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奥威尔日记》心得体会(一)
对比是分为横向和纵向的,如果我们的目光总是盯在一些物质、利益上,那就会平添烦恼,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并不是虚妄之言。今天按耐不住,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批图书,包括乔治奥维尔的日记。
什么算作成功?财富甲天下算,立功立德立言都算,奥威尔这种作家,一生总共47岁,1903----1950年,短短的岁月时光,如果和人类长河相比较,不值得一提,但是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新闻记者,他的日记可以被看做一个时代记事本,尤其是当时二战的风云际会,他站在伦敦街角,穿越时空地给我们这些后辈描述德国轰炸后的断壁残垣,英国人民的悲观情绪,国破家亡的命运交响曲,既真实又深刻。
乔治奥威尔其实很关注中国的革命,在他的日记中提到,在中国的革命纪念日,他举着中国的国旗庆祝,真没有想到,在75年前,有一个素昧平生的英国人,会为了万里之外的东方国度的某个所谓纪念日,而如此兴奋不已,人家为我们做了很多,居然不为国人所知,其实奥威尔后来也去过苏联,貌似也写过一些东西。作为参过军的人士,他的足迹遍布亚洲,今天险些购买了他的缅甸回忆录,以后银子充足再去新华书店扫荡。
对比1940年代的临时陪都重庆遭到轴心国集团日本的轮番轰炸,1940年的英国人民其实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是他们的领袖却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丘吉尔有种苏秦的气质,连横中美苏联合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而隆美尔等则如同张仪,合纵几个狂妄的毁灭势力。
其实,历史本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多尘封的往事已经随着当事人入土而成为永久的秘密,但是总有些作家,不甘于平庸,用文字刻录时代,奥威尔就是其一,又如《二手时间》的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复调写作,来再现后苏联时代普通人带血的历史。
在草草翻阅《奥威尔日记》后,我突然生发了强烈的幸福感:原来平淡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我们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是动态化,而不是静态,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多少辈深埋青山的忠骨撑起的美好;一如二战时期战死疆场的英国海军、空军,我们先辈用血肉之躯抵挡了日本侵略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残暴杀戮,诚然这些烈士已经无法现身演讲他们在缅甸野人谷进退维谷的痛苦,无法从喜马拉雅山麓爬出来诉说坠落山涧的惊恐,无法重述遍身溃烂的伤口往事,无法摘出满身的弹壳彰显应有的功勋,他们不在了,曾经的炮火不再了,但是和平却短暂的维持了。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看到,如今赫赫有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在二战中险些遇难,燃气管道大量破裂,码头、街巷火灾遍布,多处大油罐被击中,更可怕的是很多炸弹都是延时爆炸,这意味着危险随时存在,只要你身边有哑巴弹,都要躲着点,英国人随时准备东躲西藏,带着寝具在掩体外面排队,这都是德国轰炸的结局,奥威尔也无不忧虑的说:“我觉得如果空袭能保持着前四晚那种强度并连续进行,所有人的士气都会垮掉。”
在同一时期,毛泽东在东方战场提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也造成了万人坑-------防空洞内上万人因为缺氧死亡。
看了这些文字,我不禁感到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么?在这个不想拼搏就打几局王者农药,想要出人头地就奋发图强的时代,我们拥有了无数的选择权,并且紧紧握住了自己命运的咽喉。
当然,这部日记更多的是生活琐事,种菜养家禽家畜。看得出奥威尔是个很生活化的人。
这只是我粗浅阅读的体会,这本书刚入手,还需要慢慢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