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人到南方,最怕染上一种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大哥一心为国,上表谏皇帝千万莫迎佛骨于大内。然在皇帝看来,韩愈此举,乃是让我不爽,让我不爽,就是害国。在韩愈朋友们营救之下,唐宪宗没把他杀了,而是贬为潮州刺史。
刺史啊,大官,可咱们的韩先生怕啊。他觉得,广东瘴疠之地,必然是有去无回。侄儿啊,我晓得,你肯定是来给我收尸的吧。
(韩愈图画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韩愈命好,只在潮州待了八个月就被召回京了。且还留下了以文祭鳄除害的佳话。然而,几百年后的明朝,人们对南方仍有着莫名的恐惧。
万历年间的王士性,乃是与徐霞客齐名的明朝旅行家。他用一双脚,丈量了祖国的大河上下,高山滨海。其中,在被人视为畏途的岭南瘴疠之地,转了整整四年。用现身说法,向世人证明,南方,虽然确实有瘴气,但绝不可怕,只要能做到几点,活得有滋有味,一点也不难。
他在书中,先提到了潮州。
他说,潮州在唐朝时“风气未开,去长安八千里,故韩文公以为瘴疠之地”。但我大明的潮州,可完全不一样了呀——今之潮非昔矣,闾阎殷富,士女繁华,裘马管弦,不减上国——跟中原那些地方,一点也不差。只不过,因为那里还是有鳄鱼,所以,继续被朝廷当成流放官员之地。
(潮州古镇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又来到了广西,说此地“石山分气,地脉疏理,土薄水浅,阳气尽泄,顷时晴雨叠更,裘扇两用,兼之岚烟岫雾,中之者谓之瘴疟”。显然,他觉得,广西确实是有瘴疠的。春有青草瘴,夏有黄梅瘴,秋有黄茅瘴,只有秋天过后,才稍微安全一点。
从广西又到了云南。在这里,就更凶险了,“余入景东,过一地长五里,他草不生,遍地皆断肠草,舆人驰过如飞。似此之地,安得不成瘴也?”
天啦,到处都是断肠草,这种地方,怎么可能不生瘴疠呢?他还说,云南人不管男女老幼,都会在袖子里藏一些断肠草,“以备不测之用,其俗之轻生如此”——云南人时刻准备着自杀?恐怕这只是王士性的想象吧。
既然南方确实不安全,那么,如何破解呢?
当地人的方法,就是吃槟榔。
王士性观察到,广东与云南人,都吃,但制作方法却不一样。“广似鸡心、如果肉;滇如羌核、似果壳。滇止染灰,亦不夹蒌叶。”
如此看来,如今湖南人喜欢吃的槟榔,是滇式的;而我之前上班的厂里,台干们喜欢吃的,是广式的。
然而,王士性却不信槟榔真的可以避瘴疠。他说,“渠土人食者,惯耳”,不过是习惯罢了。而我,拖着病体到了广东,到了云南,前后四年,没吃槟榔,也没死呀,还活得好好的呢!
那么,还没习惯南方水土的人,到了此地,该怎么办呢?
其一、戒食肉,也就是节食。
其二、绝房帏,也就是寡欲。
其三、戒动情,别动不动就生气。
其四、吃一点平胃、正气二散,预防一下。
(古人觉得山深生瘴气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五、不要吃夜宵。如果硬是要吃,那就像当地人一样吃槟榔助消化吧。什么?吃不惯槟榔?那就闭嘴别吃夜宵了。
其六、忌早起。起床后,“即以杯酒实之”,先喝一杯酒。
以上六点,乃是王士性游岭南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否对人人皆适用呢?他不敢打包票。但估计对很多人,是有用的。
一句话,直到明朝,北方人到南方,还是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有一定风险,却也并非没有破解之道。不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