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故事】理学崛起功在宋太祖赵匡胤
关学,萌芽于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至张载而正式成为一个理学学派,因此,又有“横渠之学”一说。与此同时,二程的洛学、三苏的蜀学、司马光的朔学、王安石的新学等众流派百花齐放,形成了对冲中统一、矛盾中并存的发展局面。最后,终于形成以“气本论”为体系的张载关学,以“理本论”为体系的程朱理学,以及以“心本论”为体系的陆王心学。百家争鸣的开放之风极大地推动着人们思想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然而,与之并存的还有风云激荡的朝代更迭、战争频起,理学在风雨飘摇中一路砥砺向前,担当着黑夜中启明灯的作用。而张载关学就是这千年风雨中最闪亮的一颗明星,照亮历史前行的大道。
在封建专政时代,君王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术的兴衰和发展,如秦始皇之于法家、汉武帝之于儒家、梁武帝之于佛家等,不一而足。至北宋,理学初兴,而为其提供发展平台的正是开国皇帝赵匡胤。
北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处在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烽火狼烟不断,宏观上看是北方五个朝代轮流坐庄,南方十个小国偏安一隅、自成一派;而自唐灭亡以后,除五代十国外,还有无数割据政权。他们除了以武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外,在思想上尊佛老而抑孔孟,施行唯心的愚民洗脑政策。事实上,自东汉起,佛老思想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佛老轮流坐庄,你方唱罢我登场;隋唐时期则是佛家独大,到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这种佛老思想的交混实际上已演变为各国相互倾轧斗争的局面。彼时,民众生活困苦,庙堂却笙歌燕舞,君王们醉生梦死、得过且过,整个中国呈现出一触即溃的腐烂局面。此时,华夏大地急需从思想上来一次刮骨疗毒式的洗心革面,时代呼唤新的思想问世。于是,赵匡胤登场了。
其实,身为新君的赵匡胤比谁都清楚,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乱,整个国家已处于虚脱之态,不仅需要休养生息,更要转变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涌现大批高瞻远瞩、思想开阔的志士学人为国家献计献策,推动生产发展,振兴经济。开国功臣赵普就曾数次劝谏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要“卸甲屯田”“圈马使牛”,以促经济。于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再次受到关注。据《宋史·太祖本纪》载:“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接着,朝廷革新科考,增加了殿试,一方面说明朝廷求贤若渴,另一方面也将人才选拔的权力收归到君主手中,这样有利于最高统治者及时发现人才。据《宋史·选举志》载:“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殿试,尽革其弊矣。”至真宗时期,又确立了“糊名”制度,即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信息严加密封,使主考官、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的主人,以此保证人才选拔尽可能公正。经过一系列科举取士的改革,宋初以后朝廷涌现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名相,如吕蒙正、寇准、王旦、吕夷简、晏殊、文彦博、富弼、韩琦、王安石、司马光等。这些重臣无不是通过科考迈入仕途,逐渐成为各领风骚的政坛领袖。通过更加严格合理的科举手段为国家甄选治国人才,彰显了宋朝文士地位的极大提高。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孔孟儒学为主,六经等学术典籍几乎成了当时仕子学人的必读之书。孔孟儒学一改唐末萎靡不振的学风,在官方力挺下逐渐成了压倒佛老之说的正统之学。
除在选拔人才的环节上慎之又慎,学人士子若想于仕途出人头地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履历。以寇准为例,其最初担任巴东、成安两县知县,因政绩卓著,升任郓州通判(地方行政监察官员),再经学士院考试合格,担任三司度支推官和盐铁判官(经济方面官员),擢升为判吏部东铨(组织人事方面官员),再晋升为枢密副使(军事方面官员),其后担任过参知政事(副宰相)、三司使(经济方面最高长官),最后做到尚书右仆射(宰相)。宋朝其他宰辅重臣的经历虽各有不同,基本路径大同小异。可见,太祖、太宗不仅重学,亦重实践。
这种选拔人才和施政的策略令当时的读书人意识到,要想进入朝堂取得功名,除熟读经史和孔孟之学外,还必须与时俱进,总结创新适应当下发展的思想学说,过去那种“只知孔孟礼法,只读仁义道德”的死板治学之道已无生存空间了。于是,对宋初新儒学具有启蒙意义的“理学三先生”来了,他们是石介、胡瑗、孙复;被视作理学支派关学奠基人的申颜、侯可来了。这些思想家并未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科举之道上,而是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不仅学“儒”,也疑“儒”。而且,他们探讨的命题不再限于书本,而是扩大到宇宙范畴,从小我走向大我。基于此,他们对“知天不知人”的佛老思想和“知人不知天”儒家思想进行了全新的批判和审视——一个伟大的、全新的思想体系即将诞生!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身故。此时,传统的孔孟之学已在暗流涌动的思想熔炉中完成了其最初的熔炼,即将破壳而出。很快,北宋将迎来一个群星闪耀的学术高峰,而那些治学大家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无须在此赘述。笔者想说的是,作为开创这片学术盛世的关键人物——赵匡胤,纵然没能见到这场华丽的饕餮盛宴拉开序幕,想必也是含笑于九泉的。深谋远虑的他早已预见到知识的力量,并为学界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不能不说,理学之崛起的首功在于太祖赵匡胤。
文章节选自《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作者马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