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洋」节还是中国节,吃顿好的最重要
我的一位女朋友,几天前就在一家西餐厅预订了今天的晚餐,想和男友来个浪漫的二人世界。
不料,男友说,今晚得加班,晚饭领导请了,给全体叫个外卖。
女朋友纳闷了。听男友说起过几次这位领导,并不是那么大方的人啊。莫非因为今儿是圣诞节,想借此机会和同事亲近亲近?
男友苦笑,事情的真相完全相反。
原来,男友公司的老板在一次会议上提了一嘴,不提倡年轻人们过「洋节」。于是,男友的部门领导上揣「圣意」,又不好明令禁止过圣诞节,干脆让大家今晚留在公司加个班。
我的这位女朋友哭笑不得。「我们也没想过什么节啊,不过是借个由头,吃顿好的嘛!」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一颗糖果引发的血案」。
事情是这样的:
11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宿管阿姨表示,想在感恩节当天送大家糖果。▼
一名学生表示,这是宣传洋节,得禁止,不然就要举报宿管阿姨公开搞洋节庆祝活动。▼
宿管阿姨道歉,反思自己「考虑欠妥」,解释「就想表达感谢一下同学对公寓工作支持,以后会多多注意」。▼
宿管阿姨一片好心,在感恩节向同学们发个糖果,热闹一下,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一个「感恩」的节日,不太会关心更多感恩节背后的来历与意义,怎么就上纲上线到「作为官方代表,公开搞洋节庆祝,不考虑影响」了呢?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声援宿管阿姨,感谢阿姨的好心和付出。▼
这件事被一位网友发到了微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站阿姨的,也有表示理解反对过洋节的同学的。
有「预言家」说,这才感恩节呢,再过一个月,到了圣诞节,抵制洋节的声音会更多。
果不其然。
对此,小栗子想「顶风」说两句。在我看来,对于过洋节的态度,「不提倡」和「反对」是两码事儿。
和多年前铺天盖地地过各种洋节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面对西洋节日,我们不应该大肆宣扬,而是应该专注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比如春节与十二生肖,元宵节与花灯,中秋节与玉兔,端午节与龙舟,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都代表着华夏千年的智慧与传承。
这当然是好事儿啊。但,过传统节日与过「洋节」,就一定是完全对立,不可兼容的么?
换个角度来看,现代人对于每个节日都热情对待,并不是我们「忘本」,无非是给压力倍增的生活增添一些仪式感,给自己找个理由放松放松身心、解解压,吃点好吃的、买点好看的、玩点好玩的。
况且,所谓的过洋节,多数人也并不是在严肃、认真地「过」,无非是聚个会吃个饭,热闹热闹而已。
说白了,面对这些「洋节」,大家更多的并不在乎过的是什么节,而是借着一个节日,让压抑的生活得到一分快乐,一点放松。而且这些洋节在我们的国土上,也早已被本土化,甚至被消费化,成了一个个购物节。
连假期都没有的节日,人家就是利用自己的下班时间出来聚个餐而已,这都要抵制?
我们常说的文化自信,其实就是在看遍各方文化后,依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用模模糊糊的抵制才能建立所谓的自信的话,这到底是自信了,还是更不自信了?
圣诞节在我心里是一个温暖的节日,就像我们国家的春节一样。我想国家的本意并非是要禁止洋节,更多的是想要在当代弘扬中国传统节日,输出文化自信,结果却被一些人断章取义地过度解读。
中国人抵制圣诞,外国人抵制春节,这才不利于文化交流吧。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包容的社会,包容不同的个体和文化,懂得尊重并容纳己见。
在被各种文化冲击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习的,是不要丢失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更不要被一种声音同化。
不提倡过「洋节」没错,煞有其事地抵制却也没什么必要。何况,父亲节、母亲节,这些也都是西方的节日。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对各种西洋节日并不感冒,但我喜欢TA们带给人的那份善意,犹如一束阳光,照射进人的心底,暖暖的。这就够了。
走在商场里,抬头可见星星点点的彩灯,挂满礼物的圣诞树,耳边是清脆的「铃儿响叮当」,满世界都是开心的模样。被工作和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来的身体和心情,有没有得到哪怕是一点点的舒缓?
想到一位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朋友发过的一条朋友圈。他说,民族大学的校园里,一年到头有各种节日。没人逼着你过节,也没人逼着你不过节。大家互相尊重,那就天天过节,其乐融融。假如你也瞧不上我,我也看不上你,天天脑子里只有「异端」,那日子就没法过啦。
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祝各位圣诞快乐,今晚吃顿好的。那些不准备快乐的,就随他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