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中说不尽的三体式,平复气息才是正道
我们站的单重三体式,重心是全部坐在后足根上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中和内气。古人说的“真人之呼吸以踵”与此不谋而合。这个姿势看似简单,但是里边有很重要的要领,你就是偏上一个指头,那也不符合单重标准,在站桩时很难体会全身精气缩回到丹田的奇妙感觉。
单重桩的难度非常大,就算你体质再好,如果没练过也不见得能站上一分钟,我曾经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验证过这一问题,十有八九挺不到一分钟。
这个姿势在外行人看来缺乏稳固性,有人说这么站一个指头都能把你戳倒。这句话放在外行身上,会引起共鸣,但是也暴露出很多人对站桩的功用知识的缺乏。桩是用来干什么的?简单说就是去除拙力拙气,引导内气中和。从内外来讲,它外塑形,内养气(意)。
外塑形指的是正确的结构,我们说筋骨要撑圆,也就是从外形而言达到混元之形;我个人感觉单中三体式在形圆上,是非常容易体验到的,你真正把筋骨撑开,做到上顶(竖项);下坐(松胯);前撑(手膝前伸)后缩(肩胯后缩)里开(胸圆;);外合(肘膝里裹)。那就是一个铁球一样的圆,圆形没有棱角,可以让你无从下手,或是摸哪哪弹。
三体式首先练的是筋骨,必须用意把筋骨撑圆,八根筋要连成一体,架子要稳固结实,全身如一。也就是练出整体如一的结构。在你站好姿势后,如果推你的前手,你整个身体在不变形的基础上整个向后出去了,那证明你结构站对了,结构出来了。
一辆质量好的轿车在它翻车之后,整个车身不变形,翻过来才能接着开,否则架子散了,发动机再好也没用。站三体式就是这么个理,开始不是练习推拉不动,而是被发(打)出后,还是一个圆,始终保持这个架子,那就练对了。
三体式在练习时,要做到空心实腹,这个空心指的是心如止水,不能有所专注,更不能肢体用蛮力,力求把外形站圆,就可以了。它主要求的是“意气”,如果你追求推拉不动,那大可不必站桩,练习拔河比这来得快。
有人把形意拳说成是行意拳,意思是说日常要多走动,走也能出功夫,对于这个观点,从拳的本质来说我不太赞成。形意拳的本质在于“蓄气养神”,劈拳和三体式练对了,达到数量且持之以恒,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关于走动,我切身的体会是为了平复气息,也就是说把吸收进来的氧气转换成精气后,稳固住吸收进来。劈拳练的是肺气,通过呼吸的深长,可以消除肺脏之内的杂质,扩大呼吸量(肺活量)。所以劈拳达到数量后会有一些痰产生,需要排除体外,呼吸显得极为顺畅。吸入的氧气多了,与肾脏中的一种物质结合,才能转化成精气,充满全身,故此练完劈拳,会觉得全身膨胀,精力十足。
如何把练习劈拳产生的精气充分吸收?有两点必须要提起注意,一是千万不能说话,也就是用鼻子呼吸,不可张嘴,舌尖抵住上颚,你一张嘴说话精气便全部泄露而出了,那时身体觉得比不练还要虚弱;二是抬头看天,慢慢的溜达,直到气息平复以后。这样我们练出来的精气,就全部吸收了,这才是练拳的关键:“不断积蓄神意与气”。
有的人练拳不怕热闹,练完喜欢高谈阔论,这是一个要命的不良习惯,练拳的时间越久对身体的损伤也就越大。因为练完后气息活跃,精气在体能流动,你一张嘴,精气就会随着气息流出体外,就如同把沸腾的水灌入暖壶,壶盖必须盖上,否则水蒸汽会流失,就等于水流失了一样。
所以,练完拳一定要勤溜达,这样能快速平复气息,气息平复了,才能张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