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布的前世今生 | 最好的阳光

上次写的一篇砗磲的文章中引用了一段《明史》的记载,在一个负山面海的地方,每年都往宫中进献“玳瑁、玛瑙、砗磲、真珠、白焦布、花焦布、降真香、黄蜡”,别的名产都可以想见,朋友问,“焦布”是个什么物件?

初初见到“布”字,会联想到也许是某种布料,可“焦”字如何理解?

【岛夷卉服】

网络上“焦布”的搜索结果少得可怜,不过倒是知道了“焦布”其实就是“蕉布”,这样一来,线索清晰了,大体可以想见一定和芭蕉之类的有关吧。

芭蕉分三种,有食芭蕉,其实就是我最爱吃的香蕉;也有花芭蕉,开花赏景;也有丝芭蕉,就是把丝芭蕉的茎加工成像丝一样的东西,用来做成焦布。

早从《尚书》起,就出现了“岛夷卉服”的说法。岛民们就地取材,用花卉做一些衣服,比如拿桃花、芭蕉之类的植物叶子,利用这些做成“卉服”。

汉代《异物志》中提到:“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镬煮之为丝,可纺绩……”大体上描述了一下制作的粗略轨迹。但那时把蕉布列入了异物,也许因为不常见,也许更因为制作繁难。

【蕉葛升越,弱于罗纨】

以后的历代,蕉布都是珍贵的贡品。西晋时,人们赞美蕉布比珍贵的罗纨还要纤弱细薄,所谓“蕉葛升越,弱于罗纨”。“蕉葛”就是“蕉布”,“升越”是吴越地方女子纺的细布,形容女子纺得特别快,一天就可以纺一升,所以叫“升越”。“罗纨”指的是细腻精美的丝织品。

南朝的宋武帝刘裕更是因为焦布精致,下令禁止生产。至于武帝的心理考虑,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他主张轻徭薄赋,不想奢靡之风弥漫宫中吧。

唐朝时,福建的长乐和泉州产的焦布成为贡品,之所以记住了这两个地方,一个原因:蒋勋老师就是长乐人,第二,泉州曾是我一个重要的“工作战斗”过的地点。

【潘金莲和李瓶儿的焦布马甲】

元明以后,商品经济发达,焦布的生产量变大,尤其是福建、两广一带,成为焦布的商品供应市场。而朝廷收到作为贡品的焦布主要来源于南洋和琉球了。

这个时候,最精细的蕉布作为贡品,中间品级的成为富商高官、文人雅士们享用的高档商品,最差的蕉布则是福建、广东、海南本地穷苦人穿。就像明清时代的客家谚语中说的,如果冬天冷,就多穿几层焦布做成的麻衣、葛衣。

这是琉球王国的国宝,金色的黄底芭蕉布,也是只有王族才可以穿着。据说,这件衣裳是幼年的王子穿的衣服。袖口和领口直接用布边制作,衣裳附有振袖,而衣裳上的红色染料应该是红花的颜色

成书于明朝隆庆到万历年间的《金瓶梅》反映了当时的风物状态,西门庆为了给蔡太师贺寿,精心地准备寿礼,其中有两匹玄色焦布,更是煞费苦心,是李瓶儿特意找来的。潘金莲和李瓶儿家常也都是穿着大红或银红的焦布比甲。(“比甲”是一种常尺寸的马甲,关于比甲,有机会就写来看看)

用焦布制成的衣服,夏天穿很凉爽,可以祛除暑热。而明晚清早的文人雅士更认为焦布之衣朴素自然,品位高超,于是把夏穿焦布作为时尚,甚至被理学家们认为是扭转世代风气的东西。

江浙的士人们穿着焦布做成的衣服,批判穿绸带缎的暴发户,这些B格很高的才是低调的奢华,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现在服装高定的目标客群。

素雅的颜色是自然的颜色

【在日本寻找焦布】

清代中期以后,琉球王室被日本控制,高级焦布进贡越来越少,反而大量被日本人收走。中国宫廷中不再有此项贡品,于是,不能作为时尚风向标来引领社会潮流。再加上鸦片战争之后,受低价机器洋棉布的冲击,焦布市场越来越萎缩。

渐渐的,焦布在民国中期以后已经很少见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广西为了生产的需要,拿焦布曾做过麻袋。在日本,焦布反而逐渐风行,如今已成为了日本的“文化财”,也就是我们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绯色地四方菱系纹花织芭蕉衣服,现存于冲绳那霸市历史博物馆

每年11月,把丝芭蕉砍下来之后,剥皮处理,然后放到装有草木灰汁的容器内煮3个小时,其中要判断酸碱度,随时调节。之后用一个竹子的工具把外部已经煮软的硬皮再刮除,拔下来的丝放在绳子上晒干,再把丝线用指甲分成更细的缕。因为很短,需要打结变长使用,就可以纺织成焦布了。

焦布的工艺非常繁杂,全程手工制作。日本95岁的“人间国宝”、一辈子都在制作芭蕉布的平良敏子说:“芭蕉布呢,可以看出制造人的秉性呢。心烦意乱,立刻就可以体现在布上面,你一定要正直淡定才行。”

何止焦布制作如此,但凡一切手作,都需要凝神静心啊。

这就是一辈子都在制作芭蕉布的平良敏子,已近百龄,但手法和思维仍十分敏捷。她笑称自己那粗如树节,色似糖浆的手就是一枚勋章啊

平良敏子手作的焦布之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