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多地电动车管理有变化,这几种行为车主要改改了
论速度,电动车所有动力驱动的交通工具中最差的一个,论舒适,电动车远远不如汽车,但是,论数量,摩托车和汽车加在一起的总量,也才刚好达到3.6亿的电动车保有量,在我国,电动车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数量最多的交通工具。
而电动车在数量上越多,也就导致电动车安全隐患增加,根据交通管理局统计,我国在2013年到2017年的5年内,就发生了5.62万起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其中8431人死亡,6.3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到了1.11亿元,而这5年,也是电动车数量增长最快的5年。
当我们看到这样数据之后,不得不对电动车的管理进行反思,电动车由于在之前遵守的都是非机动车管理,基本上在道路上没有约束,闯红灯、逆行、机动车道骑行比比皆是,所以,在2017年之后,交管部门就加大了对于电动车的治理,出台了上牌、罚单等多重管理制度。
多地电动车管理有变化
而今年已经是2021年,电动车管理的基本上制度已经全面落实,但是针对于一些细节的规定,其实还在不断地完善中,比如电动车要求佩戴头盔,就是去年才正式提到的一项规定,今年多地才正式开始实施。
从5月1日起,据小行家所知道的,就有海南、郑州、上海三地的电动车管理有了变化,包括了充电、防护、上路行为的要求有了变化,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还有下面4种行为的车主,需要改改了。
01不戴头盔的行为
佩戴头盔的要求,虽然提出来已经有一年时间,不过,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佩戴头盔,目前没有纳入道交法,只是各地出台地方法规来进行约束,在较早之前,江浙等地已经实施了电动车佩戴头盔的规定,否则进行处罚。
而江浙实施佩戴头盔规定之后,当地的佩戴头盔率达到了90%以上,而对于一些没有强制要求的地方,佩戴头盔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所以,越来越多地方出台地方法规,强制要求非机动车的电动车佩戴头盔,5月1日起,上海、郑州如果有骑电动车还不戴头盔上路行驶的行为,就要面临处罚了。
02电动车上楼充电的行为
最早要求电动车禁止上楼充电,是北京在2019年率先实施,随后有多地跟进,要求电动车禁止入户充电、楼道充电、私拉电线充电,无论哪一种充电方式,一旦发生事故,都会带来较大的后果,所以也都是严查严惩的行为。
而今年就有天津要求禁止电动车上楼充电,从5月1日开始,海南、上海正式实施的规定,也明确要求电动车禁止入户充电,并且可以处罚最高5万元罚单,对于还在上楼充电的车主,也要改掉这个习惯,把电动车推入统一停车、充电的地方吧。
03骑车玩手机的行为
如果票选最让人厌的骑电动车不良习惯,那让人看不惯的一定就有骑车的时候玩手机,大部分事故的引起,都是因为骑车的时候分散注意力,而玩手机就是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之一。
尤其是现在外卖行业的发展,外卖小哥全部都需要手机接单、沟通,而电动车又是外卖小哥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很多外卖小哥就有这样的习惯,边骑车边使用手机,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根据数据显示,全国每天有75名外卖骑手因为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
04转向、变道不提示的行为
作为电动车行业的从业者,对于电动车很多配置也很无语,比如比较鸡肋的脚踏就必须要增加,但是有的很实用的配置却又不被人重视,比如转向灯,可以提示后方车辆自己的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很好的办法。
虽然目前没有转向灯,但是上海出台的规定还是明确表示,车主需要转向、变道的时候要提示后方车辆、行人,目前是用手示意即可。
电动车治理带来的启示
电动车迎来治理是因为它的事故,而电动车治理之后,事故方面有什么变化呢?根据人民政协报发布的信息,2020年电动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伤亡率同比下降了11.7%,也是自2006年以来,15年来首次下降。
事故伤亡的下降一方面得力于人文素质的提升,而最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监管的变化,全面化的管理,才能出现明显的变化,动真格比只呼吁更加奏效,电动车治理带来的效果,也正印证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
结语:电动车治理以后或许越来越严,而电动车也会变得越来越安全,其实这样的变化,对于我们普通的遵纪守法的车主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我们的道路更加安全,那么无论是电动车、汽车、行人上路也才会更加放心,所以,对于交管部门出台的一些规定,大家还是要配合,共同来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END·