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补佚第86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清)孙温
1 内容简介
宝玉追问喜信的意思,贾母等不肯明说。宝玉回来探问袭人,袭人也猜到是亲事的意思,但怕引起宝玉的呆话,故作不知。袭人到黛玉处想找紫鹃探听消息,无处入话,只得作罢。回来时遇到贾芸送信,没见到宝玉,留下帖子。帖子里却是介绍亲事,宝玉看了帖子,皱一回眉,又笑一笑儿,又摇摇头儿,满腹心事,心烦得撕了帖子烧掉。
第二天宝玉出门,又遇到贾芸。宝玉正想训斥,贾芸却赶忙道喜。宝玉正纳闷,门口来了不少人吵喜,却原来是贾政升任为郎中。贾政升迁,舅太爷贺喜送戏。宝玉和黛玉说话客气,让凤姐嘲笑“相敬如宾”。宝玉想到贾芸的帖子,欲说又止,语言颠倒,众人笑话,越发尴尬。
唱戏之日,恰逢黛玉生日,贾母在内庭摆宴庆贺。黛玉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戏文中第三出是新打的《蕊珠记》里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前因堕落人寰,几乎给人为配,幸亏观音点化,他就未嫁而逝,此时升引月宫。第四出是《吃糠》,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些海市蜃楼,好不热闹。
在看戏之时,薛姨妈和薛蝌被家人急匆匆叫走。原来薛蟠又出事,在外和人争执,惹出人命。
2 内在逻辑分析
黛玉的心思,在前一回通过紫鹃打探消息的情节表现出来的。宝玉的心思,在这一回通过贾芸送信的情节表现出来。
贾政的性情是适合当学差的,外出多年,有辛劳也有功劳,又有元妃的关系,升迁是必然的趋势。
三出戏文的内容,似暗示着三人的结局。黛玉如嫦娥下界,《冥升》预示着黛玉的未嫁而逝。《吃糠》预示着宝钗的贤德和时运不济。达摩带着徒弟过江,预示着宝玉的悟道出家。
薛蟠出事,延续着金桂闹家的恶劣后果。
3 内容组合说明
本回内容包括第85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中贾芸送信说亲,贾政升迁唱戏,黛玉过生日看戏,以及薛蟠再出事等内容。
在薛蟠再出事的内容中,关于宝钗的内容,续书当有改写。
4 文本分析和还原
贾府请客唱戏,黛玉来了,贾母让她坐上座。续书写道:
薛姨妈站起来问道:“今日林姑娘也有喜事么?”贾母笑道:“是他的生日。”薛姨妈道:“咳,我倒忘了。”走过来说道:“恕我健忘,回来叫宝琴过来拜姐姐的寿。”黛玉笑说“不敢”。大家坐了。那黛玉留神一看,独不见宝钗,便问道:“宝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薛姨妈道:“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黛玉红着脸微笑道:“姨妈那里又添了大嫂子,怎么倒用宝姐姐看起家来?大约是他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我倒怪想他的。”薛姨妈笑道:“难得你惦记他。他也常想你们姊妹们,过一天我叫他来,大家叙叙。”
薛姨妈是长辈,似乎没有在黛玉来时,站起来问话,走过来说话的道理。高鹗写宝钗不来,显然是认为宝钗已经与宝玉订婚,不便前来的意思。后文也提到:
宝钗虽心知自己是贾府的人了,一则尚未提明,二则事急之时……
但就算是从续书的内容来讲,贾母虽有意,但薛姨妈并未答应,宝钗和宝玉并未定亲,似乎不该如此避嫌疑。况且宝钗来也是陪母亲前来,不来显得很失礼。宝钗本身是重视礼仪的,为人处世很周全。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写宝钗“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就这样,宝钗还说自己“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高鹗从黛玉嘴里说宝钗“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这哪里是宝钗的为人!笔者认为,宝钗没有理由不来,她会陪同薛姨妈来访,并同姊妹们叙旧的。
可将续书内容改为:
(贾母让黛玉坐上座)薛姨妈问道:“今日林姑娘也有喜事么?”贾母笑道:“是他的生日。”薛宝钗道“哎呦,我倒忘了。”忙走过来施礼,说道:“妹妹生日,我也没准备寿礼。”黛玉笑说:“不敢。许久不见,倒怪想你的。”宝钗拉着黛玉,和姊妹们笑道:“我也惦记你们,难得见面,大家好好叙叙。”
薛姨妈知道薛蟠又惹出人命,续书写道:
薛姨妈道:“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原告不追,事情就缓了。”宝钗在帘内说道:“妈妈,使不得。这些事越给钱越闹的凶,倒是刚才小厮说的话是。”
这里宝钗的话,不会是曹雪芹笔下的宝钗说的。“越给钱越闹得凶”,薛姨妈都不懂的事,宝钗一个女孩子从哪里懂得?宝钗也不过读的书多些,但是让刀笔先生撕掳死罪,到衙门说情,这些东西书里可不会教的。这些只能是从社会生活的历练中,从现实办事中知道的。这里宝钗的话,应当是薛蝌说的。
可将续书内容改为:
那薛姨妈走到厅房后面,早听见有人大哭,却是金桂。薛姨妈赶忙走来,只见薛蝌迎出来,见了薛姨妈,便道:“太太先别着急,办事要紧。”薛姨妈同着宝钗进了屋子,因为头里进门时已经走着听见家人说了,吓的战战兢兢的了,一面哭着,因问:“到底是和谁?”只见家人回道:“太太此时且不必问那些底细,凭他是谁,打死了总是要偿命的,且商量怎么办才好。”薛姨妈哭着出来道:“还有什么商议?”家人道:“依小的们的主见,今夜打点银两同着二爷赶去和大爷见了面,就在那里访一个有斟酌的刀笔先生,许他些银子,先把死罪撕掳开,回来再求贾府去上司衙门说情。还有外面的衙役,太太先拿出几两银子来打发了他们。我们好赶着办事。”薛姨妈道:“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原告不追,事情就缓了。”薛蝌说道:“使不得。这些事越给钱越闹的凶,倒是刚才小厮说的话是。”薛姨妈又哭道:“我也不要命了,赶到那里见他一面,同他死在一处就完了。”宝钗急的一面劝,一面在帘子里叫人“快同二爷办去罢。”丫头们搀进薛姨妈来。薛蝌才往外走,宝钗道:“有什么信打发人即刻寄了来,你们只管在外头照料。”薛蝌答应着去了。这宝钗方劝薛姨妈,那里金桂趁空儿抓住香菱,又和他嚷道:“平常你们只管夸他们家里打死了人一点事也没有,就进京来了的,如今撺掇的真打死人了。平日里只讲有钱有势有好亲戚,这时侯我看着也是唬的慌手慌脚的了。大爷明儿有个好歹儿不能回来时,你们各自干你们的去了,撂下我一个人受罪!”说着,又大哭起来。这里薛姨妈听见,越发气的发昏。宝钗急的没法。正闹着,只见贾府中王夫人早打发大丫头过来打听来了。宝钗只得向那大丫头道:“此时事情头尾尚未明白,就只听见说我哥哥在外头打死了人被县里拿了去了,也不知怎么定罪呢。刚才二爷才去打听去了,一半日得了准信,赶着就给那边太太送信去。你先回去道谢太太惦记着,底下我们还有多少仰仗那边爷们的地方呢。”那丫头答应着去了。
宝钗和贾府派来的大丫头说的话,清楚明白,有所谢,有所托,应对得体,真正体现了宝钗的性情。尤其是和金桂一比,高下立见!
这段话还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出主意的人是薛家的家人,而不是此时薛家主事的男人薛蝌。薛蝌是个循规守矩的人,大概也没有碰到过这种人命官司的事,不懂如何处理。倒是薛蟠的家人富有经验,处理办法讲的头头是道。这不由让人思索,在表面的豪门仗势欺人、徇私舞弊的后面,是什么在推动着这一切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