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CTV漫谈智慧医疗与未来医学

应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CCTV news)邀请,我和北京协和医院的李孟涛教授一起,参加了“智慧医疗重塑医疗模式”的访谈节目。录制后一周的2016年7月16日,节目播出了。这次访谈的主题是智慧医疗,涉及医学、健康、医疗体制、医疗保障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话题。事先,制片人让我准备一个话题草稿(talk points),由访谈导演据此拓展、浓缩、编辑,确定访谈提问提纲及主持人。我和李孟涛教授按约定时间到达被北京老百姓昵称为“大裤衩”的CCTV新电视台,经过安检,到达CCTV news的演播室。

第一道程序是化妆。女化妆师很熟练,为了增加可信度,把我往老十岁打扮,搞了个“大背头”。进入演播室,有五个摄像机在移动,镜头从不同角度追踪着我们哥俩儿。弧形的大屏幕上展示着栏目名称:“Dialogue”(对话),与之相对的平板大屏滚动着:“Idea Matter”(重视观点)。据说,这个栏目相当于中文台的焦点访谈,追踪世界上的热点话题,以往的嘉宾均是国际、国内政要大咖,聚焦政治、经济及外交,这次是头一回关注医学健康话题。

(肖飞博士)

随着我们的国力不断强大,CCTV的卫星网络已在全世界五大洲落地,并因有国际胸怀及非商业品质,以及覆盖全非洲的记者团队,CCTV news成为整个非洲黄金时间的“新闻联播”节目,负责向非洲人民播报地方及世界新闻。这档“对话”节目,即是在北京时间晚七点半首播,覆盖亚洲及大洋洲,之后重播三次,均为其他三大洲的黄金时间。

果不其然,在节目播出后,身在世界各地的同学朋友纷纷来信,评价节目,讨论话题,足以体现CCTV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已经厌倦了无聊的总统竞选节目的美国人,CCTV是他们观赏世界新闻的主要渠道。

英国籍的现场导播Bill Neenan出现,据说他是英国媒体资深导演,也曾经是一个优秀的电影演员。他很平易,操着标准的女皇英语安抚我们不要紧张,指导我和李孟涛教授于采访台入座,并测试了所用的设备。

主持人邹悦踩着录制时间点登场,他是一个颇具绅士风度的帅哥,没有过多与我们交流,像是赶场子,试了一下“小蜜蜂”的传音,即启动倒数计时了。在镜头前他很自如也很自信,英语发音极好,在字幕机的提示下,他站着完成了开场白,之后坐下,介绍嘉宾,开始对话。在他的榜样下,我突然不紧张了。

节目话题涉及我国的医疗模式、百姓抱怨的看病难、医生的工作负担、医院的性质、分级医疗、数据的残缺、大数据的设想、医疗数量的驱动、随访的缺失、智慧医疗平台的尝试、移动互联网的作用、激发病人自我管理的趋势、疾病智能管理(SSDM)提高疗效的实践、人工智能、中国医生引领世界的机会、未来医学的展望。

节目按计划录制了一个小时。我和李教授同所有的现场人员握手告别,不料,从隔壁的操控台大门进来几位工作人员,他们将我们两个围住,咨询起医学问题。原来,其中两位的母亲罹患风湿病,其他几位的朋友也委托咨询类似的问题。我把风湿病专家李孟涛教授留给他们,继续和主持人邹悦探讨节目未尽的话题,他为此推迟了赶场子的时间。

(李孟涛教授)

“人工智能真的能代替医生吗?”邹悦问道。

我回答:IBM公司在本世纪初,制造了一个超级计算机,以其公司创始人“沃森”命名。“沃森”收集了当时所有学科的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指南及药品说明书,并不断学习、逻辑分析,辅助临床诊疗。它与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的肿瘤医生竞赛,结果,“沃森”对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治疗合理性均高于肿瘤医生30%。这一结果提示,计算机主导的人工智能,理论上可以取代医生。

但是,另一个故事激发了另一个思考:20世纪70年代,Ingelfinger教授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他是美国最著名的胃肠道疾病医生,主导制定了多个治疗指南,其中包括食道癌。不幸的是,他自己罹患了食道癌,他得知此恐惧的消息后,拿起电话,挨个咨询全美国的消化科医生,得到的回答一律为:Ingelfinger教授,您是权威,您说应该咋办?Ingelfinger一律以挂掉电话回应,直到一个低年资医生建议:Ingelfinger教授,我认为你应该看医生。Ingelfinger听到后无比激动,连夸此人是好医生,并选择他按照自己主导制定的指导原则对自己实施了治疗。

医学不是纯科学,不只是数字、设备、药物和指导原则,还兼有伦理、艺术、社会、家庭、价值及情感,医生的角色及行医方式会随着科学进步而变,但医生的本质及作用不会被取代,计算机诊断需要医生的判断以肯定,病人的价值需要医生协同以体现,精神增效的正安慰剂效应需要医生的关怀以增强,社会资源的分配需要医生的主导以公平。这就是未来的医学与医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