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版图最大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那面积究竟有多大?

目前历史教科书使用的图是明朝宣德年间的地图,只能反映大体疆域,不能直接反映行政划分和版图演变。

其实,明朝的版图有三个显著变化的时期:从明太祖建国到明宣宗即位前,这段时间是明朝的版图扩张期;明宣宗到明世宗(嘉靖)在位时期,是明朝的版图收缩期;明世宗以后,明朝逐步走向衰败,最终覆灭。

明朝极盛版图(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军事天赋,一生东征西讨,安定南北。明成祖时期的明朝地图达到最大,此时的明朝地图由两京十三省、奴儿干都司、关西七卫、安南、乌斯藏都司5部分构成。

第一、两京13省。“十三省”是指明朝在内陆划分的四川、云南、广西、陕西、湖广、山西、河南、山东、江西、福建、广东、浙江、辽东;“两京”指的是南京(应天府)与北京(顺天府)。两京十三省是明朝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支持政府运转的重要土地,因此控制力比较强。

第二、奴儿干都司与长城以北广袤地区。主要是今天的内蒙部分地区和黑龙江、吉林以及今天俄罗斯的大兴安岭。这里是明朝从太祖时代到宣宗时代对东北的羁縻统治,奴儿干都司并不是纯粹的军事制度而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宣德年间以后,明朝放弃了这里,并逐渐收缩到长城以北,但是截止到万历年间还有大量零零碎碎的卫所在东北。总体而言,控制力不强。

第三、关西七卫。关西七卫指的是明朝在嘉峪关以西设置的七个大卫所,分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卫、哈密卫。关西七卫是纯粹的羁縻制度,但是确连接着内陆与新疆的联系。明朝招纳蒙古部落在这里驻守,世袭官位,实际是利用他们戍边,控制力比较强。嘉靖年间以后,关西七卫全部丧失,明朝西北疆域缩回嘉峪关。

第四、安南地区。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曾经被明成祖朱棣征服而归降,不久后又独立出去。越南从西汉时期就归于中国管辖,这就是越南历史上的“事北朝”时期。五代时期,越南从南汉独立。宋朝建国以后,讨伐越南也被击败,只能彻底放任其独立。明朝曾经短暂控制过越南,控制力较弱。

第五、乌思藏都司。乌斯藏都司是明朝管理西藏、不丹、锡金等地的羁縻制度,是效仿元代的宣政院而来。元朝首次将西藏纳入版图,明朝也随之效仿。明朝大将邓愈在青海地区招降了吐蕃各部,朱元璋顺势将其划为行政制度。由于道路险阻、物资贫瘠等原因,明朝对于西藏的管理能力很弱,加上没有明军登上过青藏高原,所以这里属于半自治的状态。总体而言,明朝对于西藏有影响力存在,但万历年间以后彻底废弃。

教科书用图(明朝宣德年间)只能反映明朝极盛时的大体疆域,不能反映明朝对各地控制力的强弱

总体上来说,明朝的版图是元朝版图的一个收缩版,我们看看元朝的版图就明白了。

元朝极盛时期的疆域

元朝国内具体的行政划分详情

元朝的行政划分为“中书一院十省”,也就是宣政院(西藏)、直辖的中书省(相当于汉代的司隶)以及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江浙、河南江北、辽阳、岭北10个行省。

元朝的行政划分对明朝影响很大。元朝灭亡后,明朝极盛时的版图继承了元朝在中国内陆的绝大部分,并且对于各地的行省管理辖区也有变更。

不过,明朝的版图分为极盛时和衰弱时,极盛时期的明朝版图与教科书用图基本上没有区别,但万历末年(17世纪初)的明朝版图已经基本缩水为两京十三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