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长期吸毒人员的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2024-07-29 19:18:03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作者 | 梁碧雯 单位 | 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寄语“佛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我说接纳过去的我,珍惜现在的我,憧憬未来的我,一定要热爱这个世界,用余生的善行偿还曾经种下的恶因,终止恶果循环。”短短一句话,是服务对象坚定维持戒毒操守的初衷,是服务对象坚守诺言参与公益服务的动力,也是丈量服务对象今后行为举止的道德标尺。社会工作者说“我们遇到的每个人或者每件事都是必然的,他们一定能教会我们一些道理,一切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愿陪伴你度过人生浮沉,我愿参与、见证你的每次成长,请继续坚信、追求心中的美好,愿你历尽千帆,初心不改,破浪而归!”一、案例背景介绍服务对象陈某(化名),男,51岁,社区戒毒人员。自述从1990年开始接触海洛因,截至2020年吸毒时长达30年,期间,服务对象被查获次数共计12次。2020年5月至6月,服务对象被外区派出所连续查获两次,行政拘留共计4天,因其确诊艾滋病不能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服务对象重新被判处社区戒毒后,依然摆脱不了海洛因的诱惑,释放当天马上联系朋友购买海洛因进行“还心愿”,朋友回应其货源紧缺建议服务对象稍作等待。频繁的查获和未能及时满足需求致使服务对象爆发了强烈的改变渴望,服务对象积极向社会工作者及家人求助,踏上一段真正戒断毒瘾的旅程。(一)岁月不“光辉”改革开放初期,服务对象中学毕业后就到工厂从事流水线生产工作,20岁的年纪恰好青春少年,对外界充满好奇,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体验。那年夏天,朋友表现神秘,邀请服务对象一起参加“买米”狂欢活动,服务对象带着对“买米”二字的疑惑如期参加了聚会。在聚会上,朋友拿出了一包白色的粉末,现场示范用鼻子吸食。服务对象环顾四周,发现朋友和同事争先抢后吸食白色的粉末,他们表情沉醉,似乎在品尝天下珍馐,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服务对象抢到剩余的粉末,一股气全吸入鼻子,紧接而来的是全身神经快速舒张,精神和肉体飘飘然,经过这样的刺激体验后,服务对象逐渐对海洛因成瘾。此后,海洛因价格飞涨,服务对象的吸毒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能继续吸食毒品的欲望,服务对象愈加频繁更换工作,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从餐饮招待、保安到送货员等前后更换了6种不同的岗位,最后连微薄的月薪也支付不起吸毒费用,服务对象将注意力转移至家庭,在家里翻箱倒柜,偷走了母亲仅存的应急资金,气得母亲捶胸顿足。直至2002年,因共用针筒,服务对象确诊艾滋病,日后服务对象更是以艾滋病作为“免死金牌”复吸行为越加猖狂。服务对象评价过往“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吸毒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觉得自己是古惑仔,得到所谓'知己’的认同,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太傻了!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如果可以重来,我也想拥有一段光辉岁月。”(二)溺爱的尽头是深渊服务对象在家排行老小,因身体疾病问题一直未婚,哥哥早已成家立业,目前服务对象与母亲、哥哥和嫂子一起居住。小时候,服务对象在班级里是最顽皮捣蛋的孩子,偶尔的闯祸都是由母亲出面解决,服务对象失去正视错误的机会,仗着母亲的宠爱和无数次原谅,服务对象沉溺于毒海无法自拔。在12次被查获期间里,服务对象被判处强制隔离戒毒多次,母亲每次探访的背影也逐渐从直挺的腰板变得佝偻,而母亲每句嘘寒问暖都像一把刀子,深深刺痛了服务对象的自尊心。释放后,服务对象继续依赖海洛因度日子,曾三次被母亲撞见在房间里吸食毒品,母亲无助地哭泣,耐心劝导服务对象“儿子,你还是听我劝吧,继续吃下去你的身体承受不了,你当作是可怜一下妈妈吧,我不想到去世的那天你还在强戒所,没人帮我送终。”正所谓“人心肉做”服务对象对母亲是充满愧疚和矛盾的,想要弥补些什么,却无从下手。哥哥和嫂子偶尔会跟服务对象“谈心”,哥哥和母亲站立的角度一致,无论服务对象过往犯过多少过错,他们都会选择原谅,而嫂子对服务对象的复吸问题则一直颇有怨言。家人的无条件接纳犹如双刃剑,给予服务对象鼓励和希望的同时,进一步放纵了服务对象的私欲。(三)假如我是成功的戒毒榜样服务对象在面谈中分享道自己有一位朋友,戒断毒瘾多年,现在成为了街道的热心义工,日常主动协助街道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在其街道的带领下,朋友深入校园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戒毒故事,警醒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服务对象讲述朋友的成功经验时,语气激昂,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服务对象喃喃自语道“我以这位朋友为荣,如果有机会,我也很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戒断毒瘾、断除心瘾绝非易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愿意以志愿服务、分享戒毒感悟的方式回馈社会,假如我是一个成功的戒毒榜样,我会用尽下半生的时间来帮助难以戒断毒瘾的戒毒人员,协助社工以面谈、探访的方式帮助他们脱毒,再者以入校园、入场所的宣传形式分享戒毒故事,加强社会人员的防毒意识,使他们免受毒品的侵害。”可是,在现实生活里,服务对象的生活充满压力和焦虑,每月尿检前一周的时间里,服务对象自行停止吸食毒品,待身体完成代谢后,再配合相关检测工作,加上服务对象半年一检的毛发筛查结果为阳性,派出所将增大对服务对象的排查力度,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秩序,服务对象的理想与现实形成强大的落差感。二、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从服务对象及其日常接触较多的朋友、社区居委处收集整合资料信息,综合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观察和分析,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了诊断,评估了需求。(一)溺爱型教养模式增强受挫体验,造成无法戒断的假象服务对象年少时,每次在学校犯下小错,母亲都会替其出面解决并将错误归咎到外界因素影响,服务对象未能从小错中汲取有效教训,反而助长了服务对象迈向大错发展。从每次强戒探访及家庭成员的谈心中,家人无时不向服务对象传递的观念是“我们是一家人,无论你犯下多大的错误,血浓于水,我们都不会离你而去,希望你能改过自新。”服务对象在原生家庭里得到的是有恃无恐的爱,在溺爱的加持下,服务对象认为“无论我是否成功戒毒,家人对我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在服务对象尝试的多次自主戒毒计划里,均没能熬过戒断症状的出现。屡战屡败,频繁的失败经验使得服务对象没有信心再尝试戒毒,且认为戒断毒瘾是人生中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二)社交圈子分化极端,自控能力薄弱触发复吸行为服务对象的交友圈子里一半是正在吸食、贩卖毒品的道友,另一半是成功戒断毒瘾多年的朋友,两类朋友如正、反两面,一面代表着满足吸食毒品的欲望和冲动,另一面则代表戒断毒瘾的道德约束,服务对象周游于正与反之间,吸食毒品能使服务对象获得短暂的快乐,可是快乐过后将被道德谴责取而代之。服务对象多年吸食毒品的经验倾向于享乐主义,加之自控能力微薄,日常联系较多的道友对服务对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们不断向服务对象伸出橄榄枝,告诉服务对象哪里能购买便宜的海洛因,相约时间一起参加“买米”聚会活动,甚至介绍服务对象从事违法犯罪的“工作”以获取高额收益。面对道友的热心邀请,服务对象盛情难却,再次触发复吸行为。(三)生活方式单一,缺少精神寄托导致戒毒动机减弱服务对象确诊艾滋病后处于无业状态,一直依靠低保和住房补贴维持生活。经了解,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只有观看新闻报道和遛狗,一天里90%的时间待在家里休息和观看新闻,剩余10%的时间用于公园遛狗。服务对象的生活如两点一线,固定的生活安排给予了服务对象更多对毒品想入非非的机会。劳动是一个人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体现,服务对象失业多年,生活里唯一的盼头就是每月发放救助金的时刻,服务对象不能从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无法进行自我实现,而生活中也并未出现能够使服务对象产生心理依托的事物,导致服务对象无心戒毒。三、服务计划(一)服务目标及计划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社会工作者制定了介入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1.短期目标1)试行戒毒行为奖惩机制,成功维持一个月的戒毒操守2)学会换位思考,合理看待家人的宽恕2.长期目标1)坚持执行戒毒行为奖惩机制,成功维持一年的戒毒操守2)改变现有生活模式,培养至少两个以上新的兴趣爱好,实现精神寄托3)培育成为同伴教育员,完善自我认知,以榜样力量的作用正向影响社会,提升自我效能感(二)服务策略1.行为主义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积极强化是指向对象增加愉快的刺激,使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负强化是指向对象撤销厌恶刺激,使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而惩罚则是为了停止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在个案跟进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为激发和维持服务对象的戒毒动机,利用戒毒行为奖惩机制,对服务对象表现正向行为如保持尿液、毛发检测结果为阴性,以获得慰问礼品与同伴教育员培育机会的奖励增强正向行为的发生频率,当服务对象的检测结果出现阳性情况,合理运用惩罚手段如撤销奖励等停止此类行为的发生频率,通过持续实施戒毒行为奖惩机制,重塑服务对象的正向行为。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经持续跟进引导,服务对象有意愿向更高层次的同伴教育员发展,并以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回馈社会,对于服务对象来说,以微薄之力回馈社会便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一)积极关注,破解阻抗随着社会工作者不断深入了解,发现服务对象分享的信息资料前后矛盾,在后续的面谈中,社会工作者不再限定谈话目标,反而将话语主动权交给服务对象,以分享生活、体验生活为主引导服务对象进行表达,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表示积极关注,认真聆听服务对象的每次分享,在轻松、安全的面谈氛围下,服务对象也逐渐卸下身上的防御盔甲,开始愿意以讲故事的方式向社会工作者讲述那段并不光彩的岁月历史。社会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同理服务对象过往的消极经验,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二)评估戒毒意愿,商讨制定目标服务对象最近一次复吸行为发生在2020年5月,社会工作者依据项目«戒毒行为评估量表»对服务对象的戒毒意愿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服务对象有强烈的戒断渴望。经沟通协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同制定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为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实现目标,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身边戒断多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朋友为例,引导服务对象向成功戒断毒瘾的朋友看齐,支持服务对象与此类朋友交往,多交流戒断经验。(三)实施戒毒行为奖惩机制,关注戒毒操守维持情况为进一步鼓励服务对象执行戒毒计划的积极性,社会工作者制定戒毒行为奖惩机制,1.奖励方面①每月尿液检测结果为阴性,奖励慰问品大米一袋;②不定期进行尿液检测抽查,检测结果若为阴性,奖励慰问品大米一袋;③半年毛发检测结果为阴性,奖励报名参与同伴教育员培育机会。2.惩罚方面①每月尿液检测结果为阳性,取消奖励物资大米一袋;②不定期尿液检测结果为阳性,取消奖励物资大米一袋;③半年毛发检测结果为阳性,取消参与同伴教育员培育资格,重新执行戒毒计划。服务对象愿意接受戒毒行为机制的挑战,并表示“自主戒毒多次都以失败告终,我已经很久没尝试重新戒毒,这次在社工的陪伴和督促下,我想再次挑战自己!”社会工作者长期跟进服务对象定期或随机抽查的检测结果,做好相关记录证明,按照戒毒行为奖惩机制对服务对象进行奖赏,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四)对家人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合理看待家人的宽恕在一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以换位思考切入话题,引导服务对象分享在吸食毒品30多年的时间里,母亲与服务对象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服务对象爽快回复“我的家人对我很好,无论我的过去有多么不堪,他们都对我不离不弃。”在封闭,安全的面谈环境下,社会工作者以游戏互动方式提醒服务对象对提问无需过度考量,将心中所想及时反馈便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抛出问题“接下来需要你进行换位思考,现在你是妈妈,你想对儿子说些什么?”服务对象沉思,小声说道“我会跟儿子脱离母子关系,这三十多年,儿子为了吸食毒品偷了我很多钱,屡教不改,我对他失望透顶。”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分享了日常服务中遇到的戒毒人员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指出在换位思考中,服务对象作为母亲角色尚且做不出原谅儿子的决定,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母亲每次选择原谅的背后都是一份对服务对象戒断毒瘾的期待。服务对象有所感触,分享道“我母亲现在八十多岁了,她身体情况不太好,前段时间去菜市场的路上摔裂了股骨,在进行手术时,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紧张,害怕母亲会离我而去。而我是艾滋病患者,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到最后也许是我陪伴母亲走完最后的路,也有可能是母亲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吸食毒品迷迷糊糊过了前半生,后半生我会珍惜家人,好好陪伴母亲。”社会工作者肯定了服务对象的想法,鼓励服务对象回家后多陪伴母亲,向母亲袒露心声。(五)发掘兴趣爱好,寻找精神寄托因服务对象生活安排固定,为引导服务对象积极健康生活,找到精神寄托,缓解生活乏味感,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布置了为期一个月的家庭作业,作业内容如下:①每周通过面谈或微信聊天的方式向社会工作者分享近期发掘的一项新技能;②每周至少外出一次,外出时间需超过30分钟,可以到博物馆、戏剧院、著名景点进行打卡。在一次面谈中,服务对象分享道“每周的任务其实是重新认识自己和学会走出家门,感受这个世界美丽的事物。近期,我的抖音视频号关注了一个青年文武生陈俊旻,他功架扎实,造型威武,扮相英俊,富有朝气,我刷遍了他的每个视频,没想到我这个年纪竟然还有追星的冲动。我加入了陈俊旻的粉丝团队,定期与粉丝到戏剧院观看陈俊旻的演出,为他送上鲜花捧场,平时也在线上与其他粉丝进行互动,一起学习粤剧。”经详细了解,服务对象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学习粤剧文化还接触了佛经,服务对象认为粤剧和佛经都属于一种文化符号,非常值得学习和参详,当服务对象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就会通过抄写佛经,聆听粤剧或梵音使心情平复下来,摆脱毒品困扰。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新发掘的兴趣爱好表示大力支持,同时以学习者的角色倾听服务对象从粤剧和佛经中学习到的道理知识。(六)培育成为同伴教育员,完善自我认知,实现自我价值按照戒毒行为奖惩机制,服务对象2021上半年的毛发检测结果为阴性,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兑换奖励,协助服务对象填写同伴教育员申请等书面材料,并邀请服务对象参加同伴教育员培育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里,服务对象认识了很多比自己戒断时间更长的同伴教育员,服务对象分享道“在小组里我觉得自己挺自卑的,他们的戒断时间都比我长,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社会工作者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回应服务对象“你虽然是戒断时间最短的同伴教育员,但是你在小组活动里表现是最积极的,还为我们后期开展的志愿服务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意见。”服务对象带着自卑感积极参与小组及志愿服务活动,在心理游戏“我是谁”互动中,服务对象敢于进行自我暴露,向社会工作者及同伴教育员讲述了人生最愧疚的一件事——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无法陪伴父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服务对象眼睛闪过泪光,其他同伴教育员纷纷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同时也有感而发,分享了自己人生的类似体验。在同伴教育群体中,服务对象获得了肯定与支持,也从其他成员的鼓励与掌声中,逐渐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同伴的信任与友爱使服务对象的自卑感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志愿社区禁毒宣传活动中,服务对象与同伴教育员主动协助布置场地,搬运沉重的宣传展板与沙袋,活动结束时服务对象对身上志愿工服被汗水浸透却全然不知;为推动一元公益特色项目发展,服务对象以同伴教育员身份深入社区动员居民为困难戒毒康复人员捐赠善款,当遇到不理解甚至恶言相向的居民时,服务对象展现较高的服务素质并向居民耐心解释一元公益项目善款捐赠去向等等。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分享“我一直相信'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世人皆应行善积福 ’。我认为做志愿服务就是在行善积福,我不会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我脸皮够厚,哈哈哈哈!”服务对象胸襟阔达,思想积极,并表示有意愿往更高层次的同伴教育员发展,提出愿意协助社会工作者为难以戒毒毒瘾的戒毒人员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并能够以“同路人”的身份参与禁毒宣讲教育活动,尽己之力,回馈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工作者将陪伴、引导服务对象向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出发。五、案例评估(一)评估方法观察式评估:通过观察服务对象各项吸毒检测结果及参与小组活动、志愿服务表现情况来评估服务成效。满意度评估:通过服务对象的自评,了解服务成效。(二)评估结果1.严格落实戒毒行为奖惩机制,成功维持戒毒操守一年在社会工作者的陪伴和引导下,服务对象向戒毒行为奖惩机制发出挑战并获得初步成功,从2020年7月开始,每月的尿液检测及不定期抽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21上、下半年的毛发检测结果也为阴性,服务对象由此获得慰问小礼品及培育发展成为同伴教育员的机会,戒毒行为奖惩机制有效增强了服务对象戒断毒瘾的积极性。2.珍惜家人在身边的日子,努力补救曾经犯下的错误经历母亲股骨修复手术后,服务对象体验到生死无常,更加珍惜陪伴家人的时光。服务对象定期陪同母亲到医院做康复训练,在周末假日,服务对象带上母亲到戏剧院一起欣赏粤剧演出,缓解母亲对术后康复的消极情绪,在服务对象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康复情况良好。家人对服务对象的持续关注和期待下,使得服务对象更加坚定戒断毒瘾的决心,为在家人心里重塑形象做出更多的努力。3.成功发掘新的兴趣爱好,摆脱毒品困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服务对象见识了粤剧本土文化的魅力,服务对象更是通过追星途径认识了拥有共同爱好的粉丝团队,成功开拓了新的社交圈子。在偶像及粉丝的熏陶下,服务对象开始学习粤剧各种唱腔,并将粤剧、梵音、佛经等兴趣爱好融入生活,转变成个人的精神粮食,通过学习粤剧、聆听梵音、抄写佛经使得心境平和,摆脱毒品困扰。4.成为同伴教育员,全面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经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同伴教育员培育小组活动,并通过小组活动全面认识了自我,在同伴教育群体中凝成一股强劲的聚合力,获得了朋辈群体的鼎力支持。截至2021年9月,服务对象参与志愿服务3次,累计服务时数7小时,活动受益人次达600人。9月17日,服务对象作为同伴教育员代表出席2021年街道中秋慰问活动,在会场上,服务对象自信满满就参与同伴教育员小组培育活动及志愿服务体验发表讲话,领导现场为服务对象颁发荣誉证书,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服务对象以榜样力量作用动员街坊积极加入禁毒志愿服务队伍,正向打破戒毒人员传统的刻板印象。从每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分享来看,服务对象认为成为一名同伴教育员,认真投入每次志愿服务,尽自己一份力量向社会大众普及禁毒知识,就是在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六、专业反思(一)善于把握戒毒时机多次发生复吸行为的服务对象内心是矛盾和纠结的,一方面,他们渴望戒断毒瘾,回归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多次戒毒失败的经验使他们失去自信心,受挫体验感增强,导致戒毒失败。在复吸人员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让服务对象产生强烈戒毒意愿的事件,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找到戒毒契机,并引导服务对象利用戒毒契机开展戒毒计划。(二)相信复吸人员的戒断决心 赞 (0) 相关推荐 心理科普丨家庭因素引发的戒毒人员心理困惑与调适 节选自林信洁著作<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指南> 亲情关系中的角色和关系处理 1 戒毒人员家庭角色和关系的不和谐的表现 我国近几十多年来,吸毒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的公害,吸毒人 ... 你认识的吸毒者后来怎么样了? 你身边有认识的吸毒人员吗?他们后来过得怎么样? 可能多数人生活圈中并没有这么一个人,一想起他/她就能联想到毒品,联想到吸毒,最终想到这个人最后的结局.但不可否认来说,也有人有着失去至亲挚友的惨痛,从此 ... 【戒毒百科】海洛因的戒断症状有哪些 长期吸食海洛因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毒瘾发作时,吸毒者会呵欠连天.眼泪盈眶.烦躁易怒.不安等. 海洛因的戒断症状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逐渐形成了在海洛因作用下的生理平衡 ... 怎么发现身边吸了海洛因的人?关键证据是这些... 吸食海洛因的表现很多,除了一些躯体上的症状,我们还可以看到和吸毒前相比,吸食海洛因的人在行为上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巧让我们辨别出哪些人是爱吸毒的人群,从而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提高自己的警惕心 ... 【戒毒百科】吸食麻古毒瘾发作一般有什么感觉? 吸食麻古产生的躯体戒断症状.体征通常不明显,不会像海洛因的表现出流鼻涕.打呵欠:四肢疼痛:情绪抑郁.焦虑:食欲减退.血压增高等明显的躯体戒断症状. 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感 麻古吸食者通常脸色发黄发黑出油. ... 戒毒中常说的“心瘾”是什么? 以往众多认知中,吸毒成瘾戒不掉是成瘾者意志力太薄弱,实际上这种慢性.易复发脑部疾病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科学治疗,而这其中对心瘾的治疗更是关键. 心瘾,是患者在精神上的变异 吸毒成瘾的人常说&quo ... 【康达纪实】22岁女孩主动戒冰毒 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十分突出,全国现有234.5万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而其中不满18周岁的4.3万名,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很多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误入吸毒的歧途, ... 多数家属都选择的自愿戒毒,有什么好? "除了报警,我们也实在找不出其他好的办法了!"面对家庭成员吸毒成瘾这个问题时,有家属仍十分纠结,不报警吧,家人管不住:报警吧,以后这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湖南康达的宣教专员在长沙 ... 精要治疗模式下,吸毒人员的救助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唐穗婵 单位 | 广州市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1.服务对象个人信息:小迪(化名),男,40岁. ... 一个人也精彩:生态视角下的精神康复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昌丽娟 单位 | 深圳市龙岗区康健助残综合服务中心 文章导读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深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该理论认为人生 ... 优势视角下高龄独居长者的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黎诗敏 单位 | 广州市荔湾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 案主背景简述 1.个人及家庭背景简述 李婆婆,86岁,退休前为电工. 2.身体健康生理 ... 如何做好家庭关系的调适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罗菁莉子 单位 | 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一)案主基本信息 案主G,女,36岁,已婚待业.丈夫40岁,两人共租在深圳市 ... 如何做好农村独居残疾老人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赵流琴 一.个人背景 1.成长经历以及家庭关系 案主丁某,女,78岁:案主出生时,本是正常人,身体无残疾:在其读小学的时候,由于课后上厕所时, ... 社工如何做好精神健康救助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苏 晟 单位 | 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社工部 一.个案背景 (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赵青(化名,下同),男,55岁,山西省沁水县某 ... 如何开展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管理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郭海涓 单位 | 中山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身:案主,女,18岁,身体微胖,眼睛有时出现不自觉向上翻的情况,患有精神疾病 ... 社工如何介入“单亲家庭”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邓雪梅 单位 | 贺州市平桂区社会工作协会 一.案例背景 1.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小美(化名)为11岁女孩,读小学五年级,单亲家庭,性格 ... 社工如何做好“哀伤辅导”? | 社工案例计划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李谦仟 单位 | 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 一.背景资料 (一)服务对象姓名 小若(化名) (二)接案原因 1.案主送别了平日里最关爱她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