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性阅读,一种理解人性的阅读
依然在思考着闲适性阅读的事情。框架有了:十分钟晨诵,二十分钟午读,三十分钟亲子共读(早中晚刚好一个小时,正所谓“早十午廿晚卅”。),思维教室,阅读展示袋,阅读展示广场……。早晨听到自己把文字变成的美好声音,中午感受习惯养成的过程,晚上享受温馨亲密的闲暇,思维教室里享受思维的运动,阅读展示袋记录阅读成长的轨迹(六年下来,应该是沉甸甸的了),在阅读展示广场上,我们将举行一种类似于“沙龙”的活动,展示一种向世界表现阅读心得的勇气,通过“沙龙”活动,让孩子们也同时进一步形成阅读不仅是一种私人生活,更可以成为一种公共行为的认识。
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全民阅读的调查,这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尽管在当下,全民阅读还是一种奢望,但肯定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或许正应该从当下的小学生慢慢开始法发展,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新的壮大才更有生命力。
所以,我提倡在当下的小学阶段进行闲适性阅读活动。
这是为了让孩子的童年阅读生活与将来的成人生活接续起来。今天读了一本叫作《理解人性》的小册子,作者阿德勒认为,大人的很多行为其实是与儿童时期一致的,也就是大人其实依旧只是长大的儿童,儿童的经历将在成人后同样的发生。这是从心理学层面得到的研究成果。这样是不是可以认为,倘若在儿童时期让他们经历闲暇的阅读,则到了成年后,他们依旧会寻求闲适性阅读的美好时光呢?或许,我没有那样的耐力对一个孩子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但最近听说到我以前所在学校的孩子,在进入到初中后,依然想办法“找时间”读书后,我真的被感动着了,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在我任职的第一所学校,倘若有了这样的一个“成果”,哪怕只有少数的孩子,甚至是个位数的孩子,我都有信心感到做的是成功的,我也真诚希望他们坚持下去,无论接下来的学习压力有多大,无论成人后工作有多忙,我但愿阅读始终是他的灵魂最美的行走方式。
那些知识性很强的课程是有必要的,他们虽然在灵魂陶冶上也有一些作用,但是当我们真正审视它们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在生存道路上的竞争力,孩子们学习它们,极大的原因是为了考试,以在将来获得好的工作、好的社会地位等等。闲适性阅读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想象,一种愉快的阅读,一种对美好的声音的聆听,一种对自己思维的感受,一种自我性灵的释放,将在这闲适性的旅程中得以实现,那一定是跟学习知识性科目完全不一样的经历。
在这样一个经历中,孩子们更能享受某种自由吧,而只有自由,才能与才华进行最完美的组合;只有自由,才能与幸福达成最美丽的相遇……
组织闲适性阅读,应该是一种理解人性的教育活动。
和崔永元对谈儿童作文,蒋军晶、张祖庆、阿牛鼎力推荐的管建刚就是如此有魅力!《特级教师管建刚作文训练系统》,管大亲授,全网首发。预售仅需19.9元,不用考虑,必须帮孩子拿下!
如果你想买很便宜的书,请扫下面的二维码,一定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