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而成殇?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每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人
都置顶了“只生欢喜不生忧”
文│无忧君
图│来源网络
原创│有态度更有温度
点击下方音频即可收听无忧君的声音
每当两个人相遇时,实际上有六个人存在。那就是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在对方眼中的自己和各自真实的自我。by 劳伦斯·彼得
近期无忧君一直在研究和探讨心理学领域,感受特别多,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去跟大家分享。稍待我整理后续跟大家一同分享。
前几天有幸参加一个心理沙龙,参与了一次家排,切身感受到家排这种心理疗愈的神奇。面对辍学封闭的女儿,母亲茫然无措更是在现场声声泣诉:为什么爱换来这种结果?
然而在家排中,孩子明显感受不到母亲的爱和注视,更感受不到亲情和家庭的力量。孩子总认为自己可有可无,并非一定要存在。当感知自我意识时,她是痛苦退缩的,而这也是她通过辍学封闭自我以此“报复”父母的原因。
母亲是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不能自拔,父亲又没有及时参与进来,分裂的家庭关系自然也造就了分裂的亲子关系。
很多夫妻没有意识到:夫妻关系不和对孩子深刻的负面影响。他们在焦灼的夫妻关系中拉扯孩子,让孩子无所适从,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只是感受到分裂的力量。自然而然,孩子的心理也是分裂的。
也正因如此,大家通常认为,一个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必然是不幸福的,当孩子婚恋时期也很容易受到单亲家庭关系带来的困扰。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培养健康孩子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和对待亲密关系。
啊,今天我知道,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关系,不应该排在亲子关系之后。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会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如何没有了亲密关系的存在,依然可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做?我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了答案。
众所周知,奥巴马是一位出色的总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来自单亲家庭。在小的时候,父亲抛弃了家庭离开了他们,奥巴马的母亲曾经一度领救济金过活。然而,总统的母亲并非常人,这是一位伟大的智慧的母亲,也为我们所有母亲做出了正确的示范和榜样。
对于离婚后再也没有照顾过他们母子的老奥巴马,对于一次孩子赡养费都没有支付的老奥巴马,常人有太多理由去愤恨和抱怨,然而奥巴马的母亲并没有。
总统的母亲安在跟丈夫离婚后并没有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愤怒,而是常常在孩子面前说他父亲的优点——他的父亲是非洲王子,唱的一首好歌,而且聪明幽默,人人都很喜欢他。而成人后的奥巴马也具备了这些优点,这与母亲的智慧教育离不开。
离婚之后的安没有成为一个怨妇,将能量用在抱怨前夫和命运上,而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孩子和自己身上。她是一个智慧的妈妈,教会了孩子正确认识三种关系:爸爸妈妈的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安明确告诉孩子:他们不过是结束了夫妻关系。但是父母还是爱他的,而正是这种教导让奥巴马成长为一个人格和心理健全的孩子,也区别于其他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
虽然家庭关系分裂了,然而睿智的安让孩子明白,结束的不过是夫妻关系,作为父母的他们一直爱着孩子,父母的爱一直在孩子身上流动。在孩子面前由衷赞赏孩子父亲的优点,也让孩子在情感和行为上认同父亲的优点,而非缺点。成年后的奥巴马成为了一个有担当的丈夫和父亲,而这与他母亲爱的教育分不开。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by 罗曼·罗兰
很多母亲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但是可悲的是——她们根本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以为吃饱穿暖就是爱,拼命工作赚钱养家就是爱,控制教育引导孩子有好习惯就是爱,而不是知道,这些都是以爱的名义去疏离孩子、去控制孩子,根本就不是孩子需要的爱。
作为母亲的他们自身都感受不到爱,她们不懂得爱自己,只会牺牲奉献,只会隐忍愤恨,她们察觉不到自己的需求,而是一味隐藏和麻木自己的需求,用所谓的理智和头脑生活,将自己活成了缺乏情感流动的机器或者是负能量集结体,而这样的母亲如何给孩子合理的爱呢?
安之所以教育奥巴马正确的爱,是因为安本身就是一个懂得爱自己的智慧女人。小时候父亲给她起了一个男孩的名字,受到了很多嘲笑。然而她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受其困扰。而这种坦然也能够让幼时的奥巴马不会受到“小黑孩”这个外号的困扰。
除了生活和陪伴孩子,她依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并在孩子身上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她在面对困难时乐观坚强面对,而且告诉家人们:要多关注爱和美好的事物,不要在自己周围竖起厚厚的围墙。内心统一的母亲也将这种统一传递给孩子,也能够将爱和智慧传递下去,而那些活的分裂的母亲也将这种分裂传递给孩子。
不幸的永远是不幸事实本身,而非其他。无论是何种境遇,我们终要明白,不幸的是你陷入了这种不幸中,沉溺其中。客观再不利,只要我们不会深陷其中,跳脱出来,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安似乎有无数个理由去怨恨她的丈夫,但她没有。智慧女人总倾向于如何解决问题而非陷入问题本身。
埋怨、抱怨有用吗?没有用啊!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选择这种方式,而是让孩子与他父亲依然有深刻的链接。要知道在老奥巴马去世前,也只和儿子见过一面。虽然奥巴马没有和父亲长久的生活,但这种链接也让孩子具备了父亲身上所有的优点。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雾里,看不见任何方向,没有人可以判别前面是否断崖或绝路。生命只能持续走下去,直到雾散了,答案才终得明白。——《谁在暗中眨眼睛》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然而如果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孩子容易感到分裂。丈夫支持妻子,会让妻子感到情绪稳定,更能理智处理家庭事务,而妻子对丈夫的支持也有助于丈夫承担自己的责任。夫妻相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和营养。
而对于离婚家庭来说,抚养好孩子的关键在于告诉孩子:只是夫妻关系结束,亲子关系并没有。只有抚养者内心接纳了,才不会让孩子因家庭破解感受到分裂。
作为我们都知道,应该多看孩子优点,正面强化,负面弱化。如果只盯着孩子缺点,容易放大缺点,也容易强化缺点。这是最愚蠢的育儿方式。同样,如果作为妻子的你,特别反感丈夫的缺点,不仅负面强化,丈夫这种缺点也会“传染"给孩子。
我们只要注意观察,都会发现一个很奇怪和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个酗酒的父亲,儿子也会成为酒鬼。父亲是暴力狂,而儿子尽管厌恶和痛恨父亲这种现象,但“耳濡目染"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种家族轮回该如何解释?
德国心理大师海灵格说,孩子本能去寻求父母认同,要么情感认同,要么是行为认同。
抚育者特别痛恨和反感对方的缺点、特点,或者内心不能接纳对方,这种分裂会让孩子表面上服从抚育者的决定,但内心深处还是会向自己的父(母)亲去表示认同。
虽然意识上孩子跟抚育者一样去抗拒另一方,但在潜意识里,孩子是会向他们靠拢的,这种靠拢就会用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成为我们所痛恨的那种人的原因。
意识和潜意识并不能统一就会出现各种隐性问题。越是意识抗拒的,潜意识越是去接纳和认同。接纳和抗拒,如同纠缠的两种力量,此消彼长。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如何达到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唯爱不破。
在家庭生活中,只有夫妻恩爱有良好的亲密关系,才会让孩子感到爱的统一,不会有分裂现象。分裂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就算伴侣和自身有种种缺点,只要告诉孩子:父母的缺点是父母的,父母会承担这种缺点的后果,而父母是爱孩子的,这种爱跟缺点并无直接联系。
让孩子对家庭三种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孩子就不会感到混乱。分清这三种关系,孩子就能接纳父母两方。而且他们会明白:就算父母有缺点,但他们是爱我的,我是值得被爱的,而父母的缺点也不会影响到孩子。
而作为我们自身来讲,维护好亲密的夫妻关系,不是你去刻意回避问题或者迎合对方,而是首先遵从自己内心感受,学会爱自己!
学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坦然去接纳,而不是掩盖和隐忍。越不能真实爱自己的人,越很难在家庭关系中感受到快乐幸福,没有幸福体验也很难给到周边人这种幸福体验。缺乏爱的父母必然培育出爱匮乏的孩子,从而引发种种教育问题。
你永远给不了对方你不曾拥有的东西,爱也是如此。 看似是孩子、伴侣周边人的问题,其实核心还是在于自身,是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出了问题。这种问题也可能跟之前的体验经历有关,也可能跟原生家庭有关,但你若不走出来,你就将永远深陷其中,而家族也必将如此轮回困扰。
越来越发现,人终究一生的课程也不过是爱,学会爱自己,与自己内在达成统一,才能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只有内在的爱充足了,这种爱才能滋润自己的身心,滋养孩子和家庭。
如何达到内心的丰盈,我们以后再探讨。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启发,特别感激你分享给更多人,我们一起探讨和面对。如果这种分享你能够帮助更多困扰其中的人,无忧君将感激不尽。
只生欢喜不生忧,有态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