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一村】八角井村董孝子孝行传家风
八角井村董孝子孝行传家风
八角井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西北5000米。柱竿山北麓,属丘陵地。因村民委员会驻地得名。先祖原住望云乡鲁营杨园(今女埠街道渡渎村董店),宋时迁住柱杆下,建有井一口,井圈为八角形,称八角井,村以井名。地属丘陵。
据《董氏宗谱》,八角井董氏始祖为汉朝董仲舒,宋朝董元亭,庆历年间游婺州,因入赘兰溪望云乡鲁营畈为迁兰始祖,宋朝董石安,讳旭明,字宗道,卜居柱竿山后八角井,为八角井始迁祖。宗族堂名:余庆堂。
八角井余庆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八角井村中部,三开间三进二明堂,坐西朝东,建筑面积350㎡,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该建筑前进明间为五架梁带前后单步廊,用扁作梁,梁上刻有回字纹及如意图案。在四金柱间建有戏台,后檐柱上置仙人牛腿。后檐柱下有仙人雀替。次间为穿斗式,五柱落地,设看台。厢房为二开间,用扁作梁,檐柱上置仙人动物牛腿。中进为五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扁作梁,梁上刻回字纹。前后檐柱上置仙人牛腿。次间为穿斗式,五柱落地,后进梁架于2001年新建。前檐柱上置牛腿,用方木柱。前二进所有山柱用木柱,鼓形柱础,其用四角青石柱,礩形形柱础,下垫覆盘,三合土地面,硬山顶。 该建筑为八角井村重要大厅,用于祭祖及重要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价值。
八角井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八角井村中部,41号民居北侧。东靠通村公路,占地面积0.58㎡,建于南宋时期。八角井井圈为内圆外方八角形,用青石打造。内壁直径为0.56米,外圈直径为0.87米,井圈高0.65米。西侧井壁上阴刻“乾道三年□月 董世伟□”字样。据《董氏宗谱》记载,八角井为当时金华名石匠蔡伦打造,至元末,胡大海经过此地,曾为该井题词“冬日如汤 夏日如冰”。八角井村因此井而得名,随着生活发展,自来水的普及,现已废弃不用。但古井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乃至村落形成状况,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董氏宗谱》有一文《八角井董氏源流》载:
人之受姓定氏,所以述祖德记宗功联世系也。故汉太史采世本,以作史记明周谱以著世家,此源远流长,谱本所由重也。董氏系出有熊氏黄帝之后,黄帝孙飂叔曰董,是董系之谱由来旧矣。春秋时有晋太史狐孔子,所称古之良史也。其后十三世讳仲舒者,下帷发愤目不窥园,汉武帝时为江都相,本河间之广川人,后徙郡国豪杰于茂陵,公因致仕而家焉,接此则兰邑之董,盖发源于此。其后二十五世,有讳晋者仕,唐拜右相封陇西开国郡公,因改广川为陇西,至宋仁宗庆历间三十四世,讳元亭,始自陕西商游婺州,因入赘于兰溪之望云乡,地名鲁营,即今董店者,董氏遂家焉,为迁兰世祖。
董元亭入赘董店后,仅三世,而生董少舒。董少舒,字师仲,以孝行著闻,宋宣和间,因睦寇之乱,捐资率乡人万家结义营,曰鲁营,抚辑乡民。父墓生芝盖紫干黄郡上。郡县以八行事实闻,特诏优恤,其事改望云乡为纯孝乡,与陈天隐、金景文同列乡祠。世居纯孝乡鲁营坂,娶徐氏,同葬上东园,生三子,长石安,次岳安,幼亭安。
石安讳旭明,字宗道,八行公长子,登宝祐中待补进士,隐居不仕,挈妻抱子,前夕乃自董店卜居柱竿山后上童荘,今八角井,新迁住基。娶赵氏,生一子,文山公讳坦,登咸淳进士,为八角井发派始祖。后文山公致仕归养,奉勅祭祖,因往鲁营杨园,取井石一串载迁齐塘下,故改地名为八角井,山环水秀,人杰地灵,道峰发脉朝案柱竿逮。
国朝雍正间,分派于前山坂,柱竿下脉中隔,齐塘双溪环抱,毓秀钟灵,下首水口庙一座,为八角井基门,故载志谱中。
家训:
据《董氏宗谱》记载,有《八行提要》流传于世,有“孝、友、睦、姻、任、善、恤、忠、和”八行。内容为:“孝善父母,友善兄弟,睦善内亲,姻善外亲,任善朋友,恤善州里,忠知君臣之义,和达义理之分。”
名人:
董少舒,字师仲邑人也,世以儒,稍笃行著乡,当父亡土筑庐墓。左有灵芝生紫叶,黄干土大夫多赋诗以赠之,以为纯孝所感。
宋咸淳四年(1268年),知县事沈应龙以陈天隐、董少舒和金景文三个大孝子又奏请于朝廷。立碑建祠于学宫之后,建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由此,望云乡也改名为纯孝乡。柱联孝子贤孙出于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