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女人》之丹花(60):白家庄样本

80

白家庄的丰收在大柴湖振动很大。同样的地,附近其它队的麦子,种下去啥样,还是啥样,不发变。有的队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大柴湖区政府决定在东方大队白家庄生产队召开治水现场会。

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一行人走进了麦田里。为首的是一位中年人,四十多岁,头发灰白,特瘦。支书全六兴把丹花喊过来,向那人介绍道:“吴书记,这就是白家庄的队长,叫李丹花。”

“今年,你们生产队的麦子好啊!同样的地,你们咋能种出好麦?你给大家说说!”吴书记拉着丹花手,对丹花道。

“没啥说的,是群众干出来的呗!”丹花道。

“怎样干的?把经验给大家介绍介绍,可不要保密哟!一个队富不算富,咱全区人都富了,那才叫富!”吴书记说。

“大家静一静,大家看,同样的湖浸地,为啥白家庄地里能长出好麦子?下面请白家庄队长李丹花同志给大家介绍经验!大家欢迎!”一个矮个子男人大声道。

人们鼓起了掌。掌声在麦田里响起,很热烈。

“其实,也没什么好经验!小麦是旱地作物,耐旱,怕浸。咱大柴湖多半是湖浸地,要想收成好,一是得排水,只有排水,才能长出好的麦子。二是要更换品种。种麦子不行,种水稻正好。我们去冬开挖了一些排水渠,把地里的水排到塘里,再用塘里的水,种水稻。大家可以看村东边的秧地,秧苗已经插上了。这样,水能得到合理应用,咱也就丰收了!”丹花的话不多,但很简洁、准确,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不过,俺队的范围小,也只能小打小闹。如果遇到雨涝,咱队的水就排不完了,照样受灾。咱柴湖四周高,中间底,水排不出去,这也是我们的心病!”丹花接着说。

“是啊,咱大柴湖怎样才能把水完全彻底地排出去,利用好?大家先看看,然后再讨论讨论,拿出一套合理方案来!”吴书记说。

修了池塘,小范围内能取得暂时效益。从整个柴湖区的长远发展看,必须给水找出路,必须把这个水袋子里面的水调走。

国家水利部的专家来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来了,荆州地区的领导来了。治理大柴湖的水患问题,成了领导们关心的大事。周总理委托在湖北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到大柴湖考察,并从国库中拨出巨款支持大柴湖建设。

先后破土动工修建倒口、金刚口两个排水闸,其中倒口闸还可用来电灌。工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地方组织施工。白家庄人跟全体移民一起,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之中……。(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