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中的心理战

心理战的涵义

心理战对于部队的广大官兵来说已越来越熟悉了,与其类似的提法还有“宣传战”、“思想战”、“文化战”、“意识形态的斗争”、“冷战”、“瓦解敌军”等等.我国古代还有“攻心”、“心战”、“文伐”、“伐谋”、“伐交”等诸多大同小异的提法,它描述的是一个共同的事物;这就是人类斗争中非物质力量的对抗,即精神力量的对抗.

心理战的涵义是什么,由于历史、文化、国民素质的不同,军事规范和军事技术的差异,世界各国对心理战的界定纷繁多样,各有千秋.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度,由于视角不同,对心理战的也有不同的看法.

“心理战”一术语最早公开使用是在1920年.英国军事分析家jfc富勒被认为是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人.1920年,富勒在总结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时,把心理战视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尤其强调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大胆预测未来战争发展的特点.他在一篇军事专业论文中提出“纯粹的心理战将最终代替传统的战争手段.那时,取得战争胜利不是依靠武器战通过战场战斗,而是依靠通过某一国家的意志来使另一个国家出现腐败现象,理智的模糊、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沦丧来实现.”当时英国官方并没有采纳富勒的“心理战”提法,而是继续使用政治战一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军方才仿效美国,开始使用“心理战”一词来代替先前使用的“政治战”.心理战一词在美国的出现是1935年,美国学者拉斯威尔、卡塞和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与心理动员》一书中使用了“心理战”一词.后来,美国的政界和军界不少人对“心理战”的提法进行质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美国不但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心理战,也要对中立国和盟国进行心理渗透.而“心理战”这一概念带有明显的战争色彩,在和平时期使用它,容易引起中立国尤其是同盟国政府的敌意.因此,他们建议用“心理作战”的提法来代替“心理战”一词.这一派的主张在60年代逐渐占了上风,尤其是在越南战争中,“心理作战”的提法被广泛运用.1971年美军陆军部正式以“心理作战”一词代替了“心理战”.

关于“心理战”的中文翻译,理论界也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psychological operations”在中国被翻译成“心理作战”,就其名词概念看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从“心理战”这个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分析,将其翻译成“心理操作”或“心理作业”似乎更准确些.主要是为了回避“战”这个字眼,而中文却翻译成“心理作战”,这并未摆脱“战”的痕迹,所以值得商榷.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战略、战术的发展,心理战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的普遍现象,它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重要.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到英阿马岛之战,从美军入侵巴拿马到多国部队进攻伊拉克,心理战越来越显示出它具有神奇的、特殊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它是区别于陆战、海战、空战的第四种作战形式.人们对心理战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其应用的领域也冲出了军事领域,而走向了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文化斗争等等人类社会斗争的众多的领域,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战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在当代,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西方国家,把心理战不仅看成是一种重要的战争样式,而且认为在和平时期也是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争取中立国和同盟国上也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心理战究竟是什么呢?

美国陆军1982年度《作战纲要》中关于心理战的定义为:“心理战是为了达到长远的和当前的目的,而采取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变心理战对象的态度和举止的宣传活动和其他心理战方法,是指挥官向敌方军队和民众做工作的重要手段.若与其他行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心理战就可以相对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与此表述相类似的还有美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1986年版第8册第616页)中对心理战的定义是:“在必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支持下,利用宣传来反对敌人,这种宣传一般是为了瓦解敌人,使其丧失斗志.”上述观点,强调了心理战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系,克服了心理战的“唯军事论”的局限.美国人的解释是只强调了进攻性的心理战,而忽略了心理战的防御性和在争取中间力量方面的作用,因而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个缺陷.

英国人认为,心理战就是征服人心的战争,英国《当代朗曼英语词典》中,将心理战表述为:“心理战是通过无线电广播散布恐怖、不安和不同政治利益所采取的削弱敌人斗志和忠诚的行动.”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分析指出:“一个战略思想家应该着眼于'麻痹’敌人,而不是如何从肉体上去消灭他们.就战争的较低阶段来说,在战斗中杀死一个,只不过是这支军队损失一个士兵而已,但是精神受到震撼的人,就可以成为恐怖病菌的传播媒体,足以造成一种恐怖现象.在战争的较高阶段,如果使对方的指挥官在心理上受到震撼,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在心理上受到压迫,那么这个政府所拥有的一切作战力量也有可能被抵消.这正如下述一种情况,两只手都麻木或瘫痪了,刀剑必然会从手掌中掉下来.”英国人号称是心理战的“行家里手”,特别在战争宣传方面,英国人干得很出色(最早发明用传单宣传的是英国军队的中校温斯顿).所以从心理战的手段上看,英国人只偏爱无线电广播,认为心理战的手段就是无线电广播.而忽视了其他众多的手段同样能达到影响对方心理;从心理战对象上看,则只强调削弱敌方的斗志,征服敌方心理,只有敌方.因而这种定义或表述是不全面的.

日本人把心理战称为“思想战”.战略学家原田埝在《国家战略纲要》中作了如下定义:“思想战就是给敌对国家的国民洗脑,并使他们成为我方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思想战是对政治、行政、司法、教育、文化、宣传机构等所有领域进行渗透,积极传播意识形态,通过不断努力,来改变对方的思想和信仰.”原田埝的观点突出了心理战是为国家总战略服务的,并重视心理战对人们思想和信仰的影响.但是他只重视心理战的政治斗争形式,却忽略了军事斗争、经济斗争也是重要的心理战的斗争形式.同时也忽略了心理战的防御问题,因而缺陷是明显的.

德国军事学专家认为:“心理战是在精神世界进行的战争”.1960年,西德《国防知识》载文说:“现代战争不仅在空中、陆地和海洋三种范围内进行,而且还包括第四种范围――即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里,已经开始.”这是重视心理战重要作用的观点.但这是一种“唯精神论”的心理战理论观,因为它过于强调心理战的独立性,把心理战划为区别于空战、陆战、海战的第四种战争.这种对心理战抽象地划个范围,把它孤立出来的观点,忽略了心理战的实施必须以综合国力为基础,是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文化斗争结合起来的,并为之服务.“纯心理战”是不存在的.

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中,就已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心理战思想.而心理战在战争中成功运用的事例,亦俯拾皆是.但古代的心理战思想,大都散见于各种军事、政治、思想论著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军事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一些学者也已开始对心理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给心理战下了不少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中主要的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卷》关于心理战的定义是:“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民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学术卷》关于心理战的表述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的一种作战.又称心理作战.其目的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利――从目的上可分为战略性心理战和战役战术性心理战;从性质上可分为进攻性心理战和防御性心理战;从范围上可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文化心理战等.心理战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斗争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兵不血刃的战争――心理战研究》对心理战的定义是:“心理战是一种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的作战.它以特殊的信息媒体为武器,依据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手段,对目标人或集体的心理实施攻击,使其心理产生错觉和混乱,进而导致其意志和士气崩溃,意识观念发生变化,最终改变其态度和行为.”

《心理战的理论与实践》对心理战含义的解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心理战,就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心理角逐.它既包含国家、民族、阶级之间的心理活动,又可以包括各个公司、企业、甚至个人之间的活动;既可以包括政治、军事方面的心理战,又可以包括经济、文化体育、日常交往方面的心理战: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战,也有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心理战等等,狭义的心理战:其主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在不同群体、个体间发生的心理战.在此基础上对心理战定义为:“心理战就是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信息刺激,有计划的影响和改变其理智、情感和意识,以促成己方所预期的心理状态及采用的社会斗争活动.”

《第四种战争》一书认为:“心理战是以人的心理为目标,通过多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使其朝着预定的方向变化和发展,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巩固己方阵线,分化瓦解敌人,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不战而胜的一种特殊的作战方法.”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心理战即心理征服的战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