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华生的自述:我是怎么样“抄”成学霸的?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小七,你说的是真的吗?你是不是在骗我?

“我上次抄同学作业,被我爹妈发现了,被打得好惨!”

“我们老师说了,不会写可以空着,但是绝对不能抄!”

小七绝对没有骗大家哦!不会“抄”的学生成为不了学霸。你之所以会被骂、老师不让你抄,是因为你对“抄”的定义出现了偏差,你“抄”的方法出现了错误。

今天小七就给大家介绍两大“抄”级方法。

“抄”级方法第一招:抄“物”

“抄”的核心概念,不是抄袭,而是对标,是找一种参照、一个榜样,使自己通过努力不断达成理想中的状态。

而抄“物”的对标参照物顾名思义就是事物。

常见的抄“物”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硬抄、软抄。

1、硬抄:

顾名思义,就是生搬硬套别人或者书本上的内容。

这种抄写方式,常用于摘抄文章好词好句,摘录错题,抄写知识概念、公式定理等。

看到这,也许你就会发现,这种硬抄的方式,与抄袭最大的不同,一是在于硬抄的目的是要加深记忆,而抄袭的本质则是抄完就算、抄完就忘;二是硬抄的目的是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比如在作文中直接使用别人的好词好句,而抄袭则是为了应付眼前的任务,对后续的学习毫无帮助。

2、软抄:

何谓“软抄”,其实就是借鉴。其实说白了,软抄就是硬抄的升级版,需要在生搬硬套的基础上,学会迁移、类别,实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这么说,可能有同学还是觉得有点“空”。那么我们以语文作文中的常见借鉴方式来举些例子。

以作文为例,生搬硬套常见的方式,就是背一些高分范文,然后不管文章主题是什么都往里面套,但这种方式的不可取之处在于非常容易跑题,且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也不利用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作文中常见的软抄方式,可以分为抄语句、抄结构、抄立意。

抄语句,指直接移用他人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某个词语、句子。比如浙江卷中有考生曾经拟题《三“味”浙江人》,参考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

抄结构,指借鉴他人文章中的框架体系。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有“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 一句,参照的就是“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而更为知名的抄结构的范例就是李白曾参照崔颢《黄鹤楼》一诗的篇章结构,写下的《登金陵凤凰台》。

抄立意,指取名家名作中蕴涵的某种思想、感悟,来合理表达自我的心声。如2015年江苏卷考“智慧的景象”,满分作文《且停亭中且停停》,就是借鉴了清代李渔修筑“且停亭”拟下的亭联的意旨,从而赢得了阅卷教师的青睐。

“抄”级方法第二招:抄“人”

抄“人”其实就是在学习上找一个“超人”,然后去“抄”别人的学习方法经验、时间管理安排等。

那么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先在班级找出一名学霸,然后把他作为你的目标,去仔细观察、去请教询问,看看别人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看到这,可能有学生会说,你说的这些我都已经做了,但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

究竟是学霸藏私了?还是这个方法不好用呢?

在做出这些判断之前,不妨先反思一下这几个问题,看看你是不是确定都已经完成了。

细节复刻是否到位?

执行时间是否足够?

努力程度是否充足?

我们以清华大学材料系学霸张玲玲的案例来分析。

张玲玲曾分享过自己学习的具体时间安排:“那一天,我用了11个小时才完全掌握住了一套数学卷子,这套数学卷子做了四遍——第一遍用了三个小时模拟考试;第二遍对标准答案打分然后改错重做;第三遍从头到尾一题一题分析考点以及自己的解题障碍;第四遍在A4纸上重做试卷,选择和填空也写出详细步骤,并且要求自己的解题步骤和标准答案一致。”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霸在一件事情上,对细节的苛求程度和对每一个步骤的慎重。

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总是在试图模仿学霸,却成为不了学霸的根本原因。

想要通过“抄”成为学霸,首先你需要:深度模仿,模仿学霸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记住是每一个。因为往往很多事情,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次,我们需要把每件事情都尽可能的做到极致,而不是差不多。下面这个公式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看似一点点的差距,经过时间的放大后,就足以决定你的成败。况且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想要成为学霸,原本就需要比学霸付出更多的努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何种学习方法,都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通过时间的积淀,你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学霸这些方法、经验、做法之中的“奥秘”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