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重度“消化不良”的茶行业
“中国茶行业在渡劫……”
这是我与一位业界前辈深入探讨后得出的结论。
一家茶店生,锣鼓喧天;灭,悄无声息。不经意间人去楼空,变了东家,换了营生。苦苦硬撑的,也都如热锅上的蚂蚁,有时恨不得来个痛快的。
上游品牌在玩命开发下游经销商、压货。下游消费者则攥紧了钱袋子,努力削减非必要消费(谁敢跟我说消费茶是刚需?)。而中间的零售商则被拉扯得生不如死。
其实都很难受……
归根结底,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此前的下游消费导向出了问题:不论是炒作金融属性,还是倡导礼品经济,或是鼓动消费端藏茶,都没能使茶这种消费品形成最根本的商业闭环。
消费品的商业闭环如下:
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那么茶少了哪个环节呢?——消耗。指着保值、增值的茶断然是不能喝的,礼品茶大部分也没有被喝掉。“2020年我国绿茶产量184.27万吨,其产量占到了我国茶叶总产量的61.7%。(2021-06-28 前瞻网)”而这个消费量最大的茶类除了部分出口外,国内主要的流向基本为礼品或福利。绿茶有个外号叫“隔年草”,——不论喝完与否,次年便弃之如草了。每年又有多少绿茶被“弃之如草”了呢?这是典型的浪费,不是真正的消耗。
你能想象单纯以消费为需求而无需消耗或不关注消耗的商业模式吗?
黄金、钻石、珠宝、古玩这些带有稀缺属性的商品或许沾点边儿。但茶显然不属于稀缺品(至少绝大部分不属于),它不满足这类特殊商业模式的基本要件。
茶是什么?——是“食材”,是要被“烹饪”出滋味后喝掉的,——真正的消耗是喝掉。
那么鼓动消费端“囤积食材”的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当下市面上的存茶量让云南十年不产茶都喝不完……(徐亚和)”
行业迟早要为提前透支、过度透支下游消费力而买单,——在我看来,就是现在……
下游的消费导向之前一直是由上游把控。忽悠几句保值增值,恭维几句龙子龙孙,消费者也就真把自个儿当“貔貅”了,那偏颇也就成了早晚的事。
上游一定更关心甚至只在意如何将“食材”卖掉,而如何“烹饪”、“品味”(消耗)则该是消费端自己思考探索的。“越俎代庖”日久,便成了今天这副境地。
可否渡得此劫,权看下游能否将“消耗”提升至其应有的认知高度,来打通茶消费这个底层商业闭环。
食材的消耗,就是“烹饪——吃掉”。食材消耗量当然与食材自身品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烹饪水平,——烹饪得越美味,食材消耗就越快。同时,消费者越会吃、越懂得品味,食材消耗得也就更快。
烹饪技术是可以练就的,品味是可以培养的。这对应着两个随时可以拿出来说的问题:“他做得对不对?(对厨师)”以及“你吃得对不对?(对消费者)”不是随便一个“担担面”那就是“担担面”的,——他可能做得不对;也不是随便一口“白切鸡”那就是“白切鸡”的,——你可能吃得不对。做得不对,味道肯定不对;吃得不对,那味道也对不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岔开说两嘴中国餐饮这个体量万亿级的行业(2019年中国餐饮业规模46721亿元)。中国人现在只是“知道吃”了,——胡吃海塞、挥霍浪费者居多(吃播网红之态),还远未到“会吃”的境界。真有人带你品出一口鲜姜丝的个中美味,你就知道自己之前真的都“白吃”了,恨不得将之前的再重新吃一遍!
会吃、懂吃的人不用多,有那么10%~15%的比例,餐饮业的体量恐怕就又要跃进另一个数量级,而食材的消耗自然也会同比猛增。但要注意,会吃、懂吃也一定是在消费端,在消费者中间发挥作用的。
那么,茶同此理。虽然你顾及不了整个行业,但可以从自己的店开始,补上“消耗”这个环节,先打通自己客群的消费闭环。
我们说过,实体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体验,而茶店的核心体验是汤感,并且茶最终的消耗还是依靠汤感。就像餐馆必定是指着味道留人一样,不论你是经营品牌茶品还是自有茶品,但凡通过汤感留住了客人并消费,这种黏性是很高的。客人对你的定位是:“他家茶汤感品质都很高,别家不及他家茶好喝……”这也是他们选择你家、带朋友来你家的最重要的理由(我若吃到一家好馆子也会介绍给朋友)。当其朋友也认可了你家的汤感品质,也侧面彰显了客人自己的品味水准,——这是个正循环。
如果你能有这个么个吸引客人、留住客人的核心优势,那么很多尚有消费能力,尚有消费需求之人就会被吸引而至,——在此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你便活力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未来便从你这儿走出那10%~15%懂茶、会品的头部消费者,他们是其他人的建议向导、意见领袖,是提升下游消费认知的火种,是使行业重新步入正轨的动力。
而你作为最初的践行者,同样也是最初受益者。这一切都得益于当初你帮自己补上了“消耗”那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