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周刊】2
一,《俄联邦文化部网站:中国人民的胜利》
中国人民的胜利。千余张影像中,不少内容是镜头重复没有专题。
斯大林奖和苏联国家奖获得者Vladislav Mikosha,前苏联电影摄影师、导演、作家,前苏联人民艺术家,以摄影师身份随电影摄制组来华拍摄纪录片。内容涉及极丰,解放上海、庆典、游行,城市风貌等内容。
它记录了卡里斯玛的不同于我们,过往看到的那些官方刻意营造的伟大叙事。有些零散的照片,但丝毫不影响按主题罗列了几组图片。回味、叙事当年往事。
鼎革时期独特的影像。现已被数字化共享,发布在俄联邦文化部网站上。
二,《600号的呼喊与细语》
我是谁?从哪里来?去哪里?
唯美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来加以调和,让人彻底堕入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绝望。
特别(菜)照片联想到了《呼喊与细语》,钟表的滴答声中开始沿用伯格曼前作《沉默》的方式。
银幕上油画般的质感显得格外贴切。片中的色彩运用是不自然的,然而这一缺点却正好符合影片的内在需要。色彩是与角色的心理与情感相联系,因此那些通常会显得做作和生硬的画面。
五种不同的钟表声音配以指针和钟摆的特写,时间在片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钟表的特写画面被穿插在影片的各个部分。伯格曼近乎自然主义地描写了病人在衰弱和剧痛中,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结。
伯格曼当年自费制作了该片,片中安娜怀抱安妮的姿势是受到了米开朗琪罗创作的雕塑圣母怜子的启发。摄影机使用的方式很特别,但在美国却没有一个发行商愿代理发行,他们一致认为该片很难盈利。该片于1973年在瑞典上映,荣获了:
第2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第18届意大利大卫奖、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30届美国金球奖。
PS:《曹杨新村扫街记录》
多年前的绿码。详看语录文字,红码还是绿码?我会不会人格分裂。
曹杨一村是新中国第一座工人新村。
1952年建砖木结构白墙红屋顶。建筑二层楼房48幢,10年后加高至三层成行列式布局。
解放后的上海土地上,曹杨新村融欧美、前苏联于一体“先生产后生活”、“舍小家为大家”。布局与当时提倡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适应,完备的公共设施与相对同质化的居住群体满足了上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需求,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建筑上的典型符号。
第一批入住的1002户,全部是劳模坊间又称劳模村。宋庆龄等领导人曾前往视察,接待过包括尼克松等外国元首在内的10万余外宾。
苏式小洋楼的设计者汪定曾回忆,当初的设计其实没考虑这么多,只是根据地形而成。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加入了他们的街坊式的建筑格局,造出了农庄式住宅。
“那时,我们这些欧美归国的建筑师,头脑中一直想的是欧美盛行的'邻里单位’思想,就是在社区的中心造公共建筑,比如学校、银行、邮局等,然后在周边造居民房。”
“居住区”概念来自前苏联。提倡在社会主义大城市中按照区来组织人民社会政治生活,配置相应的服务系统。社区内住宅的密集分布,公共空间相对充足但私密空间受到严格限制(人均居住面积小于4平方米)的特色。
2004年,曹杨一村被列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成为上海“社会主义工人文化”的象征。
5村大图为网友吉励本周拍摄
三,《路边观棋不语与酒吧观球宣泄》
网络照片百年来的习惯路边观棋不语,联想到了西人的酒吧观球宣泄。
深层次的理解可能不是文明两个字,这么简单。
思考中。。。。
四,《永嘉路555号艾维斯特住宅&舒伯特D.929》
永嘉路555号原为英国人艾维斯特住宅。
建于1932年德国折中主义风格,赉安洋行设计施工。
红砖,红色四坡转折的屋顶。半露的木结构,黑色砾石外墙。木百叶阳台门,鹅蛋形的窗框,铸铁栏杆上常春藤叶子花纹弯曲。
1949年后作为中科院职工住宅。20世纪60年代,罗玉君和李珩夫妇居住在二楼。李珩原上海佘山天文台台长,罗玉君1933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译有司汤达《红与黑》、乔治·桑《安吉堡的磨工》、雨果《海上劳工》、莫泊桑《我们的心》等。
坊间传说傍晚时分路过555号就会听到舒伯特D.929。
D.929:
舒伯特后期的巅峰作品之一,作品完成于1827年同年12月首演。
作品着重用富于变化的旋律来刻画心灵的起伏,技巧曲风更加成熟。第二乐章,大提琴温柔的拥着钢琴在低声歌唱着,作品呈现出一种“啼血般的美艳”听得人只想落泪。
舒伯特本人评价“它不是献给某个人的馈赠,而所有能从中发现美的人,都是它的主人。
五,《低声道别夕阳》
风吹向南方
风吹向北方
巨大的夕阳倾洒在旷野
奇异的梦境
红色的幽灵不停地前行
照耀吧伟大的太阳
人们一起沐浴你的光
白天来了黑夜来了
当我们在一起
时时歌唱忘记了时光
(拍摄者洁儿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