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地图上的青岛城市变迁

相对于图片和文字,地图大概是平面时代最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城市地理、规划、社会状况的历史物证。虽然在它细节上无法取代前两者的直观作用,但地图的全面和所容纳储存的巨大信息量,却也是图片和文字所不能比拟的。

比如一幅青岛山至太平山北麓一带老地图即是如此。对比今日可以在互联网信手拈来的数字地图,细细辨之,不由得让人感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大变迁……

笔者发现的这幅老地图,来自比例尺为1:6000的《携带用青岛地图》(青岛博文堂书店发行)。从图中标注的标志建筑和街道名称来判断,它反映了抗战爆发前一年,贮水山以东,至台东镇以西区域的基本地理状况。除了那些走向与名称传承至今的街道,同时引起研究者注意的,还有那些历经岁月与动荡,早已不复存在的公共设施和虚线标识的未成街道……

消逝的“第二公园”

地图左侧,原为南北走向的登州路在泰山路路口折向东,与汤山路合围出一个三角形地块,这里被标识为“第二公园”。这座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不复存在的公园,现为登州路体育场。据史料所载,第二公园开辟于日据时期(1914-1922),因近若鹤山(今贮水山),而命名为“若鹤公园”。中国接收青岛主权后,改名第二公园。

老地图与现状电子地图的对比

刘少文在《青岛百吟》中称“第二公园界会泉东镇之间,近啤酒公司。地僻人稀,游者甚少,而园颇宽敞。有亭可望,有溪可濯。树木荫森,丘壑深邃。独坐终日,鸟噪山幽,竟忘归也”。

可见在彼时,此园还是游人寥寥的野径通幽,花繁木深之处。可惜抗战爆发后,公园逐遭废弃,成为一处露天仓库。战后虽有计划进行修复扩建,但终因时局动荡,战事又起,最后无果而终。公园旧址后改为青岛医学院的体育场,2009年进行了改建。

“一路三折”广饶路

第二公园东北侧的广饶路辟建于日据时期,旧称云井町。最初的道路走向从若鹤町三丁目(今辽宁路)往东南,穿过德租时期修筑的兵营止于巽町(今登州路东段)。1941年,由于在原兵营旧址设立日本第三国民学校(今青岛大学医学院),将广饶路北段的一半圈入了校园。因此,虽然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靠近辽宁路的剩余路段还称广饶路,但却与后来修筑的南段并不相连。

地图上的第二公园

建于1941年的日本第三国民学校,将老广饶路北段的一半圈入了校园

在1930年代的地图上,广饶路继续向东南延伸的部分已规划,并用虚线标识。规划中的广饶路南段与东侧一条规划路(今通山路)交汇于青岛山与太平山之间的谷地中。而今,广饶路南段在上世纪50-70年代基本按原规划走向修筑,而东侧的通山路则只完成了登州路至标山路的一段。2002年,随着东西快速路的开通,后来修筑的广饶路南段又被一分为二,从而也在青岛的城市道路史形成一个仅有的特殊现象,即同为一条道路,却被分割为了相互不衔接的三段(近年,为避免混淆已将原广饶路北段更名为广饶支路)。

“宏图未竟”天门路

根据《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7年,市政府决定开建计划中的东西通衢——天门路。这条以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家乡命名的大道,规划宽度为30米,由登州路向东经仲家洼、亢家庄一带至张村,并分近中远三期进行,是彼时青岛最宽的街道。

在天门路的南侧,还规划了一条与之平行的天台路(1990年代,民政部门将市区东部,靠近广电大厦的一条小区辅道命名为天台路)。从规划道路的走向上看,彼时的天台路大致与1950年代修筑的标山路相近,但西山路(今延安一路)以西、至登州路的部分却永远留在了图纸上。

1937年,因中日战事爆发,天门路的修筑在开建后不久就被迫中断。1940年,日伪当局决定在原天门路的基础上继续修建该路,并以“为纪念兴亚大业”的名义,定名为兴亚路。但兴亚路的起止段仅为原计划近期的登州路至新民路(今延安三路北段)之间区段,路宽也缩减为20米。兴亚路的修筑在1940年3月初开工,工期为半年。为缩短工期和节省资金,当局还要求市民、学生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参加筑路,并美其名曰“勤劳奉仕”。

此外当局还从感化所中选拔壮丁参与。在筑路过程中,还在今通山路口处增设一座横跨天门路大沟的单券石拱桥,名兴亚桥(五六十年代民间俗称“延安路大桥”)。同年10月15日,兴亚路举行了竣工典礼。抗战胜利后,兴亚路被重新改回天门路,但因时局动荡,风雨飘摇的国民政府已无力继续规划图之中的未竟宏图。1951年,天门路改名延安路。

延安路、通山路路口,建于1950年代的原石料厂办公楼

兴亚桥(延安路大桥)仅存的桥头石桩,上面的“兴亚桥”石刻字已被凿去

长阳路与衡山路

在车流涌动的东西快速路北侧,长度不足百余的长阳路是一条连接快速路辅路与登州路和黄台路的小路。而原本就寥寥无几的门牌号,也因东西快速路的建设,失去了单号一侧。

在昔年的规划中,长阳路却不是如今的样子。地图上的长阳路向东南与天门路、天台路交叉,并沿风台岭(今青沙路、青岛山公寓一带)、青岛山东侧止于京山路。同样是因抗战爆发,刚刚开始修筑的长阳路仅仅完成了登州路、黄台路路口至天门路的一小段就被迫停工,此后也未能再按原规划继续。

不过相对止于规划的衡山路与襄阳路,长阳路还算不幸之中亦有万幸。由汤山路、广饶路、长阳路、延安路合围区域,今已为广饶路小区。战前的地图上,该区域内规划了一条南北走向,大致为S形的衡山路,及一条由登州路通往衡山路的辅路—襄阳路。而今虽然小区内设有一条走向略有不同的丹山路。但对比上海的两条同名街道,迥然不同的命运与反差难免会让人心生感慨。

今昔对比皆不同

由今青岛啤酒厂门前沿山路蜿蜒向南至太平山腹地的西山路,当年仅为山间的羊肠小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改为延安一路之后进行了取直、拓宽,走向也有了改变。其与中庸路(今延安二路)之间,规划了四条由天门路向南穿越天台路的南北平行路。其中的两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太平山北麓建设延安二路工人住宅区时完成,即今尖山路、明霞路。

登州路、宁海路路口(今啤酒街一带)曾规划过一条通往天门路、西山路路口(今十五中附近)的斜插辅路。虽然此后这个区域被圈入了军事禁区范围,并逐渐建满了居民楼,规划道路也被取消。但实际上,有条隐藏于居民区中的捷径已存在多年,人们循路可从台东直接步行到十五中,而不必自延安二路再行至百惠。

台东镇外缘区域,修筑于日据时期的人和路、菜市路、万寿路等几条道路在地图规划中已越过杨家村河(昌乐路河)与中庸路连接。但实际上,除了万寿路西南侧的平行道路未建,中庸路与桑梓路之间的平行街道也未建成,目前该区域内的东山路,只是一条不规则走向的居民区内辅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