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辛丑十月杂吟之话说长城(二十六~三十)
七绝·辛丑十月杂吟之话说长城(二十六~三十)
二十六、外三关之首——宁武关长城
华盖山前护帝京,武威自有凤凰城。
关河迢递千秋色,不尽烽烟每每生。
二十七、漠上忠魂——阳关长城
古董滩中立此身,关山迢递隔风尘。
流沙虽把古城没,难没千秋守土人。
二十八、九塞屏藩——偏头关长城
城隅鼓角动征鞍,哒虏曾于此胆寒。
漫卷旌旗今又是,雄关盛誉响桑乾。
二十九、南北咽喉——镇北台长城
巨台如锁扼边关,莫道曾经岁月闲。
前度刘郎演兵处,至今豪气漫红山。
三十、京师锁钥——古北口长城
雄关一扼鬼神愁,卧虎山前千百秋。
最是抗倭铭壮志,至今铁壁寄前仇。
2021.10.14
注:
1、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合称宁武。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说其地有旧宁文堡,取文武对应之义,因有此称。与偏头关、雁门关并称“外三关”,宁武关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头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城上建有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蔚为壮观,宁武关据传说由凤凰所变,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故有"凤凰城"之称。
2、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上。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两关遥相呼应,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唐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汉唐后期,阳关军士即借以生息河水逐渐干涸,而不时的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慢慢荒芜,关遂废圮。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3、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
4、镇北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5、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部,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是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古北口抗战在此进行,360余名阵亡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