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模型 (十二)VC估值法

这篇不是介绍,是我来求指教的。我上一家公司是个初创企业,公司在一帮子熊玩意儿总的一致努力下愣是把几千万资金造成了资不e抵债,可在职期间咱还是很有职业操守地去包装项目忽悠投资人(捂脸哭),所以就去了解VC估值的思路,还在n年前的电脑资料里找到一个VC估值的计算方法,就是下面的示例,其中有个计算我不是很明白,这里写出来想听听各位的高见!
先看假设条件部分:
单元格C7中列出的目标收益率,是指投资人从标的项目彻底退出时要实现的内部收益率。
单元格C8还是引用财务假设条件表中投资人的出资额。
单元格C9 是假设公司拿出部分股份来做员工持股,这时就会稀释了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
单元格C10 和C11则是其他几轮融资时对现有股东持股的稀释比例。
单元格C12是引用“可比公司计算表”中得到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下面的计算是用这个市盈率来计算终值(terminal value或exit value)。
单元格C13是投资人入股之前,即2019年之前的目标公司的股份数量。
表18行到26行则是计算了在不同年份退出时,结合假设条件中几轮稀释情况下,公司的股权价值是多少。
第18行的净利润直接引用利润表里“调整后的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
第19行的终值等于净利润乘以单元格C12中的行业平均市盈率
第20行是计算第19行的现值,即把每年的终值折现到2019年,贴现率是用单元格C7的目标收益率。
第21行:用投资金额14250除以第20行的终值的现值。这里就是我不甚理解的计算。计算最终的目标股权比例,为啥要用14250除以折现后的终值,而不是直接除以终值?仅仅是考虑时间价值的因素吗?
第22行:是用21行的最终股份比例来倒推计算没有被几轮融资稀释之前的现在的持股比例。以单元格E22(2021年)为例,公式是:
22.03%/(1/(1+10%)/(1+15%)/(1+0%))=27.86%
第23行,有了第22行投资人现在的持股比例,也知道现有的股份数量是4750,则就可以计算出来,投资人的股份数量是多少。以2021年为例,
4750/(1-27.85%)-4750=1835。
第24行:投资人出资金额是14250,得到了1835的股份数,则每股价格就是用投资金额除以股份数量。
第25行:pre-money的估值等于股价乘以现有的股份数量4750
第26行:post-money的估值等于股价乘以(现有股份数量+新增股份数量)
我看到过的其他VC估值的计算,还有比上面这个更简单的。由于习惯了DCF和可比公司的估值方法,再看VC估值计算,感觉跟玩一样。对于初创公司,有的投资人纠结给多少倍数的估值才合适,这里面好像赌的成分居多。在我看来,与其纠结倍数,不如先看清楚项目的情况再讨论。投资人投VC项目,必定是看中了团队的经营理念和执行能力,相信这个投资故事的增长性和未来盈利能力等方面能够带来不菲的收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