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鄂相依话山泉(淅川文化探索之三十)

我的故乡坐落在河南与湖北交界处一个山川里。父亲耕地调个犁头就要到省外去;母亲养的老母鸡一不小心就会到省外去撂蛋。这里山不高,水不深,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唯一能够让我感到炫耀的是分布在这条山川里的大大小小的山泉。这些山泉,一步一泉,一泉一景,一景一奇,让人流连忘返!

青龙泉
沿着滔河新街往南走,有一泓深泉,名叫青龙泉。泉呈麦叶状。四周垂柳依依,景色宜人。旧时,有清泉寺。据,《淅川直隶厅志》记载,清泉寺建于明朝天顺八年。泉中有棵枯树,横卧于泉中央,据说已有几百年历史,但至今毫无腐朽之相,人称“降龙木”。最奇的当属泉中的鱼。这些鱼左眼正常,右眼向外鼓出,呈白斑状。传说当年青龙做怪,法师戚冒眼下水与之搏斗,青龙被赶回龙宫,但自己也被青龙抓瞎了右眼。法师为了防止青龙复出,便化成一条鱼,守在泉眼旁。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想象。后来,人们做了一个实验,把一盆鱼苗作上标记,放入泉中。几个月后,钓几条上来,发现这些鱼又都成了“独眼鱼”了。于是,人们推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
   筛子泉
沿着青龙泉向西,穿过姬家堰,在黑山脚下,有一口泉,只有筛子大小,名曰筛子泉。筛子泉四壁是四块天然巨石。泉水清澈见底,不流不溢,掬一捧是满的,舀一盆是满的,提一桶,还是满的。夏天抗旱,当地老百姓用水车拉水,三个人不停地用桶往水车里装,但一车水装满,泉水还是满的。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话,叫“打不死的程咬金,舀不干的筛子泉”。

鸡鸣泉

十里川地的泉水中,水质量最好、冬夏温差最大的,当属鸡鸣泉了。《淅川直隶厅志》记载:“城西南(作者注:应为“西北”,因旧时淅川人以丹江河为界,分为“河北”,“河南”,故习惯性误叫。上图清泉亦如此。)三十五里,里面有神鸡,晨夕鸡鸣于泉内”。“宗窟鸡鸣”为淅川八大景之一。现位于周营东侧。泉水清澈,不生鱼虾、水草。乍一看,泉水浅浅的,仿佛伸手就可摸到泉底。置身泉中,你才会感觉到它的深度足足是你身高的三倍。不过即使不会游泳也不用担心,从泉底“咕咕”涌出的一条条水柱,会把你托出水面,推向岸边。
鸡鸣泉也叫金觅泉。关于金觅泉名字的来历,也缘于泉水的清澈。传说在很久以前,泉中有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不少人潜入水中,想捞到那块金子。眼看伸手捉住了金块,可捞出水面,却是一块石头。再看看泉底,金子还在里面呢!后来,一位和尚来此,说金子不在泉里,而在山上。众人不信,和尚便上山取金。山上的金块找到了,泉中的金块却消失了。自此,这口泉便叫金觅泉。至今,还有路人丢硬币入泉,观赏泉底落金的奇景。
冬暖夏凉是所有泉水的共同特点,但鸡鸣泉冬夏温差之大,令人难以相信。夏天,烈日当空,别说入泉洗澡,就是站在泉边,也觉凉气袭人,不敢久居。冬日,白雪皑皑,地冻山寒,但鸡鸣泉热气腾腾,白色水气弥漫着整个山谷。加之泉中“咕咕”冒出的水泡和喷涌而出的水柱,确像一锅烧沸了的开水。这水,能泡开茶叶,能煮熟鱼肉,堪称泉中一奇。
 
无价泉
无价泉位于周营西侧,属河南、湖北交界地带。这口泉,是十里川地最大最深的泉,也是几十眼山泉中惟一烙上政治烙印的泉。泉呈标准的圆形,直径约40米,深33米。放眼望泉,泉水瓦蓝,深不见底,阴森可怕。
这眼泉原名叫“五鬼泉”。传说这眼泉原是一眼干泉,5名赌徒在泉底赌博,泉水突然冒出,赌徒们来不及上岸,全淹死在泉里。20世纪70年代,兴修水利,五鬼泉因地势高、水量大而被当地政府看中。时任郧县县委书记的简云岗亲临指挥,同群众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自此,泉水西流,把3000余亩旱地变成了稻田。至今,这座水利工程仍恩泽着当地百姓。于是,人们便把“五鬼泉”更名为“无价泉”。

黄龙泉

黄龙泉位于湖北境内的乌峪村,它确属十里川地里一眼极普通的泉。这泉之奇,在于它旁边的一棵古柏及古柏下的大石庵。黄龙泉呈月牙形,窄窄的水渠沿着月牙儿尖角,伸向远方。泉边巨石上的那棵古柏,高约3丈,树干8个人也合抱不住。树冠呈伞形,遮天蔽日,给黄龙泉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
大石庵原是尼姑们修道的地方,有房屋20余间,后改为学校。庵后有一个石洞,洞内有一条大蟒蛇,有盆口那么粗。据当地老人讲,在四五十年代,这条大蟒蛇曾出来过一回。约几个同伴入洞探险,终觉凉气逼人,不敢深入。但这条大蟒几十年不曾出来,大约早死在洞里了。(此文刊发于2002年7月19日《今日淅川》,有添加。除《淅川直隶厅志》截图外,其它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

  • 无锡行之七:再次欣赏惠山天下第二泉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玄怪录·杜子春略 从二泉书院出来,才找到本来想要找的举世闻名的惠山泉--天下第二泉.再次欣赏,依然惊艳. 天下第二泉即位于无锡市惠山 ...

  • 龙王堂的泉水

    北京八大处的五处叫龙泉庵,龙泉庵的核心建筑是龙王堂,龙王堂下面有个龙泉,因为龙头里不断往外滴泉水. 不知道现在是否有人测试过,那个泉水是什么味道呢?

  • 唐代储光羲《咏山泉》/《山中流泉》原文及翻译

    一.<咏山泉 / 山中流泉>原文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二.<咏山泉 / 山中流泉>原文翻译 ...

  • 五台山新闻早班车|2017-12-31

    天 气 预 报 今日天气晴 -10~-2℃ 风向:西北风4-5级 PM2.5 81 良 景区要闻 五台山景区交通违法抓拍系统正式启用 近日,五台山交警大队在景区具备条件的道路安装了禁令标志标牌,景区交 ...

  • 南轩:山泉叮咚

    作者简介:南轩徐筱,笔名:村上椿树不接受,英文名:xilintingna,网名.微信名:不独舞,江苏省南京市溧水人,是一名贫困山村支教老师,曾经签约<华夏诗刊>. 南轩徐筱作品 山泉叮咚 ...

  • 古榕山泉

    三江县凤尾寨小叶古榕(2015.11.11) 去程阳八寨路过侯师傅的寨子,他带我们去看他们寨子的古榕和山泉. 侯师傅是我们在三江高铁站遇到的小车司机.他是侗族,当过兵,有三个孩子,人很好. 他们寨子在 ...

  • 重磅,香严寺壁画探秘(淅川文化探索之三十九)

    不是佛徒,却对佛文化情有独钟.香严寺大雄宝殿的壁画,描绘于东西山墙和北墙后门两侧,模模糊糊,隐隐约约,并不见佳,我以为. 在佛文化中,画佛最易.因为佛是人们想象的,谁也没见过.你画他什么样,他就是什么 ...

  • 古街味道(淅川文化探索之三十六)

    初夏时节,绿肥红瘦.老王叔打来电话,约我去古街味道小聚.老王叔既是我的前辈,也是我的忘年交,他的话不敢怠慢.于是,忙中偷闲,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打车前去赴约. 古街味道位于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仿古一条街. ...

  • 从楚人初期活动看丹阳之所在(淅川文化探索之三十四)

    编者按:本文选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期,作者/赵世纲, 我们说楚人初期活动,主要是指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楚武王以前这一段.在这个阶段文献中记载楚人活动是比较多的, ...

  • 注目佛光瀑(淅川文化探索之八十九)

    不信佛,但佛光瀑的神奇景色令人神往.注目佛光瀑,在佛光普照中,品出一种心境,一种希冀. 佛光瀑位于淅川坐禅谷风景区内.古人也称水濂洞,是香严寺古八景之一.瀑布长110米,高15米,堪称华中第一瀑.无数 ...

  • 从鬻子到老子,浅谈《道德经》的形成及与淅川的渊源(淅川文化探索之八十五)

    今天的话题先从老子和鬻子这两个重要人物说起.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子的 ...

  • 上世纪七十年代淅川后靠自安移民是咋过的?(淅川文化探索之七十二)

    淅川县内自安移民共计10.7065万人(含老移民在淅川投亲靠友的22415人,应迁湖北而未迁的4977人,返迁8299人),分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等三个批次. 第四批移民搬迁是1970年,国家将蓄水 ...

  • 《和氏璧》的故事发生在淅川,其玉璞或为谭山米黄玉(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九)

    <和氏璧>最早出自<韩非子>一书,讲述的是楚国卞和向楚王献玉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淅川,其和氏玉璞可能出自与淅川毗邻的郧阳区谭山镇. 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玉器 一.<和氏 ...

  • 荆紫关诗话(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六)

    人来的时候,夕阳也随之而来.金灿灿的,撒得满街都是. 门楼的门没关.没有门.也无须关.三边古镇,兵家必争.战起战息,打打杀杀.门楼建了又毁,毁了又建.花城门下的泥土,埋有多少遗骸,浸有多少鲜血,无人能 ...

  • 当年远迁湖北的7万人中,有你认识的没有?(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五)

    编者按:本文是笔者为南水北调移民纪念馆移民板块撰写的文稿之一,原标题为<铁骨铸忠诚 大爱报祖国--淅川远迁湖北移民搬迁纪实>. 1964年12月6日,丹江口水利工程恢复施工.1965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