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读完《社会分工论》| 马上读书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作为一种最自由的活动,读书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今天为大家推荐了台湾中研院副院长王汎森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一文,然后再和大家一起读《社会分工论》。山西大学社会学系的莫小北同学为我们整理了《社会分工论》的笔记,让我们一起十分钟读完《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文/莫小北 山西大学社会学系
壹 述
导言
涂尔干开篇指出:今天,劳动分工已成为“社会秩序最重要的基础”,评价劳动分工的唯一办法是“研究分工本身,考察它的作用和根源”(p.7),“把它当作是一种客观事实来加以研究比较”(9)。并将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工的功能,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分工的反常形式(8)。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第一章 确定功能的方法
“谁要想了解劳动分工的功能,就必须考察与其相应的需要”(13)。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具有道德属性,它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即其真正的功能)体现为:“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20);通过考察夫妻关系史证明,“劳动分工即使不是社会团结的惟一根源,也至少是主要根源”(26),即分工的功能就在于引发并促进了社会团结。
研究路径(方法):欲确认分工产生的团结在何种程度上会带来社会整合 要对社会团结进行分类 需研究其外在事实,即法律这一可感的形式。因为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最稳固、最明确的”(28)组织形式,所以“法律表现出来的社会团结是本质的”(29)。换言之,由于“法律完全可以对劳动分工所导致的特殊团结作出表征”,故而可通过对法律进行分类与比较以研究分工。 进而,通过“法律现象中的本质特征”(32)——制裁来划分法规。制裁分为两类:“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压制性制裁(如刑法)和“目的只在于拨乱反正”的恢复性制裁(如民商法、诉讼法、行政法和宪法),研究要“考察这两类制裁究竟与哪一种社会团结相适应”(32)。
第二章 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关系断裂即是犯罪”的团结)
通过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42)来给犯罪下定义:犯罪是一种“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的行为(43)。进而指出,“犯罪的特征乃在于它所确定的惩罚”,它“可以把所有惩罚的特征展示出来”(48)。惩罚的性质在于它“是由一种具有(在强度上——笔者注)等级差别的反抗情绪构成的”(53,另见59)。这意味着,只有社会性的集体感情才能对惩罚和犯罪作出解释。
刑法的真正作用在于“通过维护一种充满活力的共同意识来极力维持社会的凝聚力”(70);压制法所具有的社会整合功能“是建立在,包含着某种共同意识同时又受到这种共同意识规定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的。”(71)
第三章 分工形成的团结,或有机团结
旨在“将事物恢复原貌”的恢复性制裁法规“不包含共同意识”(76);“协作性法律和恢复性制裁所规定的关系,以及它所体现的团结,都是从社会分工中产生出来的。”(88)
对比——机械团结:“从相似性产生出来”(90),“这种团结的发展与人格的发展是逆向而行的”(90),类似于无机物。有机团结:“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基础”(9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和“自己的人格”(91),“整体的个性与部分的个性得到了同步发展”(92)。
第四章 上述理论的另一证据
通过回溯不同等级社会之法律体系的发展演变,指出:“社会越是原始,构成它的个体之间就越具有相似性”(93),“集体类型越能得到彰显,分工越是停留在低级水平,压制性法律相对于协作性法律来说就越占优势。”(93)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的发达,恢复法不断完善,压制法则未获明显发展。
第五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
机械团结的社会纽带脆弱,非常容易断裂。劳动分化则使群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难以分割。机械团结不像有机团结那样“把人们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它自身的纽带也不断松弛下来”(113);“明确而又强烈的共同意识才真正是刑法的基础所在”(11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禁止违犯集体感情的“很大一部分犯罪类型已经逐渐消失了”(117);与之相应,“所有感情都不再像共同意识那样强烈而又确定了”(121)。最后,通过对“什么是宗教”的考察,指出“与宗教相对应的就是共同意识的中心”(130),而“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微弱,就证明“共同意识本身的平均强度”在逐渐弱化(130)。通过分析“格言、谚语和警句的数目在不断减少”(131),说明共同意识变得脆弱、模糊、普遍、抽象,“相似性所产生的社会纽带已经渐渐松弛下来了”(133),“社会团结的惟一趋向只能是有机团结。劳动分工逐步替代了共同意识曾经扮演过的角色”(134)。
第六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续)
通过对社会类型的历史演变(从同质的以氏族为基础的环节社会,到划分群众的原则从氏族阶段进入到地域阶段,即世俗的、人性的、分化的职业环境或曰组织社会)、生物的进化历史(从组成部分相似、组合方式同质的低等生物(集群),到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向高等方向发展的有机体与有机社会类型相似,“它们的结构及其团结都是源自劳动分工”:既有自己的活动领域,可以自行其是;又结成“比集群内部的关系还要亲密”的关系,一旦分割便无法存活),以及斯宾塞论述的分析,指出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分工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凝聚力,而且也为社会确定了结构特性。所有这一切都预示了它在未来的美好前景。”(152—153)
第七章 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
“只有到了社会劳动开始分化的时候”,契约关系“才逐渐发展起来”(165)。
“分工发展和社会改造”的最终结果,“就是使环节社会变成了组织社会”(180)。“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所包含的不同机构在不断增加,它们的彼此联系也日益密切。”(183)
在本章第四部分总结了第一卷的命题:“社会生活有两个来源:一是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二是社会劳动分工。”(183)在第一种情况下,社会化的个人混杂在集体类型里;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彼此互有差异,“依赖他人、依赖社会”(183)。“意识相似性所产生的法规是受压制手段辖制的”,而且“意识相似性越是显明,社会生活就越会与宗教生活完全混同”(183)。劳动分工所产生的法规与恢复性的制裁相关联。此外,“每一种法规体系都还伴随着一种纯粹的道德范围体系”(184):刑法占主导地位时,公共道德或曰公意的支配范围广;恢复法居于主流时,“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公意总是在同一工人群体“这一特定范围内广泛传播”,“而且,有了这种道德,压制性制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厉了。”(184)最后,涂尔干指明了个体性的社会成员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性。
总结:社会分工造成的后果(贾春增)
1. 为个人意识和个性的发展造成了空隙,削弱集体意识。
2. 造成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
(有机团结:一方面,分工越是细致,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依赖就越深入;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行动越是专门化,个性就越是鲜明,就越能摆脱集体意识的束缚。)
第二卷 原因和条件
第一章 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
驳斥认为“分工的来源就是人类持续不断地追求幸福的愿望”的还原论解释(求诸于个人和心理层面的原因)。运用“更加客观的证据”(202),“测量在同样环境下不幸的平均强度的变化”——自杀的数量,发现:真正意义的自杀是文明民族的病态,而且就更为文明的城市与上层社会而言,其自杀数量与文明程度成正比,得出结论“幸福的变化与分工的进步是没有联系的”(207),快乐不能解释劳动分工的发展。
第二章 原因
“所谓分工,就是去分担以前的共同职能”(233)。分工不断进步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219),其中,社会容量的增加“只是一个附加因素”(219)。社会密度的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214—217):人口越来越密集、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等问题(“消除或削弱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隔绝状态,意味着社会密度的增加”217)。
“社会的成员越多,这些成员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他们的竞争就越残酷,各种专门领域也会迅速而又完备地产生出来”(226)。进而言之,“职业专门化是减弱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冲突,同时又能防止社会解体的一种合理选择”(贾春增)。
第三章 次要因素——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及其原因
“正是因为集体意识逐渐产生了非确定性,分工变成了团结的主导因素”(240)。集体意识逐渐模糊、抽象、普遍化,其最重要的组成因素——神的观念,成为了超验存在。“共同意识几乎完全是过去时代的产物”(248)。“当环节社会逐渐消亡的时候”,赋予集体意识权威的传统权威日益没落,集体意识“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它的强制性色彩也就会越来越少,也不再阻碍个人的自由变化和自由发展了”(247),即集体的监控能力削弱,个人自由度增加。
第四章 次要因素(续)——遗传性
“原发性的遗传作用对社会功能的分配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63),遗传性的作用越大,工作的分配越是固定不变,分工的发展也越来越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遗传(表现为种姓制度和阶级制度)渐趋衰落。遗传性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力量,一是“因为当时有许多新的行为方式已经形成了,而且这些方式已经不再受它的影响了”(267),劳动分工形塑的能力越特殊,就越不可传授(276);二是因为遗传“能够传递的各种事物也越来越难以限制个人的变化了”(280)。最后,作者写道,“遗传作用常常为各种新的组合形式流留出了余地。它所无法控制的事物不仅一天天地多起来,而且它所保证的这种持续变化的特征也越来越变得伸缩自如了”,个人“更容易适应最新出现的各种环境,分工的发展从而也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迅速了”(287)。
第五章 上文的结论
一(第一部分,下同) “人类的进步过程就是功能不断脱离器官的过程——但又不完全脱离开——和生活不断脱离物质的过程。”(295)
二 “文明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295),是“分工的副产品”(296)。同时,文明也是“一种理想”,而且“我们通向这个目标的道路是可以缩短的。”(298)
三 与动物相比,人类“更加具有社会性”,“能够强迫自己去超越自己”(306)。
“只有社会的变化才能够解释同时产生的个人本性的变化。”(307)
第三卷 反常形式
第一章 失范的分工
例子: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劳资冲突。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分工不能产生团结,那是因为各个机构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规定,它们已经陷入了失范状态”(328)。“规范体系是各种社会功能自发形成的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确定形式”,“这些规范预先确定了各种平衡条件的细节”(328)。而“在各个环节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以后”(329),“生产没有了任何一种限制和规定”(329),这大体就是破产和危机的根源所在。最后,要解决这种“例外的和反常的情况”(332),只要依靠分工自己就足够了,即“每一种特殊功能的运作”“只需要与临近的各种功能持续地发生关系,意识到这些功能的需要和变化”(332)。
第二章 强制的分工
“当有机团结占据显著地位的时候”,“颠覆的倾向就不再会受到任何阻碍,很容易地产生出来”(338)。其中,涂尔干论述的是“外在的不平等状态”。“强制作用可以迫使社会生活偏离出其自然发展的轨道”(344),因而“最发达的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去完成建立公正的使命。”(345)
第三章 另一种反常形式
“功能作用的所有发展都决定了团结的发展,不仅如此,只有在各种功能的持续性有所增加的条件下,机体功能才会更加充满活力。”(349)“在工作量不大,甚至工作量不足的情况下”(350),以及在“各种工作划分得过于细致,以至于每个工人的活力达不到他的正常水平”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的功能被割断了,它们无法明确地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起来,采取一致行动。彼此分散的状态就这样突显出来了。”(351)
结论
一 不论是表现出机械团结、与压制性制裁有关的规范,还是体现出有机团结、与恢复性制裁相关的规范,二者“在性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就道德而言的(359)”。只能存在于特定社会状态的道德之“主要作用就在于把个人变成社会整体的整合因素”(357)。分工的道德价值就在于不仅个人“意识到了自身对社会的依赖关系,社会也产生了牵制和压制个人无法脱离自身限度的力量。总而言之,分工不仅变成了社会团结的主要源泉,同时也变成了道德秩序的基础。”(359)
二 “个人人格的进步与分工的进步是一脉相承的”(362),要想“最终实现人类博爱的理想”(363),就要“构建一个更大规模的社会”,这“就必须分工的发展为前提”(364)。
三 分工“在人与人之间构建了一个能够永久的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利和责任体系”(364),以“保证相互分化的各种功能进行稳定和正常的协作。”(364)
最后写道:当今(涂尔干生活的时代),道德“正在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难……传统失势了……在狂飙突起的时代里,乱作一团的各种功能也不再会有时间去互相磨合了。新的生活刹那之间出现了……我们应该制止这种失范状态……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366—367)
贰 评
《社会分工论》一书“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研究分工现象”(译者前言,2),是经典的社会学著作。我以为,经典者,一能够常读常新,二可以使“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 。在评论部分,我将从研究范式、内容应用、变化之处与精彩表述等四个方面出发,谈谈自己的粗浅解读。
1. 实证主义社会学
作为社会学主义的巨擘,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严格贯彻了实证主义的研究精髓:本体论层面秉持社会唯实论,强调社会第一性、个人第二性,认为“集体生活并非产生于个人生活,相反,个人生活是从集体生活里产生出来的。……(个性)势必会戴上社会的标记”(236);方法论层面坚持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并重等原则;认识论层面强调社会学研究对象——具有实在性、强制性与普遍性的社会事实的重要地位。有关这一研究范式的分析,郭老师在课上已详尽阐述,不再赘述。
2. 内容的实际运用
《社会分工论》以“社会团结”为核心,分卷论述了社会团结在传统及现代社会中的类型、功能与病状等内容,集中阐释了“由社会分工中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派生出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即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贾春增)为我们分析社会结构与变迁,提供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译者前言,1)。毋庸置疑,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勾勒出的分析理路,在今天仍具有独特的解释力。试以传统习俗的式微来举例:
在今天的法理社会中,兴盛于礼俗社会的许多传统习俗(如婚丧嫁娶等)已逐渐被快节奏、高流动、表面化的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运用涂尔干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认为:传统习俗生成于传统社会,其时占主导地位的观念体系正是以整体性、同质性为特征的集体意识;这意味着,传统习俗是集体意识的外在表征,集体意识则是传统习俗的内在根源,二者一表一里,类似于器官(传统习俗)与机能(集体意识)的关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分工的发展弱化了集体意识的控制力时,外在的传统习俗的式微也就成为必然了。反过来说,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表现机能的器官蜕化),恰恰表明了集体意识被削弱(机能不再发生作用)的客观事实。
对于此,涂尔干在第一卷第五章中针对谚语的消失做了精当的分析:共同意识既包括情绪成分,也包括表意成分,后者体现在宗教所包含的许多观点和学说中,其中,“谚语是集体观念和感情的集中表现,它们的对象常常是确定的”(131)。现实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格言、谚语和警句的数目在不断减少,这进一步说明,集体表象也在变得模糊不定”(131);“谚语的统一性终于抵挡不过个人的分歧,除非它们获得了更普遍的意义,否则将会逐渐死去”(132)。用集体意识的衰退来解释谚语的消失,虽然“唯心”,却也别有一番趣味。
另外:(1)解释传统习俗的式微,还可以参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埃利亚斯的文明化进程等理论,此处就不赘述了。(2)我认为,今日社会中心灵鸡汤的盛行泛滥,并非是对上述看法的反驳。因为心灵鸡汤流行的现实表现是:这些个性化的语录只在一部分社会成员间流传;而且就整体而言,其持续时间极为有限(基本上在代内都难以存活,更遑论代际之间了)——这已然不符合谚语的本质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社会事实恰与涂尔干论述的专业化的分工趋势——而不是集体意识的回潮——相契合。
3. 一些值得商榷的论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也逐渐从工业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从现代社会进入了后现代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状态的改变使得《社会分工论》这一涂尔干在1893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中有些表述不再适用,有待商讨。试举两例:
① 入籍的难易
涂尔干写道:“社会团结越弱,社会的纽带越松,外在因素就越容易介入到社会之中”(111),这是一个开放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涂尔干进一步认为,“在低级社会里,入籍恐怕是世界上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111);同时,“在职能逐渐产生专业化趋向的地方,……(外来人)同化的过程,即入籍的过程,却是漫长而又复杂的。”(112)在今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流动普遍化、沟通多元化、交通便捷化、资本(包括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等)流动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入籍似乎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宽松时代。而且,即使在书中,涂尔干也并没有将这一论点贯彻始终,在上述引文之后,他写道:“地域色彩越加表面化,人类则越加进化”(148)——既然进化会导致区位因素的表面化,那么跨地域的入籍行为也应当随之变得愈加简单易行才对。
② 集体监控的存在
涂尔干在第二卷第三章中写道:在大的人口中心,取向多元、注意力分散的人们相互之间不甚了解,“这种相互冷漠的状况恰恰削弱了集体的监控能力,增加了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度”(256);社会舆论“无法严密地监视所有公民的行为举止,集体控制就不可避免地会松弛下来,共同意识也失去了它的权威,个人便逐渐产生了变化”(258)。但是想想满足了世人窥探欲的人肉搜索,再想想福柯的微观政治学:那遍布社会机体的毛细血管式的权力运作,那在规训社会中无处不在、细致入微的监视、评价与检查技术,我们便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副隐藏在天鹅绒手套(涂尔干对集体监控弱化的乐观)之下的铁拳(福柯的权力分析)威力。
4. 闪光的思想碎片
《社会分工论》以“社会团结”为理论中轴、以“社会分工”为行文线索,全书除严谨、深奥的论述外,也不乏有趣有味的只言片语,使读者在爬格子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恣意思考,大感快哉。笔者仅举两例,做抛砖引玉:
“准确地说,对生活的所有感受都是由迷信造成的,它直接控制和支配着判断力,而不是依赖着这种判断力。”(157)
“高尚的理想不在于超然物外,而在于能够向我们展示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