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亮,一“笙”传奇
唐尧网保定张萌报道 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赵家笙”牌乐器是现今为数不多的,仍依靠传统手艺打造出的精品笙代表,在制笙界是一块金字招牌。2011年“赵家笙”牌乐器被评为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宏亮作为赵家笙的第三代传人,在承载荣誉的同时,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家族传承 与笙结缘
从涿州市区驱车前往“赵家笙”所在的豆庄乡南寺村,在村子里经历七拐八绕,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一户老屋老宅、家庭作坊式的制作公司。
赵宏亮家门口满棚满架的葫芦 王斌 摄
还未进入院门,笔者就被满棚满架、绿油油的葫芦吸引了。赵宏亮笑意盈盈的介绍说:“每年我都会种一架葫芦,专门用来做笙斗。找到这片葫芦架,也就找到我家了。”
赵宏亮与他的“赵家笙” 王斌 摄
进入主屋内,各式各样的“赵家笙”布满了厅堂,尤其是两台分别重达120公斤的巨笙格外引人瞩目,更是颠覆了笔者对“笙”小巧玲珑的最初印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描写古代宴请宾客场景的句子,传唱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至今也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笙在中国民族交响乐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赵宏亮对笙的历史、文化理解信手拈来,这是发自心底的热爱,不可割舍。赵宏亮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向笔者述说起他与笙的这一“笙”情缘。
1986年,赵宏亮刚满16岁。他的爷爷赵伯纯从北京民族乐器厂退休回家后,仍念念不忘摸索了一辈子的笙,想将制笙的手艺传给后人,年轻好学的赵宏亮就成了第一人选。起初,赵宏亮一百个不乐意,后来老人担心自己一身技术无人传承有了心病,身体每况愈下,孝顺懂事的赵宏亮最终决定放弃学业,跟着爷爷一心一意学制笙。
赵宏亮在“赵家笙”竹苗上刻字 王斌 摄
要想真正掌握制笙的技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年少的赵宏亮深知一定要苦心磨炼技艺。“笙的每个部件,都得靠手工一点点的打磨,尤其是簧片,它是笙的主要发音部件,更是整个乐器的灵魂所在。”赵宏亮回忆到,他刚开始学制笙时,有时候会一整天侧着身子打磨簧片,一点一点的细心打磨,时间一长,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被工具弄伤手也是常事。但是当自己亲手打磨的簧片安装到笙里,奏出美妙的音符时,赵宏亮心里满满的自豪感,他捧着人生中第一把自己做的笙爱不释手,从此便爱上了这个行当。
十年研发 只为一“笙”
“你看这些大家伙,这可是经过我们创新的三十六簧新型系列中低音笙,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赵宏亮骄傲地说到。
“赵家笙” 王斌 摄
新型系列中低音笙由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和倍低音笙组成,具有做工精细、外形精美壮观、声音浑厚统一、操作简便省力等特点,给演奏者带来极大的方便。这一套低音乐器的研制为我国民乐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宏亮及其团队背后付出的辛苦。
众所周知,低音贝斯有着得天独厚的低音,不管是管弦乐队还是民乐队,没有低音的乐队就是不完整的。但长期以来因为技术等原因,中国的民乐队里面没有可以替代的低音乐器,“我们的目标就是想让中国的民乐队使用完全中国的民族乐器。”让民乐队真正的名副其实,赵宏亮下足了苦心。
工人在细细打磨笙的零件 王斌 摄
从21世纪初开始,他专门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让几个工人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投入研发中。几个人经常没日没夜的搞研发,凑在一起想方案。传统笙斗都是共用一个器室发音,赵宏亮琢磨着分开发音会不会更好?说干就干,当费尽心力完成一个笙样品后却如何都发不出想要的声音,这可怎么办?研发进入了瓶颈期,赵宏亮因为巨大的压力,头发经常大把大把的脱落,晚上仅有的睡眠时间也休息不好。后来,经过团队间默契配合、攻坚克难,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发音管、按键为铜质材料,扩音管使用马林巴式铝质金属材料,采用单列式发音室,独立发音功能,改变了传统的笙簧片共用一个箱体发音的方式。此种笙的气箱只起分配和控制气流的作用,按键采用多次接力技术,使动能提增,键噪降低,灵活美观。赵宏亮制作的笙“音”能做的更低,音色更美,音量更大,音准和灵敏度更高,对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大大提高改变。
现在,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低、高音键笙,各种传统笙、芦笙被中央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日本华乐团等中外各大专业演出团体,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音乐学府广泛使用,并获得一致好评,“赵家笙”填补了中国民乐史上的空白。
弘扬国萃 筹建笙文化园
赵宏亮不仅制笙,对笙文化更是热爱。他腰间有一个精巧的挂坠十分引人注目,“这是明代用牛骨做的笙模样的小物件,还有一个四层的小香盒,可以放香丸。”赵宏亮对这个挂件爱惜不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乐器,更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智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技艺可不能在我手里失传了。”让他欣慰的是晚一辈的孩子们打心底里都热爱着笙和笙文化。
牛骨做的笙模样的小物件 王斌 摄
赵宏亮的儿子赵广阔从6岁开始便接受制笙这项老手艺。为了更了解笙,他还专门拜师于民乐表演艺术家学习吹笙。现如今,他常常跟着厂里的老师傅们学习,“制笙简单来说也有13道工序,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到各个车间,到各个工种的岗位上去学习,爸爸时不时的也会指导我。”赵宏亮的侄子赵嘉珩才上高中,每到寒暑假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北京学习吹笙,“我现在会的曲谱不多,还得继续学习。”现场他忍不住用笙演奏了一曲,笙音悦耳、空灵。
赵宏亮告诉笔者,他正在筹划着建造一个集制作、教学、专业研讨、实践教育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建造这个基地就是希望能真正弘扬笙文化,让更多的人有这么一个地方去了解笙的文化与历史还有制作工艺,让我们的民乐乃至更多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