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导演,这回拍出了「阿甘」2.0

1995年,在星光璀璨的第6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阿甘正传》击败了《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等电影,拿到了最佳影片小金人。

当然,这份奖项有着诸多考量,票房也是关键一环。

对比《阿甘正传》3亿多美元的北美票房,《肖申克的救赎》将近三千万的票房成绩,不免拖了后腿。

《阿甘正传》在当年奥斯卡上大放异彩,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奖。

这是汤姆·汉克斯第二次捧回最佳男主角小金人,这是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拿到最佳导演小金人。

但情况,似乎将要发生些变化。

24年之后,罗伯特·泽米吉斯又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根据真实事迹改编,堪称“阿甘2.0”的励志温情电影——

《欢迎来到马文镇》

光是放出的预告,就已经无数次戳到了泪点。

就像《阿甘正传》一样,《欢迎来到马文镇》(以下简称《马文镇》)的主人公——马克也是一个有缺陷的人。

不同的是,阿甘是天生智力低下,马克却是被人殴打致残。

马克·霍根坎普,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因为遭到了5个人的殴打,头部受到重伤,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

昏迷九天,住院四十天。他不记得过去的事情,身体不受控制,38岁的他要从头学习如何吃东西、走路、写字等一切看似平常的事。

他的人生轨迹,在短短一瞬间发生了重大转变。

《阿甘正传》可以说是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的巅峰之作,以阿甘的视角,轻松有趣地回溯了美国历史。阿甘淳朴、善良、一往无前的人生态度,对亲人爱人的真挚感情,更让观众为之动容。

同样,《马文镇》通过主人公马克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激荡在马克内心,外人却永远无法理解的故事。而电影,架起了能够走进马克内心的桥梁。

阿甘和马克都一心一意做着自己的事情,全然不顾他人的眼光,最终却感动了无数人。不同的是,阿甘跑遍了全世界,而马克家的后院,就是他的全世界。

1:6模型玩偶、各种木板、小玩意,马克在自家后院创造了一个名叫马文镇的小镇,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马克为什么要造这个小镇?这个小镇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这个小镇,是他抚慰受伤心灵的地方,是他治愈自己的方式。

在电影上映之前,有必要深入了解马克,和他的马文镇。一部2010年的纪录片《马文科尔》,刚好为观众呈现了最真实的马克。

2000年4月8日,马克在离开一家酒吧后,遭到了5个人的袭击,昏迷9天。

面对伤情最为严重的头部,医生先是修复了他的面部,但脑部受到的损伤,却不是一场手术就能修复。

在住院40天后,因为无力承担费用,马克被请出了医院。

因为脑部受损记忆丢失,马克忘记了之前的任何事情,包括他自己。

他就像是恢复出厂设置的电脑,所有简单的动作、基础的文字,他都要从头学起。

因为记忆也被清空,所以他看之前的老照片,才发现自己结过婚,看自己写的日记,才发现自己曾经是个酒鬼。

看自己曾经画过的画,才发现自己是个插画师。

婚姻没了、酒瘾也没了,不停颤抖的手也再画不出精美的插图了。

失落、挫败感袭来,就像巨石一般把马克的生活撞得七零八碎。

眼看马克渐渐与世界、社会脱节,渐渐被痛苦吞噬,还好马克的妈妈,给他带去了希望。

就像阿甘的母亲之于阿甘,让他上普通学校,教会他巧克力哲学,她就是阿甘生活中的光。

马克妈妈做的事情很简单,她给马克买模型玩具。她的想法同样很简单,至少玩具能让马克的手动起来。

结果,马克迷上了玩具。芭比娃娃、士兵模型......他开始在这些玩具上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大到玩偶,小到玩偶身上的服装、配枪,都由马克亲自组装拼建。

甚至于,他为这些玩偶建造了一个小镇——马文镇,一个二战时期的比利时小镇

从细节到整体,马文镇的每一处他都了然于胸。渐渐的,他花在马文镇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在现实世界里的时间。

马克就像孩子,用玩具重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在他的世界里,马克第一次忘掉痛苦。

马克甚至玩起了角色扮演——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玩偶,一个马文镇里的迷你版马克。

在马克的幻想中,迷你马克是一名美国飞机驾驶员,因为遭遇坠机事故,在马文镇获救,所以暂时定居马文镇。

他不喝酒,只喝咖啡,所以他总拿着一个白色马克杯。他有两把左轮手枪,那是因为他必须保护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角色扮演不再是娱乐活动,而变成了一种心理疗法

通过玩偶,马克把自己代入这个由他创造的世界,进而填充自己内心缺失的地方。只有在这个世界里,他才能敞开心扉,感受快乐。

马文镇是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世界,这里既有马克虚拟出来的人物,也有他以亲人、朋友为原型做成的玩偶。

但是他周围的人,似乎都不是很能理解马克在做什么。

他的室友,第一次看到马文镇的时候,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堆垃圾。

马克的女邻居,也是他出院后第一个喜欢的女人Colleen,同样不能理解马文镇。

在他们的交谈中,马克得知Colleen结婚了,失望的马克只能用他的方式弥补这段感情的结尾。他把玩偶做成Colleen的样子,并把她放到了马文镇里,甚至把她的名字印在车身上。

马克认真地和Colleen说起这件事,但Colleen只是劝他,你应该现实一点,这不过是玩具而已。

他们都只看到了表象,马克内心的风起云涌,却无人知晓。

马克在镇子里与朋友欢歌笑语,和许多姑娘约会,在他眼里,马文镇无比美好。

马克爱上了Anna,虽然她只是一个玩偶,但她最了解马克,马克也最了解她。

毕竟,Anna的人格是马克赋予的,她就是马克心中完美女人的化身。

女性角色在罗伯特·泽米吉斯的许多电影中,都代表着希望、信念、美好。

从《马文镇》预告片中也能看到,电影将有6位主要女性角色,对马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当然,她们也会一一出现在马文镇里。

图中有“美人布兰妮”,认出来了吗

她们有的在马克受伤后,帮助他恢复身体,鼓励他直面痛苦;有的让马克敞开心扉,倾听他和马文镇的故事;

有的则要求马克不要继续逃避,亲自与袭击他的那五个人当堂对质;有的则想让马文镇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了解马克的故事。

她们代表着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但她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保护马克,并帮助他战胜痛苦

她们将是电影《马文镇》中,解开马克心结的关键。

马克的心结,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马文镇处在二战时期,镇子上偶尔会有纳粹出现。

当纳粹出现在小镇上,抓到马克并严刑拷打他,马克心中最阴暗的角落,最终被投射出来。

折磨他的纳粹,是袭击他的那五人的投射,更是痛苦的化身。

战胜他们,马克便能跨过这道坎。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电影,都是其他的女性玩偶把马克从纳粹手中救了出来。

不同的是,电影将会以不少的篇幅来展现马克与袭击他的五人对簿公堂的场景。

他能否鼓起勇气面对曾经伤害他的人,他能否战胜痛苦,将是电影最终的落脚点。

在故事、人物稍有改动的背景下,《马文镇》的看点除了温情感人的故事,还有技术狂人罗伯特·泽米吉斯的技术运用。

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形式,泽米吉斯早在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就用过。但以如今的技术水平,这一形式将会呈现出更自然、更震撼的效果。

饰演马克的,是外形与他颇为相似的史蒂夫·卡瑞尔。虽然是好莱坞“烂仔帮”一员,以喜剧出名,但卡瑞尔的可贵之处,是他演起正经电影,让人难以置信——这个演技超级无敌好的,竟然是史蒂夫·卡瑞尔?

凭借《狐狸猎手》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提名,已是奥斯卡对史蒂夫·卡瑞尔表演最大的肯定,这一次,卡瑞尔肯定还是小金人最有力的竞争者。

借助化妆技术的卡瑞尔,《狐狸猎手》

纪录片中,有一点最为重要,预告片中暂时还没有提到的——

马克是异装癖者(crossdresser),这也正是那五人袭击他的原因。即使马克从没伤害过谁,从没做过什么坏事。

他结过婚,他穿女鞋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讨厌男人的皮鞋。

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塞满高跟鞋的鞋柜,他曾犹豫过,但他终于穿上了连裤袜和高跟鞋,他终于找回了自己。

从进入马文镇,到走出马文镇,马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愈合伤痕,直面痛苦,找回自我。

马克一手创造了马文镇,反过来,马文镇同样让马克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爱情的美好。

也正是马文镇,让更多人进入马克的生活,给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欢迎来到马文镇》或许会复刻《阿甘正传》的成功,比起后者,《马文镇》所讲述的故事,更有一种真实的力量。

与痛苦对抗,是一个没有时代与社会局限的话题,每个人都有直面痛苦,最终接受事实、重新生活的经历。

这是每一个个体都会遇到的困境,光看马克如何战胜痛苦和恐惧,我们或许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正是马克的存在,给了更多人希望,即使他可能并不知道,他是一个造梦者。

互动话题

经历痛苦的你,有没有变的更坚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