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合纵、连横,动荡不定。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义、公子成,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改革军事已经想了很久。有一天,他对楼缓说:“咱们北边有燕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秦、韩等国,中间还有中山。四面八方全是敌人,什么是咱们的保障呢?自己要是不再发愤图强,随时都能给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做好些事情。我打算先从改革服装着手,接着说可以改变打仗的方法。你瞧怎么样?”

  楼缓说:“服装可怎么改呢?”

  赵武灵王说:“咱们穿的衣服,袖子太长,腰太肥,领口太宽,下摆太大。穿着这种长袍大褂,做事多不方便。”楼缓把话接过去,说:“还费衣料。”

  赵武灵王把袖子晃了晃,下摆兜了兜,说:“多费衣料倒在其次,穿上长袍大褂,不但做事不方便,而且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干起活儿来就迟慢。因此,也就减少了急起直追的精神。全国的人全都这样,国家哪儿强得起来?我打算仿照胡人(西北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风俗,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儿的短褂,腰里系(jì)一根皮带,脚上穿双皮靴。穿上这种衣服,做事方便,走路灵活。你再想大模大样、摇摇摆摆地走也就办不到了。”

  楼缓听得很高兴地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打起仗来灵便,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是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就是有马,只知道用马拉车,可不会骑着马打仗。我打算穿胡人那样的衣服,学习胡人那样骑马射箭。那可多么灵活!”

  楼缓听得来劲,就去告诉肥义,肥义也很赞同。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楼缓和肥义,都穿着小袖子的短战衣出来。一般大臣们瞧见他们这个样子,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赵武灵王跟那两位大臣犯了疯病呢。赵武灵王把改变服装的事宣布了。大臣们总觉得这太丢脸了。这不是把中原的文化、礼义都扔了吗?可是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不可。他拿种种理由把他那个最顽固的叔叔公子成说服了。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只好随着改了。

  然后赵武灵王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全国的军队不分将军士兵,全部穿上了胡服。在民间,有的人起头觉得有点不像样,后来因为胡服比起以前的衣服实在方便得多,反倒时兴起来了。

  赵武灵王第二件向胡人学习的事,就是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工夫,赵国大队的骑兵训练成了。军事改革后,赵武灵王亲自把临近的中山国从魏国接收过来,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的几个部族,接着打发使者去联络秦国、韩国、齐国、楚国。赵国就这么强大起来了。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不但中山、林胡、楼烦都已经收服了,还扩张势力,北边一直到代郡、雁门,西边到云中、九原,一下子增加了好些土地。

  接着,赵武灵王打算到秦国去摸摸底。国内的事由谁管呢?他见小儿子很能干,就把太子废了,传位给小儿子,就是后来称为赵惠文王的,自己改称为主父。赵主父拜肥义为相国,李兑为太傅,公子成为司马,封大儿子为安阳君。国内的政权布置妥当之后,他要动身去考察秦国的地理形势,还要去侦察一下如今在位的秦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了。

  赵主父打扮成个使臣,自称为“赵招”,带了几十个手下人,上秦国去访问,沿路察看山水要道,画成地图。他到了秦都咸阳,以使臣的身份见了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问他:“你们的国君老了吗?”他回答说:“还正在壮年。”秦昭襄王就问:“那为什么要传位呢?”他回答说:“我们的国君叫太子先练习练习。国家大权可仍然在主父手里。”

  秦昭襄王跟这位“使臣赵招”瞎聊天。他说:“你们怕不怕秦国?”“使臣赵招”说:“怕!要是不怕,就用不着改革服装,练习骑马射箭了。好在如今敝国的骑兵比起早先来增加了十多倍,大约能够跟贵国结交了吧!”秦昭襄王听了这话,还挺尊敬他。“使臣赵招”辞别了秦王,回到驿馆里去了。

  当天晚上,秦昭襄王想起赵国使臣的谈话,又文雅、又强硬,态度又尊严、又温和,倒是个人才。他还想跟他谈谈。第二天,秦昭襄王派人去请他。“使臣赵招”的手下人说:“使臣病了,过几天再去朝见大王吧。”就这么又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赵国使臣,一定要他去。可是“使臣赵招”不见了,他的随从人员也不见了,使馆里只留下一个人,自称是赵国的使臣赵招。

  秦昭襄王的手下人就把他带到秦昭襄王跟前。秦昭襄王问他:“你既是使臣赵招,那么上次见我的那个使臣又是谁呢?”

  真赵招说:“是我们的主父。他想见一见大王,特意打扮成使臣。他嘱咐我留在这儿给大王赔罪。”

  秦昭襄王咬牙切齿地说:“赵主父骗了我!”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三千精兵,连夜追上去。他们追到函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的使臣已经出关三天了。”泾阳君白跑一趟,只好回去向秦王报告。秦昭襄王没有办法,索性大方点儿,把那个真赵招也放回去了。

  赵国的改革,也增强了合纵国的力量,对秦国也是一种威慑(shè)。

(0)

相关推荐

  • “胡服骑射”究竟是什么?竟能让赵国迅速崛起,成就顶级强国

    周王朝衰微后,天下进入了春秋时代,出现了春秋五霸并列的局面,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分裂为韩.魏.赵三国,至此战国七雄的局面正式形成,七国自然有强弱之分,自然也就带来了战乱,尤其是塞外的胡人,眼见中原动乱不 ...

  • 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是赵国的第一位王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魏惠王立即联合秦.楚.燕.齐四国,以参加会葬之名,各派精兵数万,意图趁赵国国丧,新君年幼之际,伺机攻赵. 对于当时只有十五岁的赵武灵王来说,刚失去了父亲,就面临着身死国灭的 ...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一遭又如何?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对外征战方面绝对是一代雄主,但在治国治家方面就不那么英明了.不过在他身上除了这些大事值得大书特书,还有一些趣事说来也非常有意思. 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使 ...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登上历史舞台

    赵武灵王的心病 中山国雄踞在河北中部一带,几乎将赵国一分为二,是赵武灵王的一块心病. 赵武灵王即位后,每次想起中山国,就会感慨地说道:"现在中山国在我赵国的腹心,几乎将我们一分为二,而我们的 ...

  • 俗话说“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

    "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句话经常会在说书先生那里听到,甚至在我们经常听到的相声里,郭德纲先生也经常会说起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每次随口而出,总会让人有一种威风八面的感觉.还 ...

  •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 !

     01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 ...

  •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

    读史明志,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 ...

  • 吹箫引凤的历史典故

    <吹箫引凤>是一则与华山有关的.流传久远的`美丽的神话传说.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 ...

  • 从炎黄尧舜到崖山海战,历史典故让您读懂半个中国

    读史使人明智,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 ...

  • 100个精彩的历史典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 ![心]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 !(建议收藏)

    - 01 -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 ...

  • 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

    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 来源:   2010-03-09 13:40:55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