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人体“气”结构以“真气”为内核(附:为什么中医里有那么多气?)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中华医学】

人体“气”结构以“真气”为内核
(附:为什么中医里有那么多气?)
    —01—
    人类生命的演化,起源于大自然。“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个体生命的化育是气的聚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这个过程是“气合而有形”。在中医学中,人体的气是合之为一,分之为多。
    所谓合之为一,有两层含义:
    一是人体精、神、血、脉、津、液都是气。
    《灵枢·营卫生会》云:“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灵枢·本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灵枢·决气》云:“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杨上善诠释此节时指出:“一气者,真气也。真气在人,分一以为六别。”
    这是说,人体的气,合之为一,为真气;分之为多,为精、气、津、液、血、脉六别。
    二是人体内不论是宗气、卫气、营气以及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合之都是一个气。
    这个气就是作为精、气、津、液、血、脉六别之一的气。
    《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这里的“天”是指自然属性,而非人工所为,是说真气的产生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人类生命漫长的自然演化的结果,并非通常理解的仅仅是指先天遗传、禀受父母和有限的自然环境。
    《庄子·秋水》有云:“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真气是人身生命之根本,是人体全部气的总根源,是人类生命演化的结果,它源于大自然的造化,依赖于水谷之精微的充养,具有生命意义。
    —02—
    真气是人体气结构的核心。
    这个核心的外层是精、气、津、液、血、脉。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化生的。
    这其中的“气”涵括宗气、营气、卫气。
    宗气,宗,犹聚也,本也,归向汇聚之意。
    《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灵枢·邪客》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灵枢·刺节真邪》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释言》中释膻中为“胸中也”。
    这种积于胸中,汇聚于气海之宗气,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灵枢·五十营》云:“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虚里“脉”宗气的脉,相联贯之意。
    综上所述,宗气总统人的呼吸、心跳、脉搏,是人体全身之气运行的动力,为生命之所系。而呼吸、心跳、脉搏则为宗气之外征,与生命同在。
    一方面全身的气依赖宗气的推动,另一方面,全身诸气汇聚于宗气,而朝宗于气海。
    营气、卫气虽与宗气并出一源,但营卫的运行靠宗气的推动。
    营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从而使水谷之精微,敷布于全身四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毛爪甲。
    —03—
    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均源于真气,所受于天,但它们需要营卫水谷精微的激发、滋养与补充,以不断化生脏腑经络之气。
    真气与生俱来,它的消耗是绝对的,它所得到的补充和化生是相对的。
    当真气消耗到一定程度,水谷精微的补充、化生难以补偿时,五脏六腑之功能必将由盛而虚而衰而竭,从而生命个体有生长壮老已之不可逆过程。
    —04—
    中医学人体气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真气,在这一层次,气即是生命。
    第二层次是宗气、营气、卫气,这一层次,物质性与功能性并存是其特征。
    第三层次是脏气、腑气、经络之气、骨气、筋气等,在这一层次,主要体现的是功能性。但这仅仅从主要方面、主要倾向而言,并不是绝对的。
    中医学理论中的气,不论是人体内的气,或是作为理论工具的气,它的命名或以源命之,如谷气、水气、真气、宗气、天气、地气等;或以性命之,如清气、浊气、精气、悍气、正气、邪气、阴气、阳气等;或以处命之,如营气、卫气等;或以用命之,如脏气、腑气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心气、肾气、肝气、脾气、肺气、胞气、胆气等等,还有经气、络气、骨气、脉气等。
    有一点需要指出,中医学经典中对气的命名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如同样是大气,由于出处不同,或指宗气,或指邪气;又如正气,或指人体的抗病能力,或指自然界的正风。
    正是由于这种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导致中医学理论及其经典中气字出现得多、运用得多、含义多、歧义多的纷杂现象。
    如《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
    本条三个“气”字,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气”字是与血相对应的“精、气、津、液、血、脉”六别之中的气,后面的“正气”与“邪气”则是相对的,泛指人体发病过程中,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对抗关系。
(0)

相关推荐

  • 温病纵横:温热病

    温热病 一.温热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1. 温热病的概念 温热病是外感四时各种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及津液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2. 温热病的特点 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 ...

  • “肺者,气之本”,论肺之形、气、神

    中医学从形.气.神三个层面认识生命系统.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形是第一位,形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生命各种功能活动的载体,气是滋养先天形体和保障功能活动的营养品,气机运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神是后天生命 ...

  • 人体“气”结构以“真气”为内核(附:为什么中医里有那么多气

    中医学的人体气结构以真气为内核. 01 人类生命的演化,起源于大自然."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个体生命的化育是气的聚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

  • 【中华医学】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中华医学] 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作者:寿叶堂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 ...

  • 西医的理论:人体器官衰老退化时间表!(附:中医身体部位解)

    以下就是人体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时间表: 大脑:20岁开始衰老 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 ...

  • 中医里讲的病气到底是什么?

    病气是什么 早年学医时,父亲和我谈过病气的事.当初觉得玄妙.随着操持这个行当日久年深,越发有感触.最初,对病气的感受是做外治. 很多同行想必有类似感受.比如,有时当你给某个肩膀痛的人做完外治,接下来自 ...

  • 【中华医学】《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第五章 精气——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中华医学] <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 第五章 精气--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黄帝内经·灵枢·决气>     1.人始生 ...

  • 【中华医学】《偏方大全》第十章 长寿滋补药膳 三,补气类

    [中华医学] <偏方大全> 第十章 长寿滋补药膳     三,补气类     1.羊肉团鱼汤益气补不足     [用  料]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     [制用法]上件熬成汤, ...

  • 真真正正的人体绘画结构分解 百科

    人体绘画结构详解 想画好人物形体,动态速写 那人体结构你必须的了解透彻 · 人体动态结构 · 人物动态的正确与否 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效果 ▼ · 头部结构分析图 · 每一个参加艺考的美术生 都是从头骨结 ...

  • 人体内脏结构超清晰剖视图!(附中医五脏解)

    中医对人体五脏之一:心的理解与解说 心 心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配合其它所有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故说:"心者,君主之官.& ...

  • 人体内脏结构超清晰剖视图!

    -- 以下是正文 -- 中医对人体五脏之一:心的理解与解说 心 心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配合其它所有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故说:&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