哪里跑"老和尚大喝一声,伸手使劲从那大背心"啪"拍了一把。这个人还未提防,猛然被拍,禁不住"哗" 地一下把这口水吐出来,就吐到寺庙前的一处石崖根里,想盗宝没有盗走。这个地方原来根本没有水,整块的石头连一丝缝儿没有,石下即使有水也冒不出来。怪气的是,这口水吐上去,立刻一股清泉从千石头上嘟嘟嘟的冒出来。西面山沟里的那股水慢慢也就没了。老和尚叫人们就地将这儿往深凿了凿,四外往起砌了砌,砌成一个泉池,就象一眼方方正正又不入深的大口水井。井上又倚崖盖了个石门洞。以后,洞顶上慢慢也渗出水来,渗出的水自然一点一点滴入下面的泉池。令人神奇的是这一点一点的水滴下去,击在泉水面上,除击起层层好看的涟漪外,能发出敲钟一样的宏大响声,"镗 "、"镗 ",附近三五里都能听见。有宝就有在这里于是人们都称这泉为"龙泉",称这专为"龙泉寺"。这坐山也叫龙泉山了。从此以后,人们每提到"龙泉寺"便在前头冠之。"滴水成钟"的美称。正如古诗所云(邑令纪"瑛璇题咏): 日夜响钟声, 奇音借水成。 泉从山上落, 龙在地中鸣。 击去飞千点 ,敲来振一涨。 长教人猛省, 流韵起怀清。
传说二:那年,县里有这么个县太爷,他别处的水不喝,就喝龙泉寺的水。县太爷每天派一名公务人员给他赶上马去驮水。这天,天气不好,风卷雪花特别寒冷。驮水的人走到半路不想走了,从乐陶山村井里打了两桶驮回去。县太爷一喝,不对!于是把驮水的人叫前来,问:"你的水是从哪里驮的,嗯?"驮水人说, "龙泉寺。"县太爷瞪起眼: "你再说个龙泉寺!那龙泉寺的水喝到底没泥根儿,今天的怎么有了泥根儿?"驮水人一看哄不过去,只得如实讲出来。县太爷也原谅他,哈哈冷笑道:"你没去就说没去嘛,不该哄人。"驮水人怕县太爷加重处理,跪下便磕头央求:"老爷恕罪,老爷恕罪!"县太爷说: "快起来吧,你以后别哄人就是了。"从此以后驮水的人再也不敢偷懒,县太爷就一直喝着龙泉水。
【交通信息】
暂无直达公交线路,建议自驾前往。
【旅行信息】
门票信息:暂无
开放时间: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