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四句教”,对我们做人做事有何帮助?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格言(又称四句教)出自《传习录》卷下钱德洪录篇。公元1527年9月,王阳明奉命出征前,他的学生钱德洪和王汝中讨论先生的学问,就这四句格言,两人见解不同,因而产生了分歧。
当天晚上,钱德洪、王汝中和先生一起坐在天泉桥上,各自讲了自己的观点。先生对他们的分歧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说:这四句话是我的宗旨,以后你们讲学,要以这四句话为宗旨,并嘱咐千万不要忘记。这次讲话,被称为“天泉证道”。
我们知道,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有三个:一是心即理;二是知中合一;三是致良知。他为什么又把这四句格言称为自己的宗旨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天泉证道”一年多后,王阳明就去世了,也就是说,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其意味是深远的。
“四句教”究竟说的是什么?说法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比较赞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观点。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说的是世界观
王阳明先生在这里的心之体,指的是心性本体。人的心性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人的心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自古以来有三种说法:一是性善说,二是性恶说,三是不善不恶说。王阳明说的是后者。
善恶说是应当说是一种假设,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么再恶的人也可以原谅。如果说是恶的,那么人就需要严格管理,遏制恶行的出现。
认为人心是无善无恶的,那么人的心理自由度就会宽容些,这对修心养性是有好处的。如果你认为人心的是善的,那么你就会放松了对别人的警惕;如果认为是恶的,处处提防着别人,那么心理自由度就受到限制。
如果认为人心无善恶之分,自己的内心就会和平一些,不用在某些事上纠结。比如说,你认为你老婆是恶人,那么,天天和一个恶人过日子,你的心情无论如何也好不起来。因此,我造成无善无恶心之本这种说法。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说的是人生观
心的本体是无善恶之分的,但人毕竟是活物,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当有所选择时,念头必然会动。这动的念头就是意,就是思想、思维等心理活动。
好的有益的就趋之,坏的有害的就避之,是趋之还是避之,就是意之动。意之动就是人生的态度。
心之体说是的无善恶,意之动说的是有善恶。当面对善恶时,动的是意,而不是心。王阳明一生多次平定匪患,并亲自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的态度都是非常明确的,这都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
这也说明他的心学主张不是呆板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说的是价值观
人永远不会生活在真空之中,当一个事物还没有显现时,是无善无恶的,当显现出来之后就有了善恶之分,那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凭什么判断呢?这就是良知。
我们一般看待问题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的,对自己有利的就以为是善的,对自己不利的就认为是恶的,而事实往往出入很大,因此,王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
良知是符合天理的,人心有公平的天理才有良知,有良知才能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这是价值观的判断。如果出于私心,就不是良知,没有良知,就分辨不清什么是真善恶。
比如说恻隐之心是良知,当一个落水了,你不作任何考虑去救人,这就是良知指导下的善行。如果考虑去救人有没有危险,这已经有了私心,就不属于良知。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有价值趋向,我以为,良知是价值趋向。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说的是方法论
如果说以上三点都不好理解,那么到了“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比较明朗化了。为善去恶是道德化要求,也是方法论。我感到有两种要区别对待:
一是在个人修养上要为善去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很纯粹,往往是即有善的存在也有恶的方面,比如说不良嗜好,怎么才能去掉不良嗜好呢?这需要格物的功夫。
二是在对待社会事物上,要爱憎分明,对于好的要从善如流,对待丑恶的现象要敢于斗争。与恶势力斗争不仅需要勇气,要有方法策略,不做无谓的牺牲,这就需要有方法,这就是格物。
总之,“四句教”内容非常丰富,极富哲理。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如何运用,就看你是怎么理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