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期:杂记《赶集》作者:董自明】

作者简介:
董自明,甘肃陇西人,毕业于西北师大外语系,翻译职称。曾任教于陇西西铝中学,现居广东深圳市,从事翻译工作。在《甘肃教育》、《中国有色金属》和《散文》上发表过专业论文和译文。参加过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课程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完成小说《路》(40万字,未投稿)。本次为辍笔近15年后首次创作。 
《赶集》
作者:董自明
        今天起得很早,去本地最大的肉菜市场赶集,据说去晚了好东西就被人抢光了,大概五点不到我们就动身。
   我极少这么早上街,颇有点不适应的感觉,繁忙的街道此时还在睡眠之中,静悄悄似乎连打呼噜的声音都没有。
    熬了一夜的街灯还在尽力坚持着,没有夜幕降临时刚打开那会精力充沛,睡眼朦胧,没有想和周围交流的热情,好像只在那尽一份责任,而且很多地方它们都懒得关照,黑黢黢得很陌生。
   不时看到停在街道两侧或房子门口的汽车,它们好像是夜里从天上派遣来的先遣部队,已经潜伏到位,等天亮时一声令下就要夺取占领这座城市。
    偶尔才能看到人,如同是步履匆匆的过客,和周围的景象无关,从一个路口刚出来,又钻进另外一个路口不见了。也有人在我们前后走着,拉着小车,应该是和我们一样去赶集。
    因为是热带地方,没有冷冻的侵扰,让我可以尽情地品味这在异乡赶年集的味道。无论天南海北,长相口音不同,中国人的举事风格和心里却基本相通,因而形成的各种各样风俗虽然五彩斑斓,里面的内涵都一样,就如同一棵树上盛开的不同色花朵,只是增添了璀璨和艳丽。互相之间都懂,无需学习,就可心领神会。
   有位年龄长辈的老人,从神态判断,他可能忘记带看时间的工具,追上我,伸出左手腕做出看手表的样子,我赶紧掏出手机让他看,并用手指示意五点半,他的话我没听懂,肯定是感谢的意思,然后加紧步伐向市场方向赶去,慢慢把我落下很远。
     看着这样语言我基本不懂,一样和我去赶集的异乡人,我感觉他们就是我们村里的张王李赵,突然想起来小时候有次跟着哥哥去赶年集的情形。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好像就发生在今早,想得我忍不住自己笑出声来。
    那时,全村没几个计时的表或钟,人们白天凭借看太阳估摸时间,夜里就全靠鸡叫声。鸡叫第几遍就会天亮,人们心里有数。而且谁家的公鸡叫鸣最准大伙也知道,全村近百只公鸡的声音人们都能辨认,这是我至今都感觉好奇的事。
   按照我哥的说法,他最信任董世杰家的公鸡,说那鸡比董老师戴的手表都准。赶集要去二三十里地外一个叫文峰镇的地方。半夜我哥把我叫醒,他说该出发了,世杰家的鸡叫了三遍了,已经有点晚了。
  我们俩就抓紧赶路,黑乎乎的山上积雪被行人踩成冰溜子,打滑,行走困难,而西北深冬的夜里寒气渗骨。我第一次那么早去赶集,感觉新鲜,冷冻路滑都没什么。但是一路没遇到别人,很寂寞。我哥中途说了几次是不是太晚别人已经都走了,这样我们更加快速度,没想到三十里路走过后天依然漆黑一片,感到镇上时只能看到路灯,无行人,店铺门都冷冰冰地关着,冷风在街道上流动,让人无法停留下来,我们才发现太早了,离天亮还远呢。
    就在各个地方走动,而好笑的是没想到在街上看到的唯一一个人居然是我们村里的,原来他比我们更早,这样倒好,一个村里人碰到一起,感觉很亲切。我们三个就凑到一起大骂董世杰家的公鸡,说应该杀掉过年,被这公鸡把人骗惨了等,一直骂到天亮,四面八方赶集的人涌来,整个镇被腊月的集市淹没。
     这样回忆着娱乐着,我和妻子来到了集市。市场在几栋大楼连在一起的第一层,规模宏大,估计有几十亩地面积。天还没完全亮,里面已经人声鼎沸,一片忙碌和繁荣。每个摊位顶上都挂一盏圆盘橘色罩灯,放眼望去,一片灯火辉煌,灯的海洋。
      妻子熟悉这里,也知道要采购什么,我就如同当年跟着我哥那样是去赶热闹,漫无目的地跟在后面东张西望。我们来到一个卖肉的摊位前,所有摊位早已忙碌方酣,无清净之处。这个摊位更是顾客已经排成长队。妻子说这个摊主卖的肉没注水,肉香,份量足。我就明白他这么生意好的原因了。要他货的人太多,这样的地方也没法排很长的队,摊主给我们每人发了个牌子,让我们按牌号来。在他左侧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二楼这时还没开门。我就坐在楼梯边等待他叫号。
      这样,我在观察时发现这个摊主还有和其它摊主的不同之处。猛一眼,我感觉认得他,但是又回想不起来。突然,记起来他完全是我大学时的英美文学课老师李全福教授。一模一样,高高的鼻梁,有点像白种人那样很白的皮肤,三七开的分头。这个人的穿着打扮和平时人们心里卖肉的完全不一样,和他左右前后摊位主确实不同。他穿件带领的方格子棉衬衣,腰前挂个钱袋子。
    整个人看上去特干净体面。他的摊位也就最长两米长,一米宽的案子,上面摆放整齐,瘦肉肥肉上肉五花肉前腿后退耳朵猪头尾巴排骨等各有放处。他时而用大砍刀剁时而用柳叶刀剔,面情友善目光慈祥,和声细语和顾客交流,偶尔抬起胳膊在左额头擦抚一下,其实是习惯性动作,他面目平静,整个动作如同是表演的艺人,有条不紊,不慌不忙,不夸张不急躁,行云流水,干净利落。观察许久,我感觉他真的好像是被很多学生认可喜欢的文学教授,文学史诗已经滋养透他的心田,让他看上去一尘不染,魅力无限,好像山涧的清泉,如同和日的清风,恰似文学的诗词,石中的碧玉。
     相由心生。当一个人的心没被世间的俗尘浸染,保留本有的明净和空寂时,那个人灵气外显,给人给外界的就是干净纯美,哪怕是一个卖肉为生者,也可以有风度翩翩的内心和春风化雨般的气象。他不可能采取坑蒙拐骗贪图钱财,钱财反而找上他门。
  菜市场也是有诗的地方,赶集也是旅游。留点心,生活到处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观。
学习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0)

相关推荐

  • 南宁纪行五:兴致勃勃逛菜市

    出门在外,即便是被盛情款待,没事吃多了也就没了胃口.那几天,因为活动量小,喝的水多,我总是觉得肚子不饱也不饿.15日中午肉食吃得多了,胃部难受,我提高了警惕,再也不敢敞开吃.我对蔡昕夫妇说,不要吃肉食 ...

  • 北京五棵松:摊上大市儿了!

    摊位上的买卖都是生意场的大智慧 五棵松车场将提供一个后备箱的夜江湖 快来成为摊主or顾客 来一场江湖较量吧 五棵松地下停车场后备箱夜市活动 正在蓄势待发 火爆招商中 8月6日18:00正式开业 正常营 ...

  • 农村大妈“四字经”,区分“土猪肉”和“饲料猪”,一学就会

    每次上街买猪肉,我总是为买不到好吃的土猪肉发愁,自从婆婆几次带我赶大集,教会了我买猪肉的"四字经",我再也不愁买不到好吃的土猪肉了. 集市上售卖的猪肉 婆婆的买肉"四字经 ...

  • 《你踏着春天的脚步走来》 作者/董咏梅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你踏着春天的 ...

  • 【半亩田第七十六期】《幸福诀窍》作者||梦周归主播||梅里雪山海棠原创 半亩田传媒 半亩田文化传媒 今天【2021年5月6日】

    [半亩田第七十六期]<幸福诀窍>作者||梦周归 主播||梅里雪山 海棠 原创 半亩田传媒 半亩田文化传媒 今天 转发加关注 江湖不迷路! 人生短暂而迷茫,是否在某个时候忽然间发现自己孤立无 ...

  • 词话楹联第七十六期

     初-1-01詹晨邨    草木深  一.对句解读: 出句:一碗相思和月煮; 对句:半江渔火对愁眠. 出对句自析: 出句是指月夜--更可能是月圆之夜的中秋,他乡游子也许在吃一碗汤圆之类的能勾起思念家乡 ...

  • 诗词赏析第七十六期

    鹧鸪天·试验区农家老人的生活 闲到社区将两盘,再聊野话日西残. 金针菜自田间买,豆腐干从网络传. 花卉圃,果蔬园.观光游客共寒暄. 同乘高铁羊城去,接得孙孙一日还. 赏析:刘邦伟       这是一阙 ...

  • 人间词话第七十六期

    水调歌头·七夕 苏轼体 文/汾河之畔 千古一佳话,七夕世相传.怎禁宫阙孤寂,仙女慕人间.久窥红尘偷渡,却怕威严圣母,无奈恁为难.舍去玉宫梦,相约下云巅. 岂能久,难离别,恨无言.大河隔断,恩爱只在梦中 ...

  • “郭明瑞老师聊民法”第七十六期:商品房买卖(第二篇)

    商品房买卖 今天我们聊的是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几个问题.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除了<民法典>的一般规定以外,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

  • 【互帮互助第七十六期】颅内十二对脑神经成像相关知识

    本期帮助对象: 关于三叉神经的请参考<[互帮互助第十七期]三叉神经的磁共振表现和疾病诊断> 嗅神经 嗅神经起源于嗅上皮细胞,穿过筛板筛孔到达嗅球: 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 ...

  •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26期(总第七十六期)

    过敏者 文/侯培云 你是过敏体质的人 素与杨树不睦 你对飞舞的杨花过敏 对杨木皮新鲜的锯末过敏 对它浑身的气味过敏 如果仅仅是一棵杨树 你一定会灭了它或者远离它 可它偏偏是一个庞大的种族 生活啊,你又 ...

  • 画师推荐.第一千零七十六期

    画师推荐.第一千零七十六期-Hyeonsick 韩国插画师 游戏人物插画 鲸海影视 2021/06/16 15:35:20 画师推荐.第一千零七十六期-Hyeonsick 韩国插画师 很惊艳的游戏人物 ...

  • 七十六期:松滋市新江口镇彭姓家族源流

    本文作者彭吉俊 湖北省松滋市是荆楚大地有名的古耕读之乡.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在位60年,大约为乾隆年间的早.中期),一户彭姓人家,千里迢迢,几经周折,从江西省迁徙落户到现松滋市朱家埠镇,这就是松滋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