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给中国起了个高贵又霸气的名字
诗经礼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给中国起了个高贵又霸气的名字,听着很耳熟
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一个君王,他统一分裂了400多年的中国,重新建造起来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他革新了周朝和周朝以前的分封制,改成了后来的郡县制,使得中国的行政效率和国家统治力大大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大大增加。从这个角度讲,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他确实可谓”功盖三皇五帝”。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期待也比较高,所以也免不了比较骄傲。所以秦始皇给自己取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始皇帝。”皇帝”意味着他的功劳超过了三皇五帝,而前面加了个”始”更是突出了他的开创性贡献。所以他在东巡天下时,专门让李斯写了一篇文章歌颂自己的功德: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这一年,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2年的时间,从琅琊石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秦始皇那种冠绝古今的霸气,即便是今天来看,仍然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实际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给中国起了个高贵又霸气的名字,听着很耳熟,至今人们仍然在使用。
这个名字就是”中华”。在秦始皇之前,中国有很多别称。一般而言诸侯之间为了区别中国和外国,会把中国的人称作”诸夏”,所以管仲在”尊王攘夷”的过程中就像齐桓公说到:”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这说明当时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且将中国与外国区分的很清楚。
不过,”诸夏”这个名字并不是显得很”霸气”,因为它反映的是当时中国被分封为许多小诸侯的现象。所谓”诸夏”,就好比说”咱们这一大家子”,突出的各个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体现的中国之内各分支之间的亲戚关系,虽然看起来非常亲切,但是却少了几分霸气。
而”中华”这个名字就不一样了,”华”是与”夏”一样的,代表的是中国。《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所以”华”也可以解释成”美丽的”意思。与此同时,在”华”之前加了一个”中”字,更是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说文解字》上说:
“内也。从口。丨,上下通。,古文中。,籒文中。陟弓切”
“中”是是天下之中的意思,同时也是”合适”的意思。如果听过河南朋友说话的人就知道,他们说一个东西”合适”了,好了,就会说”中”。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刚好合适,所以也可以解释为”正”。因此古人常常说中国人得天下之正气,也说成是得天下之中气。
所以”中”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语。”中华”结合在一起更加显得霸气,怎么解释”中华”呢?如果我们意译一下,可以翻译成”天下最合适的、最美丽的国度”,这个称呼明显比”诸夏”这样的称呼更加霸气,满满的是民族自信。同时古人云:天子居天下之中。”中华”还有一种万国拱卫、万国环绕的味道。如《诗经》所言: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所谓”常”,就是天下的至理,或者说天下的真理。秦始皇给中国命名的”中华”这个名字,也有天下的标准、天下的典范的意思。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中华”这个名字,就把中国处于一种”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特殊地位。
如今,”中华”这个名字已经不单单是华夏族的简称了,而成为了所有中国人的简称,我们提到“中华“两个字的时候,都免不了内心升起强烈的自豪感,因为这个名字有着自古以来的霸气。在面对外敌时,面对各种挑战时,我们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喊出”中华“二字,这才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
愿中华的名字永不褪色,愿华夏的薪火万古长存,愿未来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