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中医人丨姜兴鹏:从“针迷”到“针魂” 唯愿“天下无病”

编者按: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重庆市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丰富中医文化内涵,中医药建设发展迅速。随着重庆中医药大会召开,重庆市卫健委联合华龙网推出《巴渝中医人》特别人物专访系列报道,让具有代表性的8位中医人共话重庆中医的创新传承以及发展与责任。

人物简介

姜兴鹏,男,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199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器材专委会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针灸学会器械专委会主任委员,万州区针灸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73件,其中德国专利4件。

专业特长:在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氏背脊经络穴位诊疗法”传承基础上,擅用火针、小针刀、穴位埋线、手针、天灸罐等特色针灸治疗各类痛症及内、外、妇、儿科慢性病及疑难病症。近十年致力于无创痛针灸的应用研究,开发出天灸、光疗、智能诊疗、石墨烯电热温灸四大系列十多种器具,其中天灸罐和随身灸在今年疫情期因用于武汉雷神山等医院新冠防治及英国家庭而受到广泛关注。

不高的个子、略显瘦削的身材、总是带着微笑的脸……抛开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等种种头衔、荣誉,生活中的姜兴鹏给人的印象永远是温文尔雅、不急不躁,可是只有当他拿起针灸,谈起中医,你才能感受到他眼底燃起的那份炙热与激情。

姜兴鹏(右)正在为患者针灸。受访者供图

从“非医学院校不报,非针灸不学”的“针迷”到享誉重庆、全国的“针神”,再到不断探索无创痛针灸的创新应用道路,寻找“针魂”,他用了30年。面对取得的诸多荣誉,你问他如何评价自己?姜兴鹏的回答很简单:“我自己就是中医针灸的受益者,选择成为一名中医针灸医生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受益于中医针灸这种自然疗法,惟愿‘天下无病’!”

成了“针迷”:民间“师傅”治好了久治不愈的慢性肾炎

熟悉姜兴鹏的人都知道,他可是个地地道道的“针迷”。自从选择中医针灸这个专业起,三十年来,他的工作生活就和中医针灸密不可分了。工作时,不管是看诊治疗病人还是带徒弟自然离不了按摩针灸,可是就连到家后他也是一头扎进珍藏的各种中医针灸书海里。一旦遇到疑难杂症,他更是常常半宿半宿地熬着找资料,一旦灵感来了,哪怕是半夜也会立马爬起来写下思路……为什么非得这么拼?用姜兴鹏的话说,那就是“我就是受益于神奇的中医针灸才选择了当一名中医针灸医生,自然希望更多的人能受益。”

结缘中医针灸,还得从姜兴鹏初中时代说起。1979年,姜兴鹏不慎得了慢性肾炎,当时他不仅全身浮肿,而且解小便时常常疼痛难忍、甚至出现了尿中带血的情况,但在经过半年多的中西医治疗后,病情仍反反复复。后来姜兴鹏的父亲找到了一位民间“师傅”,在背脊穴位检查及每天点穴按摩一周的基础上,还教了他导引吐纳(气功)之术结合治疗。神奇的是,通过每天早晚坚持练习,不到3个月,姜兴鹏慢性肾炎的所有症状就消失了。

为什么中医针灸、经络穴位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带着这样的强烈好奇,姜兴鹏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考填志愿时更表示“非医学院校不报,非针灸不学”,终于在1985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成都中医学院的针灸系。

“姜氏背脊经络穴位诊疗法”获得了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访者供图

后来经过系统学习,他才知道这位民间“师傅”正是武当纯阳拳第22代传人刘理航,他当时传授的正是源自道家的脊经络穴位诊疗法。在这位民间师傅的传承和大学众多老师的教诲下,姜兴鹏提出的“姜氏背脊经络穴位诊疗法”应运而生,获得了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从那时起,姜兴鹏踏上了从一个“针迷”到“针神”的成长道路。

“针神”诞生:专注无创痛针灸 天灸罐和随身灸用于疫情防治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严重威胁着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开展的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力缆狂澜,给了疫情肆虐致命一击,带给了无数人生的希望。其中,就有姜兴鹏发明的天灸罐和随身灸的身影。

央视四套《今日关注》出现天灸罐画面。受访者供图

“《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中‘正气’就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是身体的守卫,是不得病的根本所在。‘邪’就是邪气,指的是致病原因。所以补充正气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流感的上上之选,而补充正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灸腰背部的督脉以及上焦对应的背部。其中天灸罐和随身灸都有灸疗的作用,既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又能及时减轻或者消除流感的不适症状。对于流感轻症,单纯采用天灸罐灸疗扶正、拔罐祛邪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对此,姜兴鹏介绍道。

正是看中了无创痛针灸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和及时缓解疾病症状等方面的优势,中国针灸学会把天灸罐和随身灸推荐给驰援湖北的专家用于武汉雷神山等医院的新冠病人康复及数千人的流感预防。在今年3月4日央视四套《今日关注》栏目中介绍雷神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时,随身灸就出现在治疗的画面中。如今天灸罐和随身灸除了全面应用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也被应用到了英国和新加坡家庭防治中。

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得从姜兴鹏一头扎进“无创痛针灸”的研究说起。

姜兴鹏(右)指导学生使用天灸罐。受访者供图

原来,从医多年来,因为常常针入痛减,所以不少受益的患者都会感叹中医针灸“太神了!”但多数人却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愿针灸,而且针灸在传承时也费时费力。就连姜兴鹏通过自学穴位埋线治愈自己和家人疾病时,埋线治疗带来的疼痛和一些不良反应也一度让他心生畏惧。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于是发明出没有创伤疼痛、大家都能接受的针灸方法也成了姜兴鹏魂牵梦绕的心愿所在。

姜兴鹏获评“重庆市名中医”。受访者供图

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尝试、四处查阅典籍、在临床案例中多方收集不同部位、不同穴位针灸的注意事项及效果……研发无创痛针灸的道路并不轻松,可姜兴鹏却凭着一颗初心坚持着。最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姜兴鹏及团队获得了国内外专利70多项,开发出四大系列十多种无创痛针灸器具,其中既有灸疗又有拔罐效果的天灸罐已有100多万个进入了老百姓的家庭,正在为众多的慢性病患者服务,姜兴鹏也获评为重庆市名中医和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凝聚“针魂”:探索中医针灸新时代发展之路 愿“天下无病”

在天灸罐的宣传材料上写着这么一句话“让每个人都成为针灸医生”。事实上,姜兴鹏的中医“野心”并不止于此。如今,他又把目光集中在把传统中医针灸与现代物理、大数据、智慧医疗相结合,研制出集内脏健康状态评估、干预及管理于一体的家用和医用可穿戴检测设备上。在姜兴鹏看来,研发出更为群众所接受的健康保健设备,即是为了将中医针灸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医人看到希望,坚持下来。

健康风险评估干预服。受访者供图

“中医具有简单、方便、灵验和价格低廉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在相当长时间内却制约了中医的发展。像我一个在乡村当医生的学生说他以前也用针灸,但有一次一个邻居因为腹痛、呕吐找他治疗,他在给患者配静脉输液时,看到病人非常痛苦,就提前扎了几针,结果还没有等到输液病人腹痛和呕吐就完全好了,于是病人不愿意输液也没给钱就走了。结果既浪费了药,针灸也不好收钱,自此他就再也不用针灸了。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中医的这种简、便、验、廉的优势患者当然喜欢,但却不能为医院创收,医院不喜欢、医生的绩效也低,导致了许多学中医的到医院后就改为了西医,也让中医传承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这是姜兴鹏最担心的困境,而他多年来,倾力于无创痛针灸器具的研发正是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中医针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更多人看到古老的针灸在新时代焕发的异彩。

姜兴鹏为患者使用健康风险评估干预服设备。受访者供图

目前姜兴鹏正在研发的健康风险评估干预服(仪)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设计中,这个仪器项目是集内脏健康状态的初步检测、评估、干预、管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方便用户在家就能享受到内脏健康状态评估、治疗干预及健康管理等便利。如今,该项目已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德国专利2项。目前已经制作出功能机,下一步将针对医疗机构或者健康管理中心,研制床体式医用2类医疗器械,针对家庭研制可穿戴的衣服。

“作为一名针灸医生,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服务太多的病人,所以我希望没有创伤疼痛、操作简单的无创痛针灸能够进入每个家庭,让人人都能成为针灸医生,随时随地都能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这是姜兴鹏的“野心”。

(文/马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