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物欲的世界,“守心如玉”四个大字像四声惊雷 | 齐世明

文/ 齐世明

最早听闻“包浆”,是20年前春游浙江绍兴。造访鲁迅先生之故乡,不能不乘因周氏兄弟多番书写而著名的“乌篷船”。上得船来,抚摸把手,凹凸起伏,虽油漆斑驳,仍显黑黝黝的色泽,令笔者目光凝聚。船夫笑着解说:这叫“黑漆古”,也就是一种包浆。

何谓包浆?是以器物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其实就是“光泽”,是古玩的“年轮”。既然是承托岁月,年代愈久的东西,则包浆愈厚。那么,同样经过岁月磨砺,大至人文、小至人生,是不是同样有包浆存焉?

譬如对某些恒常价值观念的奉守与坚持。譬如老派知识分子气质,眉眼间的雅致、衣袋里的手帕,言语中的恬静、步履的从容,又或者是握笔久久而坚韧存之的留痕——中指上厚厚的一层,绽开的是对你孜孜创作的奖赏——茧花,也是“包浆”之花。

影视演员咏梅,于年届半百之际双喜临门:连获中外两项电影女主角奖。面对采访镜头时,她却提出别人难以理解的特殊要求:“我的图,能不能尽量不修?非修的话,能不能不要把我的皱纹修平了?”闻者自然会生出疑问。咏梅一笑回答:“皱纹,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精彩!话未落地,咏梅的脸上似已熠熠生辉,那是包浆之光!

更令人敬佩的是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秦怡。今年年初,秦怡在医院度过了她99周岁生日,红烛灼灼衬着她的银发闪闪,顿显一种“包浆”之美。虽经风霜浸染,却尤显精神。

人生之树,年轮增密,必然地树纹(皱纹)深刻,枯叶(银发)日增——这秦怡头上的银发、咏梅脸上的皱纹,正是命运之河的收获、人生大树的馈赠。其包浆之光,是金色年华与峥嵘岁月在闪闪发亮!

包浆是成熟,但不是油腻,尽管盘文物有时也需要抹一点儿油。油腻是一种折磨人的庸俗感。无论青年,还是中年,沾上油腻就很难甩掉了。

包浆更显质感与味道,但不是世故与老旧,尽管包浆深蕴岁月之磨难、时代之沧桑。

花有千种,人有万样。包浆也非一样一式。

在一些会场上,你能看见有些人埋头做着一件事:盘——一边悄悄地向掌中的“宝贝”呵气,一边用各种搓澡巾“定式”地搓呀揉啊。而在工间午休乃至各种饭局上,玉佩、佛珠和手链自属永不过气的话题之一,当然,中心思想是包浆。由此,包浆成了这个时代的一种隐喻,也是一种象征吧?

稍有闲,你便盘,盘弄把玩,用手细致地摩挲,用体温打磨;殊不知,时间和俗世也在盘人。

当皱纹不经意地出现,当风霜渐侵鬓发,你能像秦怡、咏梅那样超凡脱俗地笑对吗?更多的恐怕是,到处搜索适合的焗油膏和除皱霜,或在衣饰上下功夫,一句话,殚精竭虑地修饰——掩饰。

更要命的是,当下社会的两只“魔爪”——恶俗的右爪与功利的左爪不懈地盘你,渐渐地、悄悄地,你的思考与阅读的能力干涸了,你冥想或眺望的姿势僵直了,你感受或歌哭的本能锈蚀了。

面对生活的风吹日晒、粗粝揉搓,面对社会的名欲利欲、复杂纠葛,你能打磨出思想的包浆、人生的包浆,坦然笑对吗?这一包浆是高贵的,也成了人们真正的需要、应有的坚守。面对物欲的世界,“守心如玉”四个大字像四声惊雷,震撼人们的心谷。

其实,中国人对于柔润包浆的追求,应该源于悠久的玉文化——所谓“温润如玉”,正是包浆的最高境界;而守心如玉,则是上苍对现时腰包凸起、满面油光的国人的谆谆教诲。

守心如玉,由守身如玉借喻而来。守身如玉,出于《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为保持节操,像玉一样洁白无瑕。那么,守心如玉,可理解为保持信念、持守道德,使内心像玉石一般纯洁、坚定,不为如炽的物欲所迷,不被社会的浊流所染,不容他者负面的情绪与世俗功利的野马肆意践踏我们头脑中浩荡的原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