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宗交易大多数都折价?大宗交易是机构收割散户的利器吗?

为什么大宗交易大多数都折价?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大宗交易规则

大股东,董监高如果要减持股份,超过股本1%之上的筹码必须通过大宗找到接盘方;接盘方接盘后必须锁定半年才能卖。

熟悉这个规则后,我们来看看机构如何通过大宗来降低持股成本。

假设某机构中长线持有股票A的底仓,市价10元;当A的大股东要卖掉股票时,就寻找到该机构接盘。由于机构接盘后必须持有半年才能卖出,所以大股东必须折价卖给机构,而这个折价幅度一般10%--30%。

我们用折价10%的来举例:

该机构先等量接盘折价10%的A,接盘价格9元。随后在二级市场把之前长线持有的底仓A卖掉,而卖掉价格是市价10元。由此,该机构变相把底仓成本降低了10%,代价就是:底仓由之前的随时可以卖出变成需要锁定半年后才能卖出。

半年后,当上述筹码再流通后,再去接盘大股东的筹码(如有减持),如此成本再度降低10%。

所以,通过这样一买一卖的操作,一年可以降低底仓成本20%。

而做大宗交易的撮合者(称之为掮客),一旦成交,会有成交金额的1--0.5%中介费。1个亿的中介费大概100万到50万不等。

我们平时看到某股票公布的大宗数据,基本折价都在10%之内,因为这是政策规定。但私下里会有抽屉协议的,接盘方很可能会以更低的价格成交,只不过通过另外一个渠道走账要回差额。所以,大家看到的公布的大宗交易价格并非最终真实成交价。

其次,优质大白马的公开大宗成交数据比较真实,因为流动性比较好,机构多,大股东有议价能力。比如贵州茅台,我们很少能看到大宗交易,而即便有,折价幅度也很小。

大宗交易是机构收割散户的利器吗?

从上文可以看到机构折价拿到低价大量的筹码,机构砸盘更多是散户来买单,人个人为这个说法并不为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