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用力 明善诚身
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仓央嘉措
一头是喜欢,两头是欢喜
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忧
我是你,是另一个你,是另一个不是你的你。
你是我,是另一个我,是生命中另一个不是我的我。
初见这句话,美到心里。
我喜欢写字,是知遇这样的一份欢喜。
我也喜欢分享,今天继续分享阳明心学给你。
从/今/往/后/我/们/不/说/再/见
《与杨仕鸣》
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cuò],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rǒng],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能有发耳。
谕及“日用讲求功夫,只是各依自家良知所及,自去其障,扩充以尽其本体,不可迁就气习以趋时好。”
幸甚幸甚!果如是,方是致知格物,方是明善诚身。果如是,德安得而不日新!业安得而不富有!谓“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者,亦只是致知工夫间断。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又云:“以此磨勘先辈文字同异,工夫不合,常生疑虑。”
又何为其然哉?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sì]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虽千魔万怪,眩瞀[mào]变幻于前,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尚何疑虑之有,而何异同之足惑乎!
所谓“此学如立在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不容染着,色色信他本来,不容一毫增减。若涉些安排,着些意思,便不是合一功夫”,虽言句时有未莹,亦是仕鸣见得处,足可喜矣。但须切实用力,始不落空。若只如此说,未免亦是议拟仿象,已后只做得一个弄精魄的汉,虽与近世格物者症候稍有不同,其为病痛,一而已矣。诗文之习,儒者虽亦不废,孔子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若着意安排组织,未有不起于胜心者,先辈号为有志斯道,而亦复如是,亦只是习心未除耳。仕鸣既知致知之说,此等处自当一勘而破,瞒他些子不得也。
【背景简介】
施邦曜先生在《阳明先生集要》一书中就此文有评曰:“议拟仿佛是学者通病,‘切实用功’四字,真是顶门一针。”
这是先生写给自己弟子的一封信,针对弟子的疑惑给予答疑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业,惑是弟子在修行次第的三个层次。
我们常常是因为生活中遇到困惑才想到要学习,属于解惑。
而出现困惑,往往是因为长期的业力习惯作用,在困惑的心灵牵引下而造成了困局。这时候老师会给予教授,调整心灵偏差和不良认知,这是授业。
而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人没有活在道上,也就是偏离了道。上等老师在道的层面传授,让弟子回归到道中。
在给弟子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层面的示现。
围绕致良知,先生说要格物致知,方可明善诚身。这是从道德层面,而从业的层面就是要功夫不间断,唯切实用力,始不落空。
而在解惑层面,面对弟子的困惑:圣人学说有所不同。先生指出,凡是离开良知而论的学问,不管形式多么好,都是异端学说。
良知就是光,良知行就是心地上的功夫,落到生活就是事事省察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便是良知之行。
困惑源于心灵,更源于我们偏离当下,也就是良知。遇到困惑,不是去解决困惑,而是反观自身,归心入道,一切困惑如云消日出,明亮如初。
学习,断不能似是而非,也不能浮于表面,为的是明明白白,诚诚恳恳。
个人因果个人受,而我选择爱和接纳。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我们学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做,不可以照搬照抄。实事求是,是宝贵的品质。生活中很多人的困惑在于没有分清楚幻想和现实。
迎合他人就是远离现实的表现,因为他人的喜好往往是我们臆想出来的。
迁就,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主动权,缺乏主动权就失去了改变生活的能力,受困于生活环境。
习性的力量比我们想的要大,践行就是化性。任何的成长需要我们先停下来,停下来才能换方向,才能改变。而格物致知就是停下来的举动。知止而后有定。
停下来,心才能静下来。
我们的功夫还是有间断,一开始大部分时间没有觉察,只有用心做功夫才能让觉察融于生活。
成长有四个阶段:
无意识的无能力——意识不到在生活中的被动状态。
有意识的无能力——看到自己的无意识,学习反思自己。
有意识的有能力——开始掌握主动权,改变和提升自己。
最后是无意识的有能力——活在良知中的自然而然的做到。我们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处在那个阶段,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致知是儒家的核心,体悟致知需要践行。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
一个自利,一个利他。两者之间的结合就是利大众。当我们看清事物真相,就不再困惑。
无善无恶心之本体,一切无法染著。
我们学习不要分裂,要去看到心的无善无恶,所有的分裂是善恶,而善恶之别,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
有相的东西是为了看到无相的本质。切实用功才能落地,才能将有相的东西转化成无相的本质。
我们不能追求文字表象,有德者一定有言,然而有言者未必有德。德是根本,我们要回到无善无恶的心上,在知善知恶上,践行为善去恶。
在心上做功夫在事上去磨练,互相印证。
先生说,切实用力,终不落空。为什么有些人的学习是一场空?还是用功不够。浅尝辄止是很多人的通病,匠人精神是当世所缺。
人们受恐惧和利益驱使,不敢去做短期看起来没效益的事。我们的目光前所未有的短视,给社会和自然制造了很多冲突。
也许,我们都要回归内心,去真正感受这种创造的力量,把力量用对地方,让世界,让生活更和谐美好。
唯有改变自己,方能影响他人。
指望别人,是不负责的做法。先生谆谆教导,我辈需时时谨记于心。
心上修,事上练,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被良知之心所照应的人,傲然天地间,不与谁同!
良知之学有任何隐瞒都不可,这是向內的功夫,断不可自欺。
欺人者,必始于自欺,而后被人欺。如此循环业力,安得出轮回之欺?唯有自诚不欺,需各自向心内用功。
每个人的功课不同,格物致知要立足实际,要实现自知之明,断不可拿祖宗圣贤的理论套自己,活个痛苦的正确。
先做个真实的人,先去看见,去感受,让情绪流通,才可以说良知。
成长在本质上说,没有任何区别。但从相上来说,是有次第的,有真伪,对你是分有效或者无效的我们要学会甄别,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式。
任何时候我们要分清现实和幻象。心内的世界,也分现实和虚幻。何为真实?
良知之心主导的是真实,而违背良知的心主导的就是虚幻的。所谓想法,是心上的相。且不管什么想法,去探究自己是什么心,否则去追逐那些想法毫无意义!
不以致良知为目的的学习都是耍流氓。为学益增,为道益减。知识层面我们要横向纵向联系,形成完整贯通的知识体系,这是增的益处,成为术。
然而大脑的知识是来用的,如何用到生活中,需要从术上升到道,道是至简的,而不是繁芜复杂的,所以要减。
增的是正知见,减的是私欲,可很多人都过颠倒了,增人欲唯恐不及。减正知见,受错误的认知影响。
有道无术,术术含道。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什么?是自然,是天地,是良知之路。术是什么?是入道的分支。术术含道,正道还是反道?人心各别。
真正的成功是积德而来,是在正确的信念和高尚的价值观指引而来。
古人早就说过,德本财末。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德行做好了,财运自然来。有道而行自然有德,有德自然有道。
心安理自得,归位道自在。
天地诚然无欺也,我辈需谨记良知之学,自利,利他,利大众。
那些真正发生过的事,或许不在这世上而在我们内心。by 陶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